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

Ge Song

有片源
2023年
导赏:乌尔善导演带领数千人创作团队,十年磨一剑而成的《封神三部曲》云集了费翔、李雪健、黄渤、陈坤等影星,并起用于适、陈牧驰、娜然等新人演员,将古老神话中天马行空的鬼神想象利用先进数字影像技术加工成惊心眩目的史诗奇观,口碑长线发酵,评分持续走高。《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作为系列开篇,以“天下正道”以及个体的自我觉醒为主题,演绎了商周易代的乱世格局中权斗和人伦的悲剧,用现代普世价值颠覆了固有的文本叙事,与观众精神情感产生深度链接,取得26亿票房的好成绩。电影封神系列参照好莱坞范式,立足本土价值观和审美进行了类型电影的创新,开掘出现代语境下神话资源的新内涵。与以姜子牙为主角的原著小说不同,《封神第一部》以寻找“天下共主”为目标,选取姬发的少年成长为主线,使其历经“自我迷失——遇挫觉醒——完成使命——回归家园”的英雄之旅,在延续传统亲情伦理的同时,用父子关系解构君臣关系,从而将对神权的迷信转移到对个体命运的关注上。经改编的商纣王不再是简单的昏君,而是复现为《史记》中“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以及《荀子·非相篇》中“长巨姣美,筋力超劲”英武形象;其祸国殃民的恶果不再因为被妲己魅惑,而是归咎于自身的权欲熏心。《封神》系列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投资金额最高的项目,为我国电影工业化的探索发展树立了标杆,美术、特效工作者贡献出群智群策,将商周青铜器、元明道教水陆画、北宋山水画等古典视觉元素与蓝幕抠像、动画建模预览、虚拟拍摄等视效技术相结合,形成独具一格的美学系统,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让当下个体与古老史诗同频共振。(编辑:曾奕琦)
2021年
导赏:《热带往事》,这部由温仕培执导,监制的犯罪片,以其独树一帜的叙事风格和深邃的人物心理刻画,在中国电影的热带丛林中绽放异彩。影片不仅在视听语言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更在探讨人性、罪恶与救赎的主题上展现了深刻的思考。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末的广州,一个炎热潮湿、充满躁动与不安的城市。这里,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交织碰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温仕培巧妙地将这种地域特色融入电影的每一个细节,从逼仄的街道到猩红的霓虹灯光,无不透露出一种压抑而又热烈的气息。《热带往事》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的方式,通过时空交错重组的倒叙式结构,将现实、梦境和回忆相互交织,构建了一个迷离而又复杂的时空感。这种叙事方式弱化了传统犯罪片的悬疑性,转而将重心放在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上。观众随着主角王学明的视角,经历了从内疚、茫然到堕落、自省的情感转变,这种情感的跌宕起伏,让人性的复杂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主角王学明,一个普通的空调维修工,因一场意外的车祸而被卷入了一场复杂的犯罪事件。影片通过他与受害者家属梁妈之间的互动,探讨了罪恶、忏悔与救赎的主题。王学明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的每一个选择和行动,都在不断地拷问着人性的界限。影片中的视听语言极具特色,色彩的运用尤为大胆。红色、绿色和黄色成为影片中的重要叙事元素,分别代表着犯罪、危险、欲望;救赎、善良、希望;以及交流、暧昧、转折。这些色彩不仅塑造了影片的视觉风格,更在叙事进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例如,红色在犯罪场面中的运用,不仅营造出了紧张和危险的氛围,更通过光影的交织,传达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冲突。此外,影片在光影的运用上也颇具匠心。朦胧暧昧的光线和大面积的浓郁色调,不仅为影片增添了一种独特的美学标签,更在无形中强化了悬疑性和戏剧张力。光影的流动与变化,成为了影片叙事的重要手段,引导着观众的情绪和思考。