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斌

有片源
2024年
导赏:《九龙城寨之围城》是一部承载着香港独特文化烙印与社会风貌的力作,于2024年“五一档”在中国上映,以其热血、暗黑、混乱、正邪交织的爆裂动作风格,迅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成为了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港片佳作。香港九龙城寨,曾是人口密度极高的地区,面积仅四个足球场大,却容纳了五万人。《省港旗兵》《跛豪》《城寨出来者》等众多经典港片以此为背景,因其是香港文化的缩影。郑保瑞导演通过精巧细致的美术呈现,近乎一比一地还原了九龙城寨的场景的特点:盘纵错杂的街巷,狭窄闭塞的空间以及破败陈旧的楼房,尽是原汁原味的港风,展现了极具本土风味的烟火气与压迫感。同时,电影深刻诠释了“围城”二字的内涵,通过众多由内而外的独特视角,不仅生动描绘了九龙城寨这一独特历史舞台上的社会风貌与人物群像,更如利刃般剖析了人性深处的善恶交织、是非难辨的复杂议题。不同于传统港片中常见的黑白对立叙事,《九龙城寨之围城》呈现了一场纯粹的帮派内部斗争,即“黑吃黑”。这部时长超过120分钟的影片中,有近100分钟充斥着紧张刺激的动作戏码,每一场打斗都精彩绝伦。生猛、凌厉、极致,带着原始的狠劲,酣畅淋漓的武打设计,同时结合了港漫、格斗游戏的热血夸张,打造了极端癫狂气质的暴力美学。影片中的硬气功,神打等,无一不是怀念与致敬香港动作片的黄金年代。影片中的“城寨四少”——香港青年演员林峯、刘俊谦、胡子彤、张文杰无疑是最大亮点,他们逐一闪耀,成为影片核心。电影中古天乐饰演的龙卷风在护四人周全时,隔着卷帘门对信一(l刘俊谦饰)说,“以后怎么做大哥啊?”那一刻龙卷风将话事人的身份传给了信一。电影之外,古天乐这位大家眼里香港电影的话事人,仿佛将香港动作电影的接力棒,递给了这群年轻人,让他们继续书写港片的辉煌篇章。电影结尾,四个人坐在天台之上,遥看远处的夕阳,天上飞机划过,好似也是一场对未来希望的眺望。(编辑:明慧)
2022年
导赏:《沙漏》的故事围绕莫醒醒和米砂两个女生展开。醒醒是一个患有交替性暴食厌食症患者的女孩,她的性格中充满了敏感、脆弱与坚韧。幼年时,她因母亲为救一个男孩而牺牲,从此背负上了“英雄的女儿”的称号,这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她渴望得到爱、亲人和生活的信任,但原生家庭的不幸和校园霸凌使她倍感孤独和无助。每当精神受到刺激,她就会发病,在众人背后吃下惊人数量的食物,这是她内心痛苦和挣扎的一种表现。然而,尽管生活给予她诸多磨难,她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深感敬佩。邱天的表演则这一角色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不仅让观众看到了莫醒醒这一角色的复杂性,更让观众感受到了她内心的情感波动和成长历程。幸运的是,莫醒醒遇到了“小太阳”米砂和温暖学长路理,如果说醒醒像月亮,那么米砂就是点亮她的阳光,是一个美好到极致的女孩,她无时无刻不温暖着醒醒和路理,但在阳光温暖的背后,她也有对于青春的困惑,也曾经受着原生家庭的伤痛,尽管如此,米砂依旧选择去热爱这个世界。片中米砂对醒醒说的“我觉得不光衣服可以缝补,关系可以缝补,人生也是。我以前总觉得,妈妈不在,总感觉好像缺了什么。但自从你出现之后,你好像把缺的那块给补上了。”以及片尾醒醒说的“我们缝补过彼此的人生”,这两句话深刻地体现了影片的主题——友情的力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与救赎。而电影的题眼“沙漏”指的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计时工具,更是对时间、记忆、情感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隐喻。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永恒、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情感的纯真与珍贵。通过沙漏的翻转和流逝,我们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宝贵,也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情感的复杂与深厚。此外,“沙漏”还暗示了一种循环和重生的力量。“九十九秒的时间,沙漏可以重启,我们将面对我们一百分的人生。” 每一次沙漏的翻转,都像是一次新的开始,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希望。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和克服,因为每一次的“重启”都可能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编辑:明慧)
