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冬冬

Dongdong Dong

有片源
2024年
您的声音
您的声音

音乐/

导演:徐洁勤/
类型:纪录/
2023年
导赏:《超能一家人》改编自俄罗斯电影《超能力家庭》,由《羞羞的铁拳》导演宋阳执导,是2023年暑期档开心麻花影业的重磅影片。开心麻花的喜剧电影想象力丰富,形式与风格多样,并擅以平实温暖的主题打动人心。这在《超能一家人》中也不例外。影片保留了原作的俄罗斯风情,将异国情调与中国式笑点相结合,借助“童话感”使这部本土化的中国超能力电影落地。冰雪世界、童话故事中常见的林中小屋、富丽堂皇的宫殿、精美的场景布置满足了观众对俄罗斯冰雪世界的无限想象,角色们蹩脚的语言、沈腾金发高鼻梁的造型、中西思维差异闹出的笑话更使人捧腹大笑。人物之间喋喋不休的争吵与眼花缭乱的烟花大战,其背后是影片温暖人心的主题:家人就是最大的“超能力”。不管个人有多么笨拙可笑,家人永远会彼此包容,并接纳最真实的对方。作为中国电影行业的票房担当之一,开心麻花在春节档、暑期档等档期的磨练中已逐渐掌握市场规律,在保持稳定产出的同时收获理想票房。在《超能一家人》中,明星、笑料与主题交相呼应,沈腾与艾伦作为黄金搭档在本片中再次合作,并一改过往的兄弟情深戏码,以主角与敌人的关系在银幕上针锋相对,互动张力十足。沈腾饰演乞乞科夫虽然狡猾,却有着与反派特点截然相异的品质——从不说谎,艾伦则一反以往擅长的装傻充愣式角色,饰演了一名严肃正经的程序员,从而带来“认知错位”的笑点。架空的世界、滑稽的人物都超出了现实生活的界限,角色互动间展示出的深厚情谊却又将影片整体拉回“爱最大”的经典话题。如何用富有新意的形式表达一个众人深谙的主题,《超能一家人》做出了具有商业价值的大胆尝试。(编辑:海边淡鼠)
导赏:《云边有个小卖部》作为2024年暑期档的大热影片,掀起了一股返乡、怀旧与回归自然的浪潮。影片改编自张嘉佳的同名小说,由张嘉佳自编自导,彭昱畅与周也领衔主演。影片延续了张嘉佳一贯的清新、温柔风格,在发现故乡生活的小确幸中编织了一场返乡的童话。在城市中历尽打击的刘十三回到了故乡小镇,外婆王莺莺和童年玩伴程霜用爱和激励让他重获追求人生成功的勇气。这样的情节设置与传统的乡村-落后、城市-发达的二元对立叙事模式完全相异,其本质是对当下都市人普遍的心理状态的呼应。拥挤的城市使个人身上的焦虑与压力不断增加,“当下的年轻人开始质疑曾经的’奋斗梦’——那些消费主义、阶层跃升和996所许诺的美好未来,他们渴望找到新的生存姿态”。影片略去了跌宕起伏的情节,有的只是平平淡淡、单纯美好的日常生活,并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大堰镇和溪口镇取景,使画面充斥着氧气与自然的气息。可以说,《云边有个小卖部》通过电影的造梦功能竭力为饱尝都市生存压力的人们搭建了一个提纯后、想象中的故乡,这里只有简单、纯粹、幸福,是一个可以收留任何疲倦灵魂的乌托邦。张嘉佳十分擅长描写与捕捉情感,在《云边有个小卖部》中,他细致地建构了刘十三与程霜的爱情线索,以及刘十三与王莺莺的亲情纽带。不论分别多久,她们的记忆里始终有一个角落留给刘十三,始终为他着想,推动他在人生道路继续前行。影片通过亲密、温暖的人物关系的塑造表明,故乡之美不仅仅在于怡人的风景,更在于人与人的感情,是爱让土地永葆生机。爱能够给予人希望与勇气,本片尝试在这场关于故乡的美梦中实现对情感的唤回。(编辑:海边淡鼠)
2022年
导赏:莫忘来时路,铭记英雄魂,电影《狙击手》以抗美援朝时期“冷枪冷炮运动”为故事背景,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狙击五班战士为营救战友保护情报与敌军展开殊死对决,运用灵活机动的作战智慧“以战术胜战力”的英勇故事。张艺谋导演曾说过《狙击手》是一部一叶知秋式、中国式美学下的战争故事,影片通过抗美援朝战争下一场小战役,反映出整个战争的残酷与真实。以小见大,五班众战士的视角便是影片呈现战争的小切口,以狙击战的剖面呈现战争的全貌,以最冷静理性的镜头语言,完成对纪实美学的回归,力求从具体的局部,反应最真实有价值的抗美援朝精神,他说“(要)拍一个写实性的战争,用假雪不如不拍”,真实才最有力量。影片中三次铿锵有力的“点名答到”,每一声都饱含感情与意义,第一次点名,让我们认识了他们,认识这一群普通战士,完成了多么伟大的使命;第二次点名,让我记住了他们的牺牲,是他们将生命留在了那个冬天,才让我们可以拥抱春天;第三次点名,让我们体会到“革命自有后来人”这句话的深刻意义,前仆后继的牺牲里,每一个人都是“胖墩”、“米老二”、“黄炎”,是“狙击五班”,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一代代年轻战士中不断传承。有勇有谋,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信念感。班长刘文武最终投向敌方的方向贡献了 全片的最高光时刻。说起“最可爱的人”我们自然想到的就是抗美援朝战场上 那些将青春和热血献给祖国的志愿战士们,这其中有一位叫 张桃芳的优秀青年战士枪法过人,资料里说这位神枪手在入伍前集训了两个月的射击,在个把月的时间里,拿着没有瞄准镜的普通步枪,用436发子弹,击杀216名敌人,被誉为“志愿军神枪手”、“冷枪英雄”、“上甘岭狙神”。电影《狙击手》便是融入了张桃芳的事迹,塑造了一组人物群像——“狙击五班”, 通过对一场局部遭遇战的集中呈现表达出了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片尾字幕“致敬《上甘岭》”也完成对经典银幕记忆的重塑。(编辑:明慧)