《热带往事》作为温仕培的导演处女作,展现了他在电影叙事和视听语言上的大胆尝试和深刻见解。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传统犯罪片类型的一次颠覆,更是对人性深层次探索的一次勇敢尝试。在当今电影产业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热带往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中国电影的多样性和深度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编辑:赵敏)
2020年
导赏:《沐浴之王》是导演易小星阔别银幕五年后的回归之作。影片讲述了搓澡工老周和意外失忆的肖翔为了振兴兄弟澡堂而展开的一系列啼笑皆非又充满温情的故事。影片选题新颖,以扬州搓澡的非遗技艺进行影片创作,搓澡技艺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流传,集沐浴文化与市民精神为一体。片中搓澡有着丰富的隐喻,彭昱畅饰演的肖翔即便是富二代的身份,但是搓澡时也要和他人“赤诚相见”,其中的隐喻之一就是脱下象征性的身份,回归本真的自己。是一种对平等众生相的生动诠释。另一种隐喻是洗去烦恼,重新开始。这一点在最后博览会赛前的肖翔的准备中有所体现,沐浴不仅是让身体变得更加干净,也是解压的一种方式。影片还十分的接地气,无论是从搓澡的动作以及话术都很写实,影片最后的搓澡博览会也是基于真实基础,很多大型连锁洗浴中心会办这种内部比赛,甚至南京每年都会举办世界沐浴健康产业博览会。影片在角色塑造上也别出心裁,彭昱畅要在“富二代”与“搓澡工”的形象间游走,反差的处理显得毫不突兀。“洗浴王”乔杉饰演一位澡堂老板,这形象简直就是为乔杉量身定制的,松弛感慢慢。其中有一场戏,大家都是欢乐相聚时,乔杉既要演出生意变好的开心,同时又要表现出DNA检测报告出现在餐桌上的紧张感。各种复杂的情绪柔和到一起,没有冗长的台词,而是靠表情和眼神的诠释。在影片的结构上,电影采用了前半部分欢笑后半部分的动容的喜剧模式,虽然也有部分观众角色中间的情感转折过于生涩,但末尾“洗浴王”与肖翔深厚的兄弟情还是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沐浴之王》在传递欢笑与温暖的同时,也致敬了非遗传统技艺,将传统技艺真实展现并推广向大众,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剪辑:王晶)
导赏: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和我的家乡》为时代献礼,通过延续姊妹篇《我和我的祖国》的集锦创作方式,将视野由城市投向乡村、由宏观转向个人,努力讲好城乡脱贫奔小康的故事,唤醒每个游子心中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我和我的家乡》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新主流电影创作模式的成熟,创作者们在主流思想、艺术追求与商业价值间找到了一条既能加深家国一体价值观认同、又能带来欢乐陶冶情操的理想路径。影片在叙事技巧上“以小博大”,“相比《我和我的祖国》以时间为轴讲述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七个重大事件,《我和我的家乡》则以空间为序展现了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地点的家乡变迁。如果说,前者是小人物在‘小时刻’与大时代的‘迎头相撞’,那么后者就是小人物在‘小地方’和大时代的‘旧梦重圆’。”出租车司机、农民工、乡村教师、带货主播,他们是城市与乡村中最常见的个体,是被新闻流量和热门数据掩盖的普通人。但正是在这些人身上,蕴藏着最接地气的烟火气和最朴素的善良、正义。他们在城市思念着家乡的圆月,在农村修路、支教、抗沙,深入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舍弃个人得失换来家乡巨变。医疗改革、科技创新、尊师重教、回乡创业、驻村扶贫,五大故事基本都采用先抑后扬再升华的叙事逻辑,深入脱贫举措的具体成果,串联起脱贫攻坚的重要话题,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却又统一于“家国一体”的共同主题。形式上,《我和我的家乡》“采用风格各异的电影技巧和笑中带泪的喜剧表达方式,由一种纯正、欢快、轻盈的叙事基调进行串联”,使影片观感轻盈,以人的信念、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感动观众。《最后一课》前半段铺垫了大量笑点,后半段则以怀旧的姿态制造时空的交叠,当年姜小峰在画纸上未竟的愿望,终于在他与范老师重逢的时刻实现。这是将人性力量与电影本质魅力精彩结合的瞬间。除此之外,影片也积极探索视频媒介形式与电影的结合,拓宽电影影像的空间。片中顺应当下网络趋势,融入了大量竖屏短视频,并将其以互联网审美语感呈现,每个个体都会被看见,他们在时代中的参与、奉献也都会被记录、呈现。(编辑:海边淡鼠)