2021年
2019年
导赏:2019年韩寒执导的《飞驰人生》是一部将赛车激情与人生价值追问深度融合的影片,以幽默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波澜壮阔的摄影效果,获得无数观众的喜爱和共鸣。《飞驰人生》在摄影和取景方面足见用心,给观众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美轮美奂的场景呈现。剧组先后在江南天池长谷洞天、天下银坑、天荒坪余村、昆铜、杭垓、报福等地取景拍摄,主画面在长谷洞天水库大坝拍摄,影片最后的决战在新疆巴音布鲁克拍摄,澄澈的天空、巍峨的雪山、蜿蜒的山路等壮美景色令人心旷神怡。赛车高速行驶的画面惊险刺激,导演韩寒曾介绍,这次所有都是摄影机器迁就真实比赛车速,对无人机进行改装,并且使用了竞技用的穿越机,两台跟拍车加起来都有将近1000马力,并且全部由冠军级车手驾驶。同时音效的处理也下足了功夫,赛车发动机的刺耳轰鸣、轮胎的摩擦,甚至是风的呼啸声,声画配合之下使人身临其境,还原了赛场之上的紧张感和刺激感。《飞驰人生》从角色塑造上来看,演员沈腾将张弛的复杂性演绎得淋漓尽致。从曾经享受无数鲜花与掌声的顶级赛车手一落千丈,到如今经营炒饭大排档的落魄与苦楚,巨大的人生落差带给观众别样的情感冲击,命运的无常残酷也因此使本片充满戏剧张力,无论是在节目上扮丑拉赞助、还是无数个日夜的勤加练习,即使在困境中张弛也没能熄灭心中燃烧赛车梦想,沈腾独有幽默风趣的喜剧色彩为张弛坚韧乐观的性格底色上增添了鲜活的一笔;他在最后冲刺阶段不顾赛车严重受损,只向着终点线飞驰而去,选择不计后果的自我牺牲以成全对梦想的追逐,他的身影在巴音布鲁克的夕阳下显得格外坚毅,成为了影片中最令人难忘的画面,令人再次思索梦想的无限可能与生命追求的终极意义。张弛与孙宇强搭档兼挚友之间不离不弃、全力支持的深厚友情令人感动,林臻东作为新一代赛车手与张弛之间既有敬佩又不失竞争的互动充满张力,展现的是赛车手之间对于赛车事业的不灭热爱和惺惺相惜。《飞驰人生》不仅关乎赛车,更关乎每个人的梦想与人生。张弛的“飞驰人生”让我们再次看到梦想的无限可能,以及重新出发寻找自我的意义所在。(编辑:刘若能)
导赏:《白蛇:缘起》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电影,不仅在视觉效果上达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度,更在叙事和主题上实现了深刻的突破。这部电影以中国古典神话《白蛇传》为蓝本,通过现代动画技术的加持,重新诠释了这一古老故事,使其在当代观众面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影片在视觉艺术上的成就尤为突出。《白蛇:缘起》采用了极具东方特色的水墨风格,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意境与现代动画技术完美融合。开场的水墨动画场景,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长卷,将观众带入一个烟波浩渺、古韵悠然的世界。影片中的每一帧画面都如同精心绘制的工笔画,无论是烟波浩渺的湖泊、层峦叠嶂的山川,还是古色古香的城镇、神秘莫测的宝青坊,都展现出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此外,影片在色彩运用上也极为考究,通过精准的光线和色彩搭配,营造出一种既真实又梦幻的视觉效果。在叙事层面,《白蛇:缘起》同样展现了创新与突破。影片在保留传统故事框架的同时,对情节进行了大胆的重构和拓展。传统的“许仙救白蛇,白蛇寻报恩”的叙事模式被重新演绎,故事重心更多地放在了许宣如何搭救白蛇的过程中。影片设置了重重障碍,如捕蛇风潮的背后起因、蛇妖集团的挣扎反抗、太阴国师的诡计阴谋等,使得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和立体。