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田

Changtian Wang

有片源
2025年
导赏:《哪吒之魔童闹海》作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作,不仅延续了前作的视觉奇观与情感张力,更在主题表达、文化隐喻和艺术层次上实现了全面升级。它既是一部“全民合家欢”的商业大片,又是一部充满现代性思考的艺术佳作,成功地将传统神话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展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崛起与自信。于2025年2月13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含预售)一举突破100亿元,打破多项中国电影影史纪录,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100亿元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火热,既展现中国动画电影的高质量发展,也折射出我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这些亮眼的数据证明,观众对高品质的作品始终抱有足够高的热情,优质影片可以为电影市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影片的故事围绕哪吒的成长与反抗展开,但这一次,哪吒的“反抗”不再仅仅是对抗命运,而是对规则、权力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反思。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言壮语完成了对个人命运的突破;而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的成长则更多地体现为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与对规则的重新定义。影片通过哪吒与敖丙、申公豹等角色的命运交织,展现了一个复杂的社会图景,既有对权力结构的批判,也有对普通人困境的关照。在视觉呈现上,《哪吒之魔童闹海》延续了前作的东方美学风格,同时通过更加精细的特效和场景设计,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海底龙宫的三层空间设计、冰火交织的战斗场景,以及哪吒“六臂形态”的震撼登场,都展现了国产动画在技术上的巨大进步。特别是“剔骨削肉”这一经典桥段的重构,影片通过“穿心咒”将哪吒的肉体分割成600余枚碎片,既具象化了角色的痛苦,又通过三昧真火的重组象征了哪吒的重生与成长。这一场景不仅是对传统神话的现代诠释,也是对“肉身”与“灵魂”关系的深刻探讨。影片的多层次叙事结构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表层上,它以极致的喜剧元素和视觉奇观吸引观众,例如太乙真人的搞笑担当、哪吒与父母的温情互动,以及充满东方美学的战斗场面。中层上,影片围绕“反抗命运”与“身份认同”展开,既呼应了传统神话,又注入了现代价值观。哪吒从一个叛逆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肩负社会责任的英雄,这一过程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突破,也是对家庭关系和社会规则的重新定义。深层上,影片通过颠覆传统叙事解构权威,揭示了“修仙”背后的资源掠夺与阶层固化,批判了表面仁义实则剥削的权力结构。这种多义性不仅延续了“国漫崛起”的叙事,更将中国神话的重述推向了更复杂的现代性讨论。影片对配角的塑造也极具深度。申公豹这一角色尤为突出,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反派,而是一个努力向上攀爬却屡屡碰壁的普通人。他的弟弟申小豹及其父亲的学生们,代表了那些努力修炼却始终无法摆脱出身限制的边缘群体。影片通过他们的命运,揭示了社会规则的不公与普通人挣扎求生的困境。正如申公豹所言:“人性中的成见像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这句话不仅是对角色命运的总结,也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刻隐喻。