2019年
导赏:《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凭一己之力开启了中国电影的“科幻元年”。中国的土地本身并不完全具备诞生“科幻”思维的条件,这一带有强烈殖民与反殖民的拓荒精神一直生长于西方的话语体系之中,并逐渐发展为电影工业实力的一种代名词。中国过往在科幻题材方面的尝试大多迎合、模仿西方审美,直到《流浪地球》出现,用中国的制作团队讲述了一个颇具中式美学、中华思想底蕴的故事,中国科幻电影才真正可以宣告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中国电影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一方面有资格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大问题,另一方面也尝试用自己的方案和经验来回应普遍性的问题。”影片在情节设置上充满了中国智慧。人类性命危在旦夕,“流浪地球”计划提出修建上万座发电站推动地球,既体现出中国作为大国对工业、技术的崇拜,同时也呼应了“愚公移山”所代表的强大精神意志传统。信任科技是人类自救的前提,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则是中国人坚定践行的美好品格。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浪漫主义精神,自古代而来,经历近代数次革命的淘洗,最终在新时代的电影中大放异彩。最终的胜利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自我狂欢,而是无数个体的共同努力,普通人的联合使影片实现了对集体主义的召唤。在特效技术上,《流浪地球》也艰难但精彩地攀登到了一定高度。导演郭帆曾有丰富的好莱坞交流经验,能够清晰定位国内技术与国外工业化水平的差异。制作团队大量启用中国人才,每一帧画面都精心制作,前后动用七千多人、画了两千多张概念图和五千多张分镜头,那些无法用现有技术完成的内容,全部仔细地依赖人工制作,最终将中国本土的科幻制作能力拉至国际标准。影片内外,这份宝贵的愚公移山精神也实现了对望。(编辑:铠兰)
导赏:《你是凶手》是由王昱执导的一部犯罪悬疑电影,翻拍自韩国电影《抓住那个家伙》,讲述了跨越十年、作案手法相同的两起儿童绑架案,精心编排的叙事技巧、风格化的视听语言和演员精湛的表演为其获得大量关注。《你是凶手》中非线性叙事、反转再反转的叙事技巧运用使影片更为烧脑,当下与十年前两个叙事时空的交叉叙事双线并行,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案件却在影片结尾处解开谜团,叙事紧凑富有戏剧张力,同时亦暗合了影片因果轮回、善恶有报的主题。《你是凶手》风格冷峻克制,导演王昱身兼摄像,在光影和调度上别具匠心,光线的运用虚实结合,暗蓝色影调塑造了迷蒙压抑的情绪氛围,大量夜戏、雨景和雾气的设置突出了主人公身处迷案其中,内心的迷茫和无措,使影片形式上营造了压抑的氛围,更埋下了悲情化的情感线索。《你是凶手》演员表演精湛,王千源饰演的陈浩不同于悬疑片以往的英雄形象而更具有反讽和荒诞意味,他中年失意,处世窝囊,到处不受人待见,寻找女儿绑架案真相的意志也不坚定,在后辈星星的请求与鼓励之下重寻真相;宋佳饰演的白兰则令人惊喜,面对丈夫缺席的厌恶与愤怒、丧女的悲恸痛苦、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无助与失望都通过她含泪的眼神、冷漠的嘴角等细微神情一一展露,作为万念俱灰的癌症晚期患者、同时亦是一个失去女儿的母亲,她为疾病所折磨、被愧疚所纠缠,都为后文揭示其为女决心复仇增添了合理性,情节的反转亦令人赞叹,情感变化有迹可循,亦层次分明。《你是凶手》以两起绑架案,探讨了人性的黑暗与因果轮回等命题,无论是复仇的执念、还是生命威逼之下被迫走上犯罪道路,两名绑匪同是为了女儿而走上绑架之路,为角色更添几分悲情成分。(编辑:刘若能)