此外,影片还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元素,如对女性自我身份的追寻和建构,使得这一传统故事在当代社会中具有了新的意义。爱情作为影片的核心主题,被赋予了新的阐释。在传统的白蛇故事中,白蛇为许仙做出的牺牲更多,而在《白蛇:缘起》中,许宣的牺牲成为了爱情的主导。他不仅救了白蛇的性命,还陪她寻找记忆,帮她抵御危险,甚至为了她化人为妖。这种对爱情的重新定义,使得影片在情感上更具共鸣,也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价值观。同时,影片还探讨了自我身份的追寻与认同,通过白蛇对自我身份的疑问和追寻,展现了角色内心的复杂与矛盾。这种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剖析,使得影片在思想上具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白蛇:缘起》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探讨,成功地将古典美学与现代动画技术相结合,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它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更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做出了积极的尝试。(编辑:赵敏)
2018年
导赏:在2018年的犯罪片《泄密者》中,邱礼涛再次展现了不俗的导演功力。动作场面干脆利落,追车场面火爆刺激、扣人心弦,叙事也十分精巧,以多条线索齐头并进,情节在安排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个案件相互勾连,叙事发展层层推进,逐步构建起故事脉络,直至最后还原案件真相,泄密者组织的由来和绑架案的真相反转令人意想不到,不禁拍手称奇。《泄密者》的角色塑造很是成功,呈现了多个性格迥异却生动鲜明的形象,他们虽性格与追求真相形式不同,但几人一致的是对正义的追寻。吴镇宇饰演的香港警察王大伟,看似对世事满不在乎,却深藏对家庭和女儿的爱意,虽深陷家庭和工作的困境,面临双重压力之下仍身怀正义、敢作敢为;张智霖饰演的马来西亚警察李永勤则工作严谨、一丝不苟,公事公办、原则性极强,与王大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人的组合也为影片增添了戏剧张力。佘诗曼饰演的香港记者阮嘉岚则为影片增添了几分亮色和不俗的坚韧气质,作为记者的她干练聪慧,拥有非凡的勇气,面对身边朋友接二连三地被害,她仍坚守作为记者的信念和对正义的追寻,坚持追查真相。《泄密者》以“泄密者”这一神秘组织为线索,逐步揭开了医药行业的黑暗内幕。张日善欺世盗名、贿赂官员,散播病毒制造恐慌,又研制药品大肆敛财,他的形象深刻体现了人性的扭曲和在利益诱惑之下的沉沦,两个亲生儿子对他的检举揭发,体现的是超越血亲之上的正义感与使命感;记者与警察们不遗余力追查真相,不惜着随时失去生命的危险,更体现了坚守正义的不易,无愧于心,真相的力量非同凡响。(编辑:刘若能)
2017年
导赏:《追龙》为甄子丹与刘德华的首次合作,电影讲述了香港现代史上两大著名狠角色大毒枭跛豪、五亿探长雷洛的传奇故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遍布腐败和混乱,穷困潦倒的青年阿豪偷渡至香港,决意和兄弟们一搏人生。他从九龙城寨底层开始一路刀刃舔血,爬上香港毒品霸主之位,一手掌控香港十大黑帮,江湖人称\"跛豪\"。而雷洛则从一位普通探长步步为营最终爬上华人总探长高位,统领全香港三万警察,手握香港治安“潜规则”。跛豪与雷洛结拜为兄弟,两人一黑一白两手遮天,垄断香港黄赌毒产业,权势滔天,家财亿万。在叙事结构上,王晶导演细致入微地呈现了二人压抑、复杂的过去,使警匪二人脱离了传统的“善—恶”二元判断,从而形成性格内部更具纹理、拥有多元精神密码的角色,处理黑帮游刃有余的华人总探长雷洛曾经是替华人警察打抱不平跟英国警署大打出手的“愣头青”,杀人不眨眼独霸香港岛的跛豪也曾手足无措地为非命的妻儿哭泣,层层铺垫使二人后期极端化的心理转变更显宿命与无奈,令人感怀万分。在视听语言上,快速利落的剪辑和灵活穿梭的运镜给予观众极强的节奏感和力量感,在九龙城寨跛豪舍身救雷洛的重头戏中,人们手持斧头、铲子、砍刀或手枪,在狭窄拥挤、纵横错位的空间中藏匿、肉搏、追逐、枪战。动作指导利用了香港典型的居住空间打造出多重复杂变化的顶级动作,使双方间不容发的生死较量跃然纸上。