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世界电影人文论坛:电影为载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日影评Mtalk 2021.10.15 来源:1905电影网
时长:08:00      建议WIFI下打开

以电影为载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905电影网专稿 2021年10月12日上午,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世界电影人文论坛在安徽蚌埠举行。论坛由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及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办,以传承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在全球化语境下,通过电影的“文化共鸣”和“文化共情”,寻找文化与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

该场论坛邀请了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主席、创始人,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局原局长严昭柱,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丁振海,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曹寅,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导演尹力,电影频道节目中心节目部主任董瑞峰,导演、编剧、制片人唐季礼,演员、导演、编剧徐峥,以及演员、监制黄晓明共同出席,分享观点。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曹寅致辞。

世界电影人文论坛与会者合影

“今天面对新冠疫情的大考,中国电影业在全球率先复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当中,14亿中国人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更是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庞大的本土市场的支撑。”曹寅主任在回顾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展望未来的同时提到:“我们要加强电影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通过中国电影塑造更多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讲好精彩生动的中国故事,让中国话语、中国叙事更接地气、充满灵气、能聚人气,让更多的人通过电影感悟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曹寅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节目部主任董瑞峰通过电影频道的发展回顾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他表示,电影频道不仅是电影人的家,对观众来说,更是24小时不落幕的电影院。电影频道曾制作近2000部电影,在中国电影处于相对低谷的时期保留了很多人才,为当下中国电影业的发展输送了一大批电影人。同时他提到,电影频道通过在海外主流国家电视台举办中国电影周,将众多中国优秀电影推荐到海外,对文化的交流互鉴起到了积极作用。说起传承这个主题,董瑞峰现场推荐了一部电影频道马上要推出的纪录电影《演员》:“看完影片以后,你会从里面感受到老一辈电影人、电影演员他们身上的精神。”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节目部主任董瑞峰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电影人文论坛上,电影人们围绕着电影传承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开了讨论。本期节目邀请了评论员王健,一起来讨论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世界电影人文论坛,电影的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

世界电影人文论坛现场

文化是多元的,不同国家有着不一样的文化,但在不同文化间,有着一些共同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载体,进行沟通。在本届论坛上,演员徐峥讲到了一个词“共情”,他认为来自不同文化的观众,是能深深代入到一些共同情感里的。他在“我和我的”系列三部影片里都饰演小人物,这些小人物能让影院里的观众产生共鸣。

徐峥

王健举了一些例子:“不管是好莱坞还是印度电影,各派电影,我们在看的过程中也会泪流满面,也会感到情感上的疏通。在今年太湖论坛上,我们看到徐峥讲到,《我不是药神》到了日本、美国,观众也会看得泪流满面。《当幸福来敲门》威尔史密斯演的主人公在成功之后走到大街上高举双手,在人群当中自己鼓掌的那一刻,我在影院也是泪流满面的。人类共同的情感可以通过电影这样一个载体进行有效沟通。”

正如本届论坛年会主题所说的“文明互鉴”,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价值观也有所不同,文化间如何相互沟通?电影起到了一个重要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非常宽广,不同文化间沟通、学习的前提是互相尊重,电影能够推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更进一步交流。

王健表示:“我们的电影,被别的国家看到了,其实就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了解。同样我们看好莱坞电影,我们也会了解到他们的价值观,这个层面上,电影能够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大家更紧密的学习、了解,尊重其他文明方面付出的努力。”

电影作为一个载体,承载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本身具有一种传承的意义。电影的传承有几重含义:一是通过影片传承精神价值观,比如很多年轻人通过《长津湖》了解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并为影片传达出中华儿女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振奋。二是电影人之间的传承,今年中国票房已到了400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这是一代代电影人接力传承的成果。通过电影的有效载体和手段,我们能够把一些新的技术、手段融汇到电影当中去,让它能够焕发青春、传递更多的活力和价值观。

本届论坛对中国电影行业有着相当大的启发。电影是文化的容器和载体,中国电影人可以通过对大家共同的生活、话题、价值观来进行更多的学习和探索,传承前辈在这份事业上的耕耘,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文/五刻钟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