导赏:《被光抓走的人》集科幻、爱情和喜剧等类型元素于一身,叙事轻盈而流畅,但它对当代爱情关系的解剖绝非隔靴搔痒,而是于嬉笑怒骂间完成了一场对人情人性酣畅淋漓地拷问。影片的定位是一部软科幻。一道神秘的白光抓走了一些人,科学家们对“被光抓走的人”得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只有那些拥有真爱的人,才有资格被光抓走,而留下来的,都是已经不爱或者假装相爱的“失败者”。在这个概念预设下,董润年导演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深入探讨了都市中那些真假难辨的“真爱”,试图揭开爱情背后隐秘的真相。影片的主题是高度抽象和哲学化的。董润年导演构建了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假定舞台,让四组人物——一对看似恩爱却面临感情危机的中年夫妻、一对因家长阻挠而无法结婚的小情侣、一对正在办理离婚的都市夫妻、以及一个有着难言之隐的小混混——带着背叛、怀疑和偏执等复杂情感轮番登场。在“白光”这个沉默的审判者面前,人们被置于一个无法选择的绝境,那些未经风雨的爱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考验,曾经的温情瞬间板起面孔,人性的光明与黑暗渐次暴露。面对审判,四组人物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武文学选择了“胆怯”,试图通过自我欺骗来维持原有的世界观,向外人表演与妻子的恩爱;李楠选择了“探求”,通过寻找和自我放逐来面对人性的不可靠;筷子选择了“拒绝”,尽管痛苦地接受了审判的逻辑,却也选择通过自我毁灭来表达自己的决断;刘佳一则选择了“蔑视”,她完全否定了任何对她进行审判的外部力量,勇敢地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定义自己的生活。影片以软科幻的外壳,向我们抛出一个问题:如果世界通过一种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方法,对所有人的生存做出了某种“审判”,那么人类究竟应该如何面对那个“后审判”的世界?未来的某一天,当拥有真爱的人被神秘力量抓走,剩下的情侣、夫妻和那些自以为拥有真爱的人该如何自处?是碍于情面千方百计自证“爱”,还是自感幻灭而毁掉对方?在现代性的情感阴云笼罩之下,你会羡慕那些被光抓走的人吗?(编辑:王梓苡) 
导赏:《平原上的夏洛克》是一部由徐磊执导,融合了悬疑、喜剧、现实主义等多重元素的电影。它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当代农村的真实面貌和农民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深刻地触及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影片通过悬疑叙事观照现实,喜剧叙事塑造人物,意象叙事深化主题,其间穿插讽刺、隐喻、留白、对比等多种叙事手法,呈现出一种富于层次感的叙事策略。本片作为一部农村题材的佳作,导演在其中刻画了一个淳朴、仁义、照顾朋友,甚至有些侠义精神的农民角色,他像是一个纯净过后的乡土社会符号,在孤独的平原上,闪烁着自己慈悲的光芒。影片借助这位农民进城时目睹的景象,以及他在与城里人打交道时发生的荒腔走板,表现出留守农民在城乡巨变中的身心矛盾。《平原上的夏洛克》的乡土叙事立场非常彻底,从农村取景、全素人演员、农民故事的坚决,到开场几位主演的对话,都迅速勾勒了华北平原的真实与残酷。影片中的乡村不再是简单的背景,而是故事的主体,展现了农村普通人视角下的现实生活。影片中的乡村侦探去往城市的过程中,经历了城市的法制与规则乃至权力对其的约束,展现了城市空间中的权力关系。《平原上的夏洛克》被定义为荒诞喜剧,但导演透露,自己本来并不想做成喜剧,就是演员怎么说话(电影采用非职业演员,他们本就是农民),他怎么拍。其实,真正造成喜感的不是刻意而成的戏剧冲突,而是农村人经过剪辑、夸张化的语言本身。电影采用河北方言,演员们又深谙河北农村的土话、段子,所以他们说起话来具有一种由内而外的喜感。此外,屋顶上金鱼游动的画面为片中荒诞的生活增添了些许诗意。《平原上的夏洛克》的成功在于它构建了观众在人生经验、社会问题、情感体验上的共同体,通过共鸣轴的在场性,让这部电影被中国观众广泛接受。它逾越了地域形式本身的“土味”局限,以本土化的共鸣轴来构建观众经验与情感的共同体——真正的侠客义气并不体现为对物质、金钱的漠然甚至拱手相让,而在一种正义的追寻和人性情谊的体察。导演以戏谑的目光揭去了华北平原上平凡农民庸庸碌碌生活的表层,代表广大的“寻根子女”为乡野间父辈的情谊抒写了一首真挚的情诗。(编辑: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