王晶坚持呈现最为原汁原味的港味大片,斥巨资还原了上一代香港人的记忆——九龙城寨,影片中,不见天日的握手楼、污秽横流的暗黑小巷、颓废昏暗的烟馆……无不勾起我们对上世纪香港的空间想象。最终,《追龙》以纯正的港风港味获得5.77亿票房,并成为当年的国产犯罪片内地票房冠军。自2003年CEPA协议以来,许多香港导演北上内地拍片,寻求更大的市场和拍摄环境,开拓自己的电影事业。可以说,王晶在北上导演中是一个“复古派”,面对内地导演商业创作的成熟所带来的压力,他的策略不是修改自己的风格增添内地元素,而是选择回归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产警匪大片特质中注重商业利益、暴力美学审美的部分。而票房结果证明,王晶对传统港片风格的坚持是行之有效的。(编辑:王斯笳)
导赏:本片是一部高度类型化的香港警匪片,写实精湛的武打动作风格与真挚细腻的情感叙事交织契合、共同推进,是国产影片中的上乘之作。上映首日票房超6000万打败《战狼2》,登顶当日票房首位,两天票房破亿,更是令主演古天乐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实现了口碑票房双丰收。“杀破狼”系列向来擅长在动作戏上寻求突破,本片的动作指导洪金宝就非常擅长将动作设计融入影片风格之中。他过往的作品如“福星”系列诙谐幽默、“叶问”系列沉静内敛、《东邪西毒》潇洒飘逸、《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恢弘大气……而《贪狼》则力求拳拳到肉的真实逼真。洪金宝极力避免了动作戏的夸张华丽,让观众看到的是一个身为普通人的父亲为救女儿以血肉之躯与邪恶势力相搏,武器也都是随手操起的菜刀、遮阳伞、烟灰缸等寻常物件。近身肉战、生猛拳击,动作戏不仅为了炫技,更是情感的原始宣泄,因此更为震撼。此外,吴樾的武术、托尼·贾的泰拳、克里斯·科林斯的拳击这三种截然不同的武打风格也各自发挥到了极致,在写实风格上增添了精彩与独特。武戏是动作电影的招牌,而文戏则是电影得以成立的基础。导演叶伟信擅长于感情戏的处理,使得《杀破狼·贪狼》在武打动作之外,细腻的情感与无处不在的宿命感更为动人。在紧张的查案过程中,李忠志与李咏芝父女二人的情感线也随之层层递进。由一开始的生活矛盾、到女儿失踪后父亲下跪求记者、铁锤砸警察,再到父亲趴在市长身上久久地听着女儿心脏的跳动声,贯穿全片的父女情时而细腻柔和、时而决绝浓烈、时而奇异揪心。暴力与情感,无一不给予观众巨大的心理冲击与内心震动,令人久久回味这黑色的影片气质。(编剧:刘旭峰)
2014年
2010年
导赏:《钢的琴》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市场改制为背景,影片处处到处充斥着东北老工业区的元素:破旧的砖墙、高耸的烟囱、废弃的厂房、苏维埃风格的歌曲……诙谐幽默中有着对现实的人文关照。电影画面干净、浓郁,富有表现性,还有怀旧复古感,像落日余晖般的灰黄色调,像是对一个逝去的时代,一批旧人缅怀和追忆。影片设置了两条叙事线索,主线是王千源饰演的下岗工人陈桂林千方百计获得一架钢琴留下女儿,副线则是工厂里两根烟囱的命运。 烟囱为象征的传统工业,一度是哺育东北的母亲,现在这位母亲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随着爆炸声,两根大烟囱轰然倒塌,围观人群画面消失在扬起的烟尘中,工人们的青春就此化作往事。陈桂林的父亲也去世,工友们戴上黑袖章,祭奠的不仅是他的父亲,更是钢琴做完之时,一个时代的逝去。在经历了做“纸钢琴”——借钱买琴——组团偷琴后,陈桂林产生了造钢琴的想法。更令人振奋的是,下岗工友们都乐意帮忙,他们各有所长,好似回到了那段工厂里的岁月,沉浸在曾经倾力合作的默契中,体会l劳动的快乐和那种难以言说的成就感。陈桂林清楚,完成钢的琴,不仅是为了挽留女儿,更是工人们竭力证明他们的价值和尊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钢琴完成。小元坐在钢琴前开始了演奏,一个时代在悠扬的琴声中落下帷幕。那架琴笨重、粗粝、在毛糙的工业金属质感下,弹奏出的每一个音符都不甚准确,但仍能流淌出温润的和谐。这是那个时代下岗工人的坚硬和柔软,也是一种超越物质的浪漫。戴锦华教授说这部电影“在几乎所有的层面上触动了我,并满足了我对于电影这个二十世纪遗留给我们的公共性艺术的期待”;“到今天为止仍然坚持认为这部只有五百万的制片成本制作的影片,是二十一世纪最好的中国电影之一”。(编辑: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