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

Mary

有片源
2024年
导赏:电影《热辣滚烫》以超过30亿元的票房,成为了2024年春节档的银幕黑马,也成功跻身中国影史第20部超30亿元票房的电影之列。该片虽然沿用了励志片的经典叙事框架,但贾玲导演并未止步于传统。她以女性导演独有的敏锐和细腻,对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是对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与成长之路进行了深刻剖析。在创作过程中,贾玲为了“回归真实”,坚持从女性本体出发,对原著日本电影《百元之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呈现更加真实、立体的女性形象。为了追求影片的极致效果,贾玲导演全身心投入,甚至一整年都未曾公开露面,专心致力于电影的筹备与拍摄。在访谈中,她明确指出,《热辣滚烫》并非仅仅关于“减肥”的故事,而是讲述了主人公杜乐莹从内到外的全面蜕变与成长,从一个胖女孩蜕变为一名拳击手。“第六代导演的青年文化通过他们的先锋实验电影宣布他们对于自己身体拥有的合法性。在这个成人大众社会,青年文化处于非主流地位,但身体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影片中的“镜像”桥段,将乐莹的自我认知推向了高潮。在通往赛场的长廊上,乐莹在玻璃的镜像中看到了过去的自己,她们互相凝视、致意。这一场景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在象征意义上,暗示了乐莹自我认知的达成。这种自我认知的达成,不仅是乐莹个人成长的标志,更是对女性自我价值和尊严的肯定。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一书中,对女性的社会性别属性进行论述,认为:“她执著地通过自恋、爱情,徒劳地追寻存在。”电影《热辣滚烫》正是借助“杜乐莹”的这一角色,向观众展示了女性成长的巨大力量和坚韧精神。(编辑:婧怡)
2023年
导赏:《超能一家人》改编自俄罗斯电影《超能力家庭》,由《羞羞的铁拳》导演宋阳执导,是2023年暑期档开心麻花影业的重磅影片。开心麻花的喜剧电影想象力丰富,形式与风格多样,并擅以平实温暖的主题打动人心。这在《超能一家人》中也不例外。影片保留了原作的俄罗斯风情,将异国情调与中国式笑点相结合,借助“童话感”使这部本土化的中国超能力电影落地。冰雪世界、童话故事中常见的林中小屋、富丽堂皇的宫殿、精美的场景布置满足了观众对俄罗斯冰雪世界的无限想象,角色们蹩脚的语言、沈腾金发高鼻梁的造型、中西思维差异闹出的笑话更使人捧腹大笑。人物之间喋喋不休的争吵与眼花缭乱的烟花大战,其背后是影片温暖人心的主题:家人就是最大的“超能力”。不管个人有多么笨拙可笑,家人永远会彼此包容,并接纳最真实的对方。作为中国电影行业的票房担当之一,开心麻花在春节档、暑期档等档期的磨练中已逐渐掌握市场规律,在保持稳定产出的同时收获理想票房。在《超能一家人》中,明星、笑料与主题交相呼应,沈腾与艾伦作为黄金搭档在本片中再次合作,并一改过往的兄弟情深戏码,以主角与敌人的关系在银幕上针锋相对,互动张力十足。沈腾饰演乞乞科夫虽然狡猾,却有着与反派特点截然相异的品质——从不说谎,艾伦则一反以往擅长的装傻充愣式角色,饰演了一名严肃正经的程序员,从而带来“认知错位”的笑点。架空的世界、滑稽的人物都超出了现实生活的界限,角色互动间展示出的深厚情谊却又将影片整体拉回“爱最大”的经典话题。如何用富有新意的形式表达一个众人深谙的主题,《超能一家人》做出了具有商业价值的大胆尝试。(编辑:海边淡鼠)
导赏:《人生路不熟》是一部公路喜剧影片,讲述了货车车队大佬周东海和老婆霍梅梅阴差阳错地与女儿周微雨及女儿的男友万一帆同行自驾,“虎父兔婿”冤家路窄的公路故事。影片通过聚焦的叙事视角表现万一帆的角色定位,以他的视角延展出事态发展。范丞丞饰演的万一帆让许多观众感到惊喜,从创造营出道的偶像到头上挂着章鱼的万一帆,范丞丞也经历了从偶像到演员的转变,在影片中他在不认识人的情况下贸然行动,间接性将房车推进湖中,还趁酒醉之机将高价酒拿去喂猪,以相仿的绳子替换原先的车绳标记等。透过这些错误的演示产生反差感,让人忍俊不禁,进而带动情节。马丽、乔杉等喜剧演员的加入也使得剧情更加荒诞,从而增添喜剧氛围。