“元宇宙”引热议,《沙丘》如何构建科幻世界?
原标题:《沙丘》向左,“元宇宙”向右
电影《沙丘》剧照 |
由好莱坞新锐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的年度科幻大片《沙丘》于近期公映。然而,与科幻迷的热切期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沙丘》的国内票房始终不温不火,上映近一个月只收获2.45亿票房,与其上映前人们的期望相去甚远。
然而,就在电影《沙丘》在国内遇冷的同时,另一个极具科幻感的话题——“元宇宙”,却因“脸书”(Facebook)改名“ M e t a v e r s e”(意为“元宇宙”)而爆红舆论场。所谓“元宇宙”,即提供沉浸式体验和拟真感的虚拟空间。关于“元宇宙”的讨论一度超越科技和财经领域的范畴,甚至提升到人类未来命运的人文高度。
不过,在笔者看来,电影《沙丘》遇冷和“元宇宙”话题的爆火,这两个看似完全无关的话题,其实有着隐含的内在联系,而要搞清楚这种联系的实质,就有必要深入到这两个话题所共享的科幻文学史场域中去。
《沙丘》的小说原作者弗兰克·赫伯特在创作出这部经典科幻作品前,仅仅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独立记者。华盛顿州赫伯特曾在华盛顿州的拉普西(La Push)地区居住多年,亲眼目睹了当地因生态破坏而逐渐荒漠化的过程。在生态主义思潮刚刚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初,身为记者的职业敏感,激发了创作灵感。《沙丘》于1965年正式出版。此后,赫伯特用自己的后半生一直在发展这个庞大的故事宇宙。最终,在他离世前一年,《沙丘终结篇》出版,形成了《沙丘》正传六部曲。《沙丘》因庞大而严密的世界观设定,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更加趋近于欧美主流文学的写作手法,一举获得雨果奖、星云奖这两大科幻领域顶级奖项,还入选了美国亚马逊“一生必读的100本书”、BBC“英国最受欢迎的100本书”、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科幻·奇幻小说TOP100”等多项榜单,更是摘得《轨迹》杂志“20世纪最佳科幻小说”桂冠。
《沙丘》的成功与其创作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逐步陷入胶着状态,两国太空竞赛愈演愈烈,客观上加速了人类太空技术的发展。星辰大海之门,仿佛已经向人类徐徐展开。与此同时,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生产技术开始普及,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也在稳步推进之中。赫伯特显然注意到这些发展,他在《沙丘》正传故事前的一万年左右,设计了一场名为“巴特勒圣战”的人机大战。战争起因是人类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有可能把人类变成“奴隶”。于是,在拥护人工智能和反对人工智能的阵营之间爆发了持续两代人的战争。最终,反人工智能的一方取得完胜,颁布法令摧毁一切智能机器,并永久禁止任何模拟人类智能机器的存在。在没有智能机器的协助后,人类只能强化人体自身的能力,进而分化出领航员、门塔特、苏克医生等具有特殊能力的“新人类”。厄拉科斯星球上的“香料”,因具有特殊功能,成为沙丘世界中宇宙航行的必备之物。而唯一能够生产“香料”的厄拉科斯星便成了所有斗争的风暴眼。
作为“出道即巅峰”的大IP,《沙丘》理所当然地受到好莱坞的关注。但是,作为一个影视项目,由于《沙丘》的内容过于庞杂,且需要大量的影视特效,其也被业界视为是“诅咒”。然而,《沙丘》却给无数好莱坞编导提供了创作灵感,比如《星球大战》中的太空帝国、《异形》中的太空采矿、《终结者》中的人机大战,等等。
不过,回到现实中,《沙丘》问世后的世界却距离作者描绘的“太空未来”越来越远。事实上,美苏的太空竞赛更像是一场超级大国间的“国力秀”,因不可持续而终将落幕。时至今日,人类太空技术的发展也从太空探索转向空间应用,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比,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相较之下,原本只是作为导弹防御系统的子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却表现出惊人的发展潜能,并在20世纪80年代,引起科幻创作者的广泛关注。1982年,包含人工智能、意识上传、虚拟世界(Cyberspace)等元素的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上映;两年后,威廉·吉布森的小说《神经漫游者》,斩获“雨果奖”“星云奖”与“菲利普·K·迪克奖”等三项科幻大奖;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在小说《雪崩》中用“ verse”描述他想象中的赛博空间。这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始终在线的虚拟世界”的概念,如今有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元宇宙”。
《沙丘》中的“太空帝国”与“元宇宙”真的是水火难容吗?恐怕未必!其实,自人类进入工业时代,科学与技术便不断融合。科技发展的底层逻辑就是把“非资源”转化为资源,并将其商品化,产生经济价值。当今太空技术的“停滞”,一方面是因尖端的太空技术缺乏显著经济效益,难以吸引资本关注。另一个根本原因则是,人类的身体结构是针对地球陆地环境而进化的。遑论离开地球进入太空,即便是离开地表,或来到地底、海洋环境都难以生存。由此可见,就算人类掌握了星际宇航技术,大规模的太空移民也不太可能实现。
同样,“元宇宙”也只是一个有待技术支持的概念而已。人类要创造出一个能够生活其中的虚拟世界,其难度未必比移民火星小。但“元宇宙”之所以受到资本市场青睐,归根结底还在于其最终目标看上去更有经济的可行性——如果能够在现实世界之外创造另一个“世界”,必然会带来可观的经济增量。这个预期本身,就足以让现实的资本市场为之疯狂。
那么,如何才能让人类不因沉迷于“元宇宙”而永远困于地球呢?其实,就如同《流浪地球》中所呈现的那样:太阳作为一颗恒星,终有“死亡”的一天。人类要想延续自己的文明,宇航技术必然成为刚需。如果我们相信,“太空帝国”与“元宇宙”在未来可以共存,那么太空移民的主体未必是一个个真实的人,而是将移民的意识数字化,并存储在“云宇宙”的服务器中。将服务器通过宇宙飞船发射到太空中,显然要比将真人移民外太空要容易得多。这样一来,“移民”的目标便不再限于所谓的宜居星球,人类文明也将扩散到更为广阔的宇宙领域。
当然,上述纯属笔者的“科学幻想”。这也正是科幻对于现代人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即提供一个可以无限延展的思想实验的场域。太空帝国也好,元宇宙也罢,或许方向不同。但只要人类追求幸福和理性的方向不变,我们就有理由期待一个光明的未来。(作者:刘健,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特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