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栾

有片源
2023年
导赏:在2023年上映的电影《极寒之城》中,导演杨枫构建了一个冰雪覆盖的暴力美学世界。这部由夏雨、李立群等老戏骨主演的作品,不仅凭借冷峻的视觉风格和复杂的权谋叙事引发关注,更在“江湖侠义”与“人性深渊”的撕扯中,叩问着乱世中个体生存的终极命题。影片将时间锚定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的东北,滨城表面上银装素裹,实则暗流涌动。日本势力尚未完全撤离,苏联红军虎视眈眈,伪满汉奸伺机而动,而本土豪强李家、潘家则在权力真空期中展开血腥博弈。导演通过赌场、报馆、码头等高度考究的场景设计,还原了一个失去秩序准则的末日图景。在权谋叙事的表层之下,影片埋藏着对人性异化的深刻审视。李青的堕落轨迹最具代表性:这个留学归来的知识青年,在权力诱惑下逐渐蜕变为弑父狂魔。当他用钢笔实施谋杀时,文明符号异化为凶器的设定,暗喻着现代性对人性腐蚀的永恒命题。作为叙事核心的顾念,其复杂性远超传统复仇者形象。他既会为三十七条人命策划精密复仇,也会在雪夜火车站与文秀相拥取暖;既能在赌桌上谈笑风生设局,也会对无辜侍应生流露歉疚。影片跳出简单善恶二元论,指向更深刻的哲学诘问——在秩序崩坏的时代,以暴制暴究竟是捍卫正义,还是另一种形式的野蛮?视觉语言的精心设计让这场血色复仇更具冲击力。影片大量运用广角镜头展现冰封城市的孤寂感,当顾念的黑衣身影穿行于苍茫雪原时,红与白的色彩对冲形成强烈的视觉隐喻——暴力是打破极寒的唯一温度。摒弃浮夸的特效,回归拳拳到肉的近身搏击,澡堂决战中飞溅的水珠与蒸汽,码头枪战时崩裂的冰碴,这些充满质感的细节让暴力场景兼具美感与痛感。《极寒之城》超越普通类型片,成为关照当下社会的镜像文本——在任何一个价值震荡的时代,我们都可能是月台上等待列车的顾念,在绝望与希望的交织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答案。(编辑:赵敏)
2015年
导赏:霍建起导演的《1980年代的爱情》是一部改编自野夫同名小说的文艺电影,它以198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一段纯真而凄美的爱情故事。这部电影不仅是对一个时代的怀旧,也是对那个时代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的再现。影片中,主人公关雨波和成丽雯的爱情故事充满了80年代的纯真和含蓄。他们的感情在世外桃源一般美丽的山区和淳朴的民风中慢慢发酵,但同时也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制约和影响。丽雯的清醒和理性,以及她对雨波的深情和牺牲,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一种典型形象。她害怕自己会耽误雨波,害怕毁掉一个人,所以她隐忍自己的爱情,这种克制和牺牲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导演霍建起保持了他一惯的细腻风格,画面优美,音乐悠扬,每一帧都赏心悦目,在影片中也体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比如武陵山区独特的哭嫁、跳丧等风俗,同时在电影后半段又比较集中地展现了1980年代的城市社会风貌,同土家山区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好像在山区小镇上发生的一切就似一场梦。然而,这部电影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对于年轻观众来说,他们可能难以理解那个时代的含蓄和克制,可能会觉得影片的节奏过于缓慢,情感表达过于内敛,但导演没有放弃年轻观众,在试图将这样的唯美浪漫描绘地更贴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从而抵达年轻一代,唤起情感共鸣。(编辑:许雨婵)
2014年
血证
血证

摄影/

导演:李三林/
主演:苏岩/富亨/
播放正片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