此外,影片在情感表达上也极具感染力。哪吒与父母的亲情线贯穿始终,李靖夫妇对哪吒的无条件支持与接纳,不仅缓解了影片的压抑氛围,也为哪吒的成长提供了情感支撑。特别是“踢毽子”这一细节的反复出现,既是对前作的呼应,也是对家庭情感的深化。敖丙与哪吒的友情线同样令人动容,两人从敌对到并肩作战的过程,不仅展现了角色的成长,也传递了关于信任与理解的主题。《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精良的制作与深刻的主题,更在于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影片通过对传统神话的解构与重构,既保留了神话的精神内核,又注入了现代价值观与社会批判。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反抗不是简单地打破规则,而是重构规则;真正的公平不是对强者的崇拜,而是对努力者的尊重。总的来说,《哪吒之魔童闹海》是一部兼具商业性与艺术性的佳作。它通过多层次的叙事结构、深刻的主题表达和精湛的视觉呈现,成功地将传统神话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展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崛起与自信。它不仅是一部视觉盛宴,更是一部充满现实意义的寓言,让我们在欢笑与感动中思考规则、权力与公平的真正含义。正如影片所表达的,真正的英雄不是天命所归的幸运儿,而是在困境中不断挣扎、努力改变命运的普通人。(编辑:赵敏)
2024年
导赏:电影《第二十条》是张艺谋导演接续《狙击手》《满江红》春节档电影之后的又一部春节档影片,影片采用现实主义风格描写身边人身边事,通过一个普通挂职检察官的视角展现平民的困境与遭遇,表现他们在法律面前的无措和恶势力权威之下的绝望,通过巧妙串联三个案件,分别是儿子见义勇为抵制校园霸凌而遭受反殴事件,因被冤枉而讨求公道的公交车司机事件,被欺侮的残障人士事件,将议题指向《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条款,将人物的现实艰难呈现于银幕之上,力求与观众达到共鸣、共情,引发大众对法与情与理的思考。《第二十条》除具备现实色彩之外,还融入了许多喜剧色彩,马丽喜剧演员身份的加入相当于给电影定锚,让影片在合家欢的档期中脱颖而出。影片的喜剧质感摒弃了夸张式的喜剧表演,追求的是一种滚动式的喜剧,表现的是生活中自然而然、不加修饰的流动的幽默,其中最为幽默的喜剧效果是语言的机智所带来的,东北方言的妙语连珠在让人感到亲切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杀伤力,马丽与雷佳音两人的口角之争是影片生活幽默的亮点,愤怒的情绪之中夹杂着好玩有趣,这不仅是身为东北演员的两人所带来的语言特色,也是张艺谋导演所追求的“生活流”喜剧特色。作为一部重大检察题材影片,法律制度和法律条款的普及是影片的重中之重,片名《第二十条》直接地向观众科普了“第二十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条款,并通过三个真实立体的案件呈现让观众明晰正当防卫的定性与判决,让观众明确何为“正当防卫”。同时,公平与正义的表达,法理与情理的较量也是影片表达的重点,张艺谋导演赋予人物人道主义关怀,以此为基冲破法律功不可破的森严城墙,在理性思考的同时注入感性色彩,突出“法律为人民”的责任感,在情与法的两难之境中选择正确的道路。从该影片中也可以窥见张艺谋导演执导的《秋菊打官司》一篇,影片表达的主旨同样是公平正义,只不过叙事主体从状告村主任的农村妇女秋菊变成了执法的检察官,时过境迁,千家万户的共同祈求与美好愿景依旧没有变。(编辑:张苏慧)
2023年
导赏:《坚如磐石》是导演张艺谋回归现实主义的力作,也是他首次尝试当代都市题材警匪片的创作。影片以扫黑除恶,惩治腐败作为主题,故事围绕以金江市副市长郑刚(张国立饰)和金江首富黎志田(于和伟饰)为首的官商勾结黑恶团伙展开,揭示了令人发指的腐败行为和罪恶行径,赞颂了以苏见明(雷佳音饰)和李惠琳(周冬雨饰)为代表的公安干警侦破案件铲除黑恶势力的英勇壮举。正如张艺谋定下的“不要写简单的同情,是写人性的认识”的创作基调,在《坚如磐石》中,导演用四层逻辑结构将故事内核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表面的案件侦破,到第二层郑刚和黎志田的博弈、第三层郑刚和苏见明的博弈,再到最后深刻的人际与情感解剖,复杂的结构设定对金钱、权力与人性关系进行深度透视,揭示出清除黑恶势力的重要意义。