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素影

Suying Huang

有片源
2012年
一生有爱
一生有爱

演员/

导演:安战军/
类型:剧情/
2011年
导赏:《杨善洲》是中国主旋律英模传记电影的一大进步。作为献礼片,本片突破了以往主旋律电影中人物“高、大、全”的手法,准确地把握住了原型人物的性格特质,成功体现出人物的高尚品格与大爱情怀,是近年来英模人物传记片领域的又一佳作。该片以三段叙事为基础,展现出掩藏在人物性格后面的大爱情怀,这种“爱”不是一种概念,而是通过大量细节真实还原了杨善洲的人物形象。比如,当他意识到自己病情难以控制,让妻子先走,挣扎着到窗前看妻子最后一眼,这场戏的细节处理很富有感情,让人感动。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李雪健对人物的塑造。在现实生活中,像杨善洲一样的人太少了,拍这部电影最大的难题就在于如何让人物取信于观众。而这方面的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李雪健的人格魅力,他总给人一种慈祥的味道,饰演焦裕禄时就让观众充满了幸福感,并能从银幕上带出一种气息,感染着观影的每一个人。此次诠释杨善洲的角色,李雪健保持了这种演出的味道,尤其对于晚年杨善洲得病后的沧桑表演得十分真切到位,可以说,杨善洲的角色非李雪健莫属。主演李雪健的演技真实、平凡而又震撼人心,他抓住了杨善洲生活与性格的细节,在表演中立足抓住杨善洲的人物精髓,还原真实、平凡而又震撼人心的杨善洲。而陶虹的表演自然流畅,特别是几场哭戏,细腻地刻画了一个农村女青年善良而坚强的形象。这是一部歌颂优秀共产党员、弘扬时代精神、讴歌当代基层干部楷模的主旋律电影,该片寓悲剧于崇高、悲中有喜、喜中有悲,不仅艺术地再现了杨善洲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还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生命意义及其价值等多方面的思考,人物鲜活,其独特风格在现实题材中难得一见。
剧情:苏州河畔一幢很不起眼的五层小楼,这幢楼内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十年来,始终像一颗铆钉牢牢地铆在敬老院,守候在老人身边;像一棵大树深深地扎根在敬老院,为老人们遮风挡雨;始终是一支燃烧着的蜡烛,用微弱的光芒照亮老人们的心头。老人们都称呼他“院长儿子”、他就是敬老院院长张小斌。  张小斌这么多年来,他陪伴着许多老人走完人生之旅,也目睹了许多老人在生命终点的凄凉和遗憾…老人们渴望被爱,被关注,也常常因为一点小事闹别扭,掉眼泪。“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将来有一天你们也会老,如果儿女不能承欢膝下,尽孝报恩,你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不要等到有钱了,也有时间了,老人也走了。那时候晚上做梦想到父母千万不要觉得有愧…”面对孩子的冷漠,张小斌苦口婆心地劝着。 张小斌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他却很少陪伴妻子和女儿。女儿兰兰却认为他是一个不称职的爸爸。张小斌曾多次因忙于敬老院的事情,而疏忽了对妻女的关心。面对着女儿的指责,张小斌的妻子总是为他开脱,她能理解丈夫对老人的一片心,可是当她无意间看到丈夫的病历卡时,她再也不能忍受丈夫的无私了。 由于过度忙碌操劳,仅仅49岁的张小斌被查出患有严重的肝硬化、脾肿大,需要做肝移植手术。可他瞒着大家,像往常一样接送老人去医院、陪老人聊天和夜间查房。面对妻女的苦苦哀求,张小斌依然坚持不做手术。他明白昂贵的手术费对他的家来说是无法承受的,他不希望将来有一天自己离开了,还留给妻女如此沉重的负担… 许阿婆生日之际,张小斌亲自买了蛋糕给许阿婆的儿子送去,希望他们为自己的母亲庆祝生日。在敬老院的墙上,他贴了一篇文章,文中的字字句句感动了所有的人。 “我的孩子,当你看到我日渐老去,身体也渐渐衰弱,请耐着性子,试着了解我;如果我吃得脏兮兮,甚至已不会穿衣服,请耐心一点。你记得我曾经花了多少时间教你这些事吗?当我一再重复说着同样的事情,请不要打断我,听我说。你小时候,我必须一遍又一遍的,读着同样的故事,直到你静静的睡着;当我的腿不听使唤,请扶我一把,就像我当初扶着你,踏出你人生的第一步;当我靠近你时,请你紧挨着我,用爱和耐心帮我走完人生。我将用微笑和我始终不变的爱来回报你。我爱你,我的孩子!” 张小斌依依惜别许阿婆。敬老院的门口,许阿婆的脚却再也难以跨出……最终选择了留下,她要亲眼看着张小斌恢复健康。她要和敬老院的老人们一起,为这个无私的、有爱的院长儿子祈祷,那是他们爱的回报!