2021年
导赏:《超越》是郑恺担任监制的第一部电影,影片以专业运动员的退役生活为背景,讲述了曾获奖无数的“百米飞人”郝超越在经历人生转型后陷入低谷,通过与昔日挚友的再聚被唤醒热血回忆,并重新振作,实现自我超越的故事。电影不仅展现了运动员在退役后面临的现实困境,如身体发福、经济困难、婚姻问题等,还通过郝超越与吴添翼之间的师兄弟情深,探讨了误解、冲突和最终的和解,展现了情感的真实表达,让观众深感共鸣。影片通过郝超越的经历,探讨了运动员在职业生涯结束后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和挣扎,以及他们如何面对这些挑战,重新找回自我。不同于其他主旋律电影,讲述主人公从低谷到巅峰的耀眼光芒,本片大量采用闪回手法,聚焦巅峰到低谷的颓废。画风一转,曾经神采飞扬的郝超越,居然变成了,嘴里叼着牙签,腋下夹着公文包的市侩发福的中年男人。曾经与现在交叉,蒙太奇剪辑更凸显肉眼可见的鲜嫩与油腻,这个对比足够让观众感受到了差别。虽然整部影片充斥着激扬的旋律与氛围,细节之处也有诙谐与欢乐的热闹,但《超越》更像是一台时光机,它带着观众走过一个人的一生,见证了郝超越的巅峰与低谷,看到了他为梦想拼搏的努力,也理解他面对生活难处的妥协。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从不缺乏并肩作战的朋友,曾经在短跑上意气风发的郝超越,从没有把梦想垫在桌脚下的牛铁驹,哪怕一次比一次摔的更狠也要一直向前冲的谢小芳。他们彼此温暖、彼此支撑。电影把这种稳固的情感,从年少时一直延绵到中年时,仿佛大家还在尽力包圆当年的情感,还可以一起吃饭喝酒,可以一起贫嘴出丑,牛铁驹还喜欢着谢小芳,吴添翼还仰慕着郝超越,好像什么都没变,却什么都变化了。在影片的高潮段落中,烟花的瞬间绽放象征了体育运动员耀眼而短暂的职业生涯,用痛仰乐队的《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作为背景音乐,与这段的情绪、气氛也是相得益彰。没有人永远是冠军,但永远有人是冠军。似乎道出了运动员的现状和竞技体育的残酷,荣耀与成功的背后有着别人看不到的心酸与泪水,为了梦想拼尽全力或许是最好的结局。《超越》不仅仅是赛道上的短跑比赛,更是人生转折点上的超越;不仅仅是超越别人,更是要超越自我。从《前任》系列的初出茅庐到《跑男》被冠上综艺咖的头衔再到出演本片,超越也仿佛是郑恺自身的一种突破与成长,是对他自我成长与感悟的见证和超越。(编辑:王晶)
2017年
导赏:《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改编自雷米的同名小说,由著名导演徐纪周指导,更有由邓超、阮经天、刘诗诗等演员组成的强大班底。影片通过连环凶杀案的叙事框架,展现了城市犯罪中犯罪者心理因素的重要性,以及犯罪心理学在刑侦中的关键作用。影片伊始,便以一系列离奇而残忍的案件将观众拽入那座被阴霾笼罩的城市。“城市之光”,这个自封的正义裁决者,以极端的方式惩戒着他眼中的罪恶。每一个案件都像是精心设计的谜题,充满了仪式感与惊悚氛围。被网络暴力逼至绝境的老师、虐待孩子的继母、讹诈好心人的老太等,他们成为“城市之光”所谓正义的牺牲品。这些案件的呈现,不仅展示了犯罪手法的诡异,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种种弊病与人性的丑恶面。网络暴力、道德滑坡、冷漠旁观等现象在影片中被放大,令人反思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与法治困境。主角方木,一位犯罪心理学天才。从最初因女友之死而陷入自我封闭与复仇执念,到在与“城市之光”的较量中逐渐找回理智与正义的信念。方木在对案件的剖析过程中,展现出了其卓越的专业素养。他通过对犯罪现场的蛛丝马迹、犯罪者心理动机的精准解读,一步步逼近真相,这一过程犹如一场精彩的心理博弈,充满了紧张与刺激。而反派“城市之光”江亚,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穷凶极恶之人。他童年的创伤经历成为其扭曲心理的根源,他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来惩治社会的黑暗,却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迷失,陷入了以暴制暴的深渊。阮经天对江亚的诠释,将其表面的温和与内心的疯狂完美融合,让这个角色充满了魅力与深度。他与方木之间的对决,不仅仅是智慧与力量的较量,更是两种正义观念的碰撞。从主题深度来看,《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命题:在面对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时,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正义?是“城市之光”那种以暴制暴的私刑,还是方木所坚守的在法律框架内的正义?影片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警示着观众,一旦正义脱离了法律与道德的约束,就可能会变成新的罪恶。因此,影片让我们在凝视人性深渊的同时,也看到了正义曙光的力量。(编辑:王梓苡)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