相较于同题材作品,《坚如磐石》在视听语言方面有着极富特点的呈现。擅长运用颜色表意功能的张艺谋此次聚焦现代都市,打造出色彩斑斓、光影迷离的城市景观,营造出真实又魔幻的影像风格。此外,在暴力元素的呈现上这部电影也有了更大的尺度,其中黎志田让合作伙伴火锅中捞手机、穿着防护服杀人的场面给观众带来极大震撼,藏于墙体中偶然露出的尸体则让他和郑刚合谋的一起命案大白于天下,凸显出了角色的凶狠残暴。于和伟、张国立、陈冲等演技派演员的精彩表演对影片的人物群像成功塑造做出重要贡献,无论是首富黎志田在家人和外人面前的多样面孔转换,还是副市长郑刚作为典型“两面人”的表现,都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成为了有代表性的银幕形象。《坚如磐石》让观众们看到了张艺谋导演勇于开拓、敢于表达的旺盛创作力,也为同类作品的创作开拓出新的思路。(编辑:刘方舟)
导赏:《满江红》是“国师”张艺谋又一力作,由沈腾、易烊千玺、张译、雷佳音等组成顶级主演阵容,以民族英雄岳飞及其脍炙人口的词作《满江红》为电影精神内核,杂糅了悬疑、喜剧、古装、复仇、悲剧等多种元素,讲述在外族进犯背景下,一群“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小人物舍生忘死、铲奸除恶的忠义故事。电影以精彩的话本式叙事方式,交织呈现了追踪失窃信件与暗杀秦桧的双线剧情。结尾高潮处集体复诵荡气回肠的《满江红》一段,将观众的家国情怀彻底点燃,引发强烈共鸣反响。本片集中式美学之大成,由韩红担任电影音乐作曲,将来自岳飞故乡高亢雄放的豫剧唱腔与电音摇滚相融合,作为人物在山西大院中穿行的串场配乐,以行云流水般的节奏充分彰显出建筑的空间美感。编剧陈力严格遵循传统戏剧中的“三一律”,让时间、地点、事件统一于拂晓前一时辰的密闭大院空间之内,兼备戏剧性与逻辑性的群像戏中积聚着渐强的情节张力,使得不到三小时的电影中反转次数多达十余处,代入感和沉浸感极其强烈,让观众产生剧本杀般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满江红》是2023年春节档票房冠军,之所以取得45亿元的傲人成绩,步步惊心、笑料百出的剧本编排与精良的视听摄制固然重要,但影片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才是观众最大的“情感公约数”所在。个人的荣辱、家庭的盛衰无不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片中一群小人物前赴后继地与叛臣斗争,当揭晓他们共同目的竟是一首《满江红》时,那份义薄云天、热血难凉的精神力量足以突破历史和虚构的隔限,让每个中国人受到血脉中的精神感召。(编辑:曾奕琦)
导赏:《这么多年》是青春文学作家八月长安振华宇宙”系列小说的最终章。从《你好,旧时光》《暗恋·橘生淮南》到《最好的我们》,都被陆续搬上大银幕。《这么多年》与其他几部不同的是,影片更多地涉及到重男轻女、城镇差距等社会议题,而浪漫的爱情底色是阴郁的原生家庭。片中孙千饰演的陈见夏从小成绩就好,靠自己的努力从小县城考到了省城最好的振华中学,但是由于父母的重男轻女,她在家中不但得不到任何关爱,反而还被要求牺牲自己的未来、留在家里照顾弟弟小伟。偏心的妈妈、沉默的爸爸、不懂事的弟弟,如此压抑的家庭环境让陈见夏无法喘息。在最敏感的青春岁月中,她邂逅了不一样的富二代李燃。因多次出演“阳光学霸”而被观众熟知的张新成突破演技的边界,饰演叛逆不羁的富二代李燃。从“学霸”到“校霸”,张新成的表演不但毫无违和感,还尽显了李燃顽劣外表下那颗温柔的心。影片整体上采用倒叙、插叙的方式谋篇布局,交叉叙事的真正着力点在于青年男女的情感成长和自我完善。片中男女主角成年后的重逢,并不像许多传统的爱情片或青春励志片那样,在人生的巅峰时刻童话般再次相遇。相反,他们在各自人生较为困顿的时刻再次相遇。十几年前,他们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但十几年后时间对了,他们巧遇并走到了一起,而促使这段爱情能够圆满的其实是他们自身的成长和成熟。李燃从一个吊儿郎当,只能依靠父亲金钱解决问题的冲动青年,到后来逐渐稳重,不再担心陈见夏有一天会离开他;陈见夏也逐渐摆脱了原生家庭带给她的局促和畏缩,变成了游刃有余的大人,有了选择的自由和勇气去面对自己的感情。唯一不变的是对彼此的选择和爱,爱也成了指引他们自我救赎的光芒。(编辑:明慧)