2010年
导赏:电影《第一书记》是关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的传记片,在小岗村任职的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勤奋务实,扎根基层群众、竭诚为民服务,改变了小岗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榜样。与常见的主旋律人物传记片不同的是,沈浩的角色设定突破了模式化,在一心铺在工作上,为人民办实事的同时,也直接表达了自己在机关工作18年,还在原地踏步,想要“和小岗村一起突围”等对自身政治前途的考量,自己报名下乡而留在省厅的老同学荣升副厅级他又借酒浇愁,这些关照现实的情节,拉进了角色与观众们的距离,使角色更为立体,成为了银幕上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剧情上,《第一书记》采用了倒序的方式,开篇直接展现沈浩的离世,再通过时间线顺序,将沈浩到小岗村后发生的事情罗列出来。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平行叙事的方式呈现,伴随着修路、修房、架桥、迁坟,沈浩在小岗村获得了村民的认可,而在家庭生活中角色的缺失则引发了家人越来越多的不满,两方面的情节设定为观众们展现出了角色的选择,以及在留任过程中心态的转变。此外,影片的演员阵容也是一大看点,不仅杨立新成功演绎了沈浩一角,徐帆也将任劳任怨但对丈夫下乡有点小情绪的妻子角色表现的淋漓尽致。何冰、蒋雯丽、王刚、王景春等人更是把握住了角色特点,践行了“没有小角色”的工作态度,留下了可圈可点的银幕形象。《第一书记》的成功也对同类型题材创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获得了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提名。(编辑:刘方舟) 
2009年
剧情: 一双走出高墙重新踏入社会的双脚,他用奔跑追赶丢失的时光一个人为了生存去奋斗,为了理想去歌唱,他用行动证明了人生价值一轮红日照亮心房,政法委书记点燃希望之光,帮助他拼搏成长!一次催人泪下的情感旅程,他紧握的双拳是力量,他的坚韧是太阳! 他,李吉发,一个刚刚走出监狱的人。故事从他接到狱友的电话开始。孑然一身的李吉发站在繁华街头对自己重新融入社会感到渺茫,原本要为他接风洗尘的好兄弟突然打来电话,告之吴虎为了儿子的抚养权挟持妻子,人命关天情况危急。李吉发因此开始了第一次奔跑,他来到吴虎的家中,苦劝同为刑释解教人员的吴虎放下手中的尖刀,不要一错再错,铸成大错。由于李吉发的及时赶到,吴虎没有酿成大祸,千钧一发之际转危为安。 然而在这个狂风暴雨的黑夜,李吉发切身体会到吴虎的内心苦痛,他的痛源于外界对出狱人员的冷漠、白眼和不能接受,以至于他们在生活上艰难困苦,精神上苦闷压抑。在这个风雨交加的夜,李吉发被女儿洋洋冷酷地撵出家门,亲情的离失让他悲痛,他拼命的在雨中奔跑哭喊,筋疲力尽过后蜷缩在冰冷的电话亭里呜咽着睡着了。梦醒之后他发现仅有的背包被人偷走,眼下是身无分文,现实残酷。两种选择摆在了面前,或者重操旧业继续犯罪,仍然可以锦衣玉食,回到从前的糜烂生活,或者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却是前途未知,困难重重。后者的路光明,但荆棘丛生坎坷难行,李吉发还是毅然选择了后者,他鼓起勇气,挺直了腰板,相信自己“我能行!”他要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一番事业,要用双脚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在李吉发的带领下,他和刘玉龙、小不点、赵群、徐臣、田军几个同样是刑释解教人员,他们由出卖苦力开始积攒创业资金。一次偶然,李吉发抓住时机为胡老板承包了焊接铁艺阳台的工程,良好的开端让他首先拥有了创业的第一桶金,众人欢天喜地庆祝了一番。