影片在打造幽默轻松的氛围同时,也折射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启迪。“油耗子”是推进故事发展的重要情节,电影通过闪回的叙事补充了油耗子对周东海的家庭所造成的困扰。周东海反抗油耗子既是为了社会普遍的公平正义,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当周东海提出需要同行们伸出援助之手时,他们便义无反顾地加入,并积极配合万一帆的调度。这构成了电影中另一幕感人至深的画面。正是这些小人物的善良和正义,维护了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在法律手段之外,构成了一种打击犯罪的重要力量。电影既表现了对普通人遭遇的同情;也通过他们的反抗和坚守歌颂了他们身上善良、正直、团结、勇敢的美好品德,这体现在电影中万一帆这一人物形象上,在就业难的时代背景下,职场不公平行为成为了普遍现象。万一帆检举上司劣迹时,他知道此举会失去工作,但他仍要鸣出不忿,做真实的自己。在面对岳父的冷嘲热讽也没有失落和退缩,而是用自己真诚打动岳父岳母,身上无处不在的流露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产生迷茫困惑,在挫败中迷失,但上路的最终目的是找寻,在路上寻找自我,拾回勇气,达到自我整合的状态。视听语言方面,《人生路不熟》衔接人物走向的画面多为卡车或汽车穿行在山间小路、跨湖大桥、城市街道等路段的航拍镜头。沿途的风景和道路的画面成为此片不可或缺的视觉符号。喜剧公路电影往往通过快切镜头进行辅助叙事,以达到喜剧效果,万小帆给周东海用力搓背时的快节奏镜头承接两人的动作、表情,为整体带来一种趣味性的氛围。轻松的音乐与幽默的对白组合在一起也是公路影片的亮点之一,在影片后半程,万小帆行驶出一条不寻常的路时,《MYWAY》插曲响起,画面通过慢镜头表现双主人公与一只狗的“腾空”状态,从而对万小帆得到心灵救赎与被岳父认可的情景进行渲染。电影《人生路不熟》在蒙顶山下的茶源小圳进行了取景拍摄,雅安以其茶文化和自然风光为电影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在2023年的五一档中,《人生路不熟》脱颖而出,以4.9亿的票房成为档期冠军。(编辑:王晶)
2022年
导赏:《独行月球》是改编自韩国漫画家赵石的同名漫画,也是开心麻花改编的升级之作,电影中是基于“喜剧+”的多面体,它有科幻片的想象力奇观,有灾难片的人类困境,有爱情片的情感密码,当然更有喜剧片的美学品格。该片的想象力奇观构建,基于漫画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表达,科幻场景的呈现充分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技术的进步与成熟。影片与航天题材的结合,既传递了中国航天的形象,也是“诗与远方的双向奔赴。影片在科幻场景的制作上,从月球基地、月面环境、宇航服,到月球车、广寒宫空间站、返回舱、地底城市,都具有科学细节的真实感,让人能够沉浸其中。此外,月盾计划基地所在位置、存在于柯林斯陨石坑里的机械狗、利用遗落在月球的阿波罗18号制造返回舱等设计,均符合现实科学的逻辑,体现了影片的追求真实的制作态度,以及给观众还原真实感受的初心。除此之外,影片中的感情部分也让人动容。为避免枯燥和单调,创作者巧妙地设置了一头袋鼠,其与独孤月构成了矛盾冲突的对手戏。在二者由互相敌视、对立,到相互安慰,相互帮衬、依赖、配合的演变中,为影片叙事注入了情趣和影像的新奇生动。独孤月和刚子是相爱相杀的存在,他们的互动承包了整个影片几乎一半的笑点,但在两次的危急关头,独孤月都义无反顾的保护刚子,他们的感情或许早已超越真挚的友情,都说在危难时刻最能反映真情,他们的感情亦是如此。影片中的刚子是袋鼠的形象,虽然是有人扮演,但是也从侧面体现出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主题。独孤月与马兰星的感情没有太多热泪的表达,但是独孤月真挚的感情像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颗星星虽然不起眼但也有属于他自己的光芒。电影中一句,马蓝星,带我回家。一句话为独孤月真挚的感情画上完美的句号。与电影中的亮点在于,将小爱升华为大爱,影片的最后,面对生死攸关的拯救地球,独孤月义无反顾地牺牲自己保护人类,在浩瀚深邃的天宇中,艺术地表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主题。(编辑:王晶)
导赏:《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根据日本2008年喜剧片《魔幻时刻》改编而来,剧情巧妙地运用了“身份错位”和“假戏真做”的故事框架,将喜剧元素与悬疑剧情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观影体验。以魏成功这一角色为核心,通过他误打误撞地被卷入黑帮纷争,以及他对于“杀手”身份的误解和演绎,引发了一系列令人捧腹的喜剧效果。影片也巧妙地利用了“戏中戏”的叙事手法,将现实与虚构、真实与表演相互交织,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魏翔饰演的魏成功本身是一个演员,却在黑帮的骗局中扮演起了杀手的角色,一切被冠以了“拍电影”的名号,但影片最逗笑也最感人的莫过于此,当观众在上帝视角中看到整个故事并非是多年怀才不遇、一朝喜得贵人相助的人生喜剧,而就是个“骗傻子”的游戏!却看着“傻子”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其他每个人都在计算着自己的利益,只有“傻子”享受着自己作为主角的每一刻。常言道,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为了一点奢望步履不停追寻,痛并快乐着的魏成功呢?叙事所处的小镇是一个封闭的环形结构,建筑的风格、人物的造型都带有暧昧的文化指向性,这实际上都在暗示这个故事本身的虚构性叙事特征。导演安插了多种迷影彩蛋,将虚构的“莱茵”小镇与好莱坞黄金年代的电影世界打通,串联出一个就算是意大利黑帮割据,都丝毫不显得跳戏的“现实与片场”混合物。而小镇里多次出现的港口,也与好莱坞犯罪片中芝加哥的港口相似。电影中美丽优雅的女明星米兰由“国民喜剧女神”马丽扮演。马丽在《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来电狂响》等诸多代表作品中的演绎,都深入人心,她也是观众心中金牌喜剧的保障之一。而影片的主角魏翔,从影23年,积累了大量龙套角色的经历,才等到这次春节档电影男主角的机会,这部电影可称为他的“半自传体电影”,魏成功似乎就是他演艺生涯的一个镜像,因而本片的“戏中戏”结构有了更多现实意味的指涉,而归根结底,是生活的现实与艺术的边界发生混淆与模糊的时刻。(编辑:路明慧)
导赏:由大鹏执导并主演的现实题材喜剧电影《保你平安》,通过一个荒诞的故事,探讨了谣言对人的危害,以及人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坚守自我。影片表面是喜剧,实则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探讨了严肃的社会议题。编剧苏彪指出,谣言从无到有的过程充满荒诞感,而这本身就是一种喜剧,但其底色却是悲凉的。一个已故的人被虚构的恶性谣言所抹黑,她自己已经不可能再为自己辩白,如果不是魏平安这样一个理想主义的人物出现,只能任由谣言四起,面临被人挖坟掘尸的命运。而死亡和墓地等沉重元素的加入,也让谣言的危害显得更加深刻和沉重。影片的另一个深刻层面是对人性的探讨。魏平安的坚持,尽管看似无力和笨拙,却在过程中展现了他的善良与责任感。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辟谣”的喜剧,更是对“做一个正直的人”这一永恒主题的反思。大鹏通过这个角色,展现了普通人在面对网络暴力和社会压力时的无奈与坚守,而他的成长,也反映了社会对善良与正直的呼唤。但在处理这些沉重话题时,影片并未采取简单的“黑白分明”的方式来讲述,而是通过荒诞的谣言链条与滑稽的情节,在荒诞中发人深省。深刻的现实主义与喜剧元素的结合,不仅使得影片在情感上能够触动观众,还让影片的社会意义得到了更加深入的表达。在魏平安为了韩露洗清冤屈的过程中,观众能够看到一个普通人如何在无力感中找到自我价值,以及在世俗与困境面前,如何保持心底最初的良知与善意。虽然这部电影本质上是喜剧,但却让不少人感动得泪流满面。电影所传达的真实与深刻,在面对社会和网络暴力时的无奈与痛苦,以及主人公的坚守,都深深触动人心。(编辑:颜诗雨)