或许是好事多磨,李吉发万万没有料到,来之不易的创业资金会在一夜之间神秘丢失,而偷窃者恰恰又是自己的好兄弟赵群所为。 赵群的监守自盗并未激起李吉发的雷霆暴怒,他给于赵群更多的是关怀,而非指责。就在李吉发对创业的前景心灰意冷,岳母及时送来抵押房产借款的两万元,这无疑是雪中送炭,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于他最需要的帮助。桂书记和陶姐苦口婆心劝说洋洋,洋洋走出心中阴影,原谅了走出监狱让她蒙羞的父亲李吉发。铁器加工厂在桂书记和陶姐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开业,名字“百思特”是女儿洋洋起的,英文的意思是“最好”,其中寄予着女儿对父亲的热切期望,希望父亲的企业能够越来越好,达到最好! 李吉发热情邀请,桂书记和陶姐成为了“百思特”工厂的名誉顾问。创业是艰辛的,李吉发在争取公安局培训中心和盛天公司的项目上经历挫折,危难时刻又是桂书记和陶姐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他们这些刑释解教人员莫大关怀,使创办不久的“百思特”度过难关,并且逐步迈向成功。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百思特”成为当地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这里为许多出狱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对他们进行了思想上的再教育,凡是在这里工作过的人没有一个再次犯罪走进监狱,“百思特”成为了心灵奇迹。精神和事业双丰收,李吉发让许许多多的人重新认识刑释解教人员,他们走出高墙,重新做回了自己。李吉发乐观面对生活,他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他感觉到了春天到来的气息,他知道了人生的美好需要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春来了,我知道。
2008年
2007年
导赏:    《爱情呼叫转移》是一部集幽默、浪漫和深刻思考于一体的都市爱情魔幻喜剧,它不仅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还蕴含着对于爱情、欲望、幸福、婚姻、人生的思考。影片的故事围绕一个经历“七年之痒”后与发妻离婚的男人徐朗展开,他偶然得到了一部具有神奇力量的手机,使他与12个不同星座的女人浪漫邂逅,通过这一连串的恋爱经历,他逐渐清晰了对自己的认识,也开启了爱情观的新篇章。影片的叙事脉络正如主题曲《爱情转移》中的歌词——“把一个人的温暖转移到另一个的胸膛,让上次犯的错反省出梦想”。影片继承了“瓦解拼凑”的后现代喜剧模型,男主邂逅的12位个性迥异的女性各自有着自己的生活立场和爱情理想,她们或纯洁坚韧,或天真无邪,或性感妖娆,或知性端庄,或泼辣好强,她们似乎是男性不同幻想的具象符号,同时身上也有着不同的真实可爱的“缺点”。她们带领普遍患有“爱无能”都市病的观众走进了一个具有魔幻色彩的爱情世界,找到自己曾经的爱情期许,抚平曾经的爱情创伤,侧耳聆听爱情和婚姻的真谛。    《爱情呼叫转移》于2007年2月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票房累计达到了1200万元,并获得了第十四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观赏效果奖。片中体现了中国观众2006年的集体记忆,片中的元素涉及《黄金甲》、足球世界杯的齐达内、黄健球辞职以及“超女”、红楼选秀等影响国人生活的娱乐大事,开创了中国麻辣贺岁喜剧电影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