导赏:《李茂扮太子》以古装的形式再次包装了电影创作领域比较常见的“身份转换”话题,在喜剧创作领域有专长的演员常远不仅一人分饰太子和李茂两个角色,更是和“开心麻花”的御用女主角马丽成为了夫妻,有了不少有趣的互动。正如片名《李茂扮太子》的谐音“狸猫扮太子”一样,“开心麻花”再次使用谐音梗,在较为常见的剧情里加入脑洞大开的奇趣设定。例如,在影片开端,路人在和李茂聊天时用说唱的形式将事件“唱”了出来,也将爱看戏的太子形象以及他和皇帝之间的关系简单勾画出来,十分新颖独特。为了安全,太子时常戴着面具示人,这也为后续与李茂身份互换做了铺垫。作为关键的情节,两人在体验对方生活时由于信息差抖出了不少笑料包袱,阴错阳差的帮助二人缓和了夫妻关系和父子关系,也让李茂在不知不觉间卷入一场阴谋之中。在影片的人物设定中,李茂的妻子有着不俗的身手,马丽的出演给这个角色赋予了“上得厅堂”,“下得了拳脚”的定位,不仅夫妻间生活中的一些“成人化笑料”被拿捏的很好,在打斗戏份上也提供了不少有看点的场面。但是与“开心麻花”的一些作品相似的是,角色性格流于表面的问题到片尾也没有解决,身份交代不清,剧情设置的痕迹过于明显。结尾部分,反叛的尚书绑架了李茂的妻子,化装成太子的李茂不惜生命救助妻子,一段两人之间美好瞬间的画面不断闪回,甚至带来了强行煽情的感觉。对于这部作品,外界的评价也较为复杂,中国传媒大学教师金宇轩则认为:“从我个人观感上说,电影很像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面的段子结合。”这种杂糅各种段子的电影对短视频段子有比较强接受度的观众来说是友好的,但对其他观众来说可能无法提供太多的共情感受。(编辑:方舟)
2021年
2018年
导赏:《来电狂响》作为意大利电影《完美陌生人》的中国版改编,以独特的黑色喜剧风格跨越了文化差异的鸿沟,深刻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复杂面貌与情感纠葛,兼具娱乐性与深刻性。在《完美陌生人》的框架基础上,《来电狂响》巧妙地加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影片不仅探讨了爱情、婚姻、家庭等普遍性议题,还触及了婆媳关系、养老难题、离婚买房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问题。这些话题的加入,使得影片不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成为了一面映照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镜子。电影《来电狂响》在保留原作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原作《完美陌生人》以其深刻的心理剖析和紧张的剧情张力著称,而《来电狂响》则通过调整人物设定和话题热点,将其转变为一部更符合中国观众口味的喜剧片。影片通过引入直播平台、外卖软件等现代生活元素,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时代感,也巧妙地触及了当下社会热点,如网络直播的兴起、个人隐私的泄露等。在改编过程中,《来电狂响》将女性在职场与生活中的生存境况作为影片的议题之一。演员马丽饰演的韩笑、霍思燕饰演的李楠、代乐乐饰演的戴戴等女性角色是拥有独立思想、复杂情感和现实困境的个体。她们在职场上的奋斗、在家庭中的牺牲、在面对爱情时的犹豫与坚持,都被细腻而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手机是《来电狂响》的全篇式线索,作为了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工具,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与心理状态的缩影。影片通过一场看似普通的聚会,将七个人物的手机内容公之于众,从而揭露了他们背后隐藏的秘密与伤痛。这种设定增加了影片的戏剧张力,也深刻揭示了现代人在数字时代下的孤独与焦虑。手机既连接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又加剧了彼此之间的隔阂与不信任。影片通过这一独特视角,引导观众反思数字时代下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编辑: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