导赏:《茶啊二中》是聚焦于东北地区的校园生活现实题材动画电影,影片以吉林长春作为城市背景,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原型,展示了真实的东北校园生活及师生情谊。整部剧情反映出东北地区生活的真实写照,映照出东北文化的内在精神意蕴,。电影中出现了许多长春市的地标性元素,例如54路有轨电车、南湖公园、解放碑、黑水路等。让人们在观影的同时更加沉浸的感受故事的发展。影片由吉林本土团队制作,对台词更加生活化的处理,是全片最大的亮点之一。影片让动画角色直接说那个时代、生活之地的方言,从而建立起观众自身与作品的联系,通过地域、文化、语言形成一种“整体”的文化认同感,唤醒观众内心深处的集体记忆,更加有代入感。在视觉方面,电影中的背景环境元素是构建影片视觉世界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电影中应与现实风格相一致,这包括建筑的外观、颜色、纹理和形状,都需要与电影的主题和氛围相匹配,电影环境可以成为故事叙述的重要支持,从视觉上增强情感表达,并为观众提供深刻的电影体验。在动画电影的角色创造上,角色的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可以体现人物特征。对于石妙娜老师的刻画,总是皱着眉头,张着嘴大声说话,上课时拍桌子,她的严厉姿态大概也是大多数老师的描写写照,刻板、严厉、但依然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男主王强和同学们因为还是初中年级,并没有真正进入社会,所以保有纯真,脸上总是嘻嘻哈哈,仿佛没有什么烦恼。每一个角色的塑造,让看影片的观众都能感受到角色出现在自己的校园记忆中。影片的宣传曲《二中中二日记》由摩登兄弟刘宇宁用东北话进行演唱,歌曲伴随着影片中重要的过渡戏出现,接地气的东北方言和的电影片段,展现出了电影“没啥大不了”的主题态度。歌词中的故事是电影的真实写照,例如“哥们儿老铁跟两边”,是主角王强和同学们做过的事情,虽然表面淘气不正经,但其实还是名副其实的“中二”少年。歌曲的创作为角色赋予独特的身份特征,展现出了学生时代少年们豁达的心态和活力,带给观众快乐的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的生活背景、情感状态及与主题的关联,从而更好地代入角色的世界,也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编辑:王晶)
2022年
导赏:影片改编自书海沧生同名网络文学小说,以温衡和言希的情感为主线,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人之间复杂而深刻的感情纠葛。作为一部青春爱情题材影片,该片延续了少男少女的校园恋爱模式,将人物放置于校园空间强调初恋情感的萌芽与成长,通过组织校园霸凌、英雄救美等故事情节促进人物之间的情感流动。除此之外,影片也通过家庭空间塑造人物性格,以原生家庭的破碎和不完整衬托人物稀缺的情感,催生了青春期的焦虑、迷茫和困苦,从而为纯洁的爱恋提供契机。温衡实际上是以“闯入者”身份进入空间关系和人际关系,无意之中闯入亲生父母家庭,引起家中养女的嫌隙,从而成为血缘关系的破坏者,接着又以“闯入者”的身份进入言希的空间,而言希作为一个远离父母独自生活的人,外表倔强但内心寂寥,温衡的存在补偿了他的情感需求,从而成为陪伴者。于是,在校园空间和家庭空间的加持下,有着残缺心灵的双方互相慰藉,并以此为依靠,从而生发出独属于青春时期的真挚情感。虽然校园恋爱常以“才子佳人”式的爱情童话结束,但成人之间的恋情更多倾注了虐恋元素,通过“虐”的特质保留“恋”的新鲜度与持久性。影片在改编过程中保留了原著的伤痛叙事,通过家庭变故、精神疾病折磨和多年杳无音讯等情节促成恋人双方逐渐远离的境况,人物的虐情开始形成,言希的决然分别使温衡坠入处于失衡的封心锁爱状态,两人的情感被冰冻僵化,从而使痛苦情绪一直得以保留,人物处于反成长的状态,而后续情节的恋人回归、双向奔赴才将此僵局打破,营造出一丝甜蜜气息。但影片最后生离死别的设定打破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结局,天人永隔使虐恋情绪高涨,更增添了一番悲剧意味。(编辑:州文)
导赏:莫忘来时路,铭记英雄魂,电影《狙击手》以抗美援朝时期“冷枪冷炮运动”为故事背景,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狙击五班战士为营救战友保护情报与敌军展开殊死对决,运用灵活机动的作战智慧“以战术胜战力”的英勇故事。张艺谋导演曾说过《狙击手》是一部一叶知秋式、中国式美学下的战争故事,影片通过抗美援朝战争下一场小战役,反映出整个战争的残酷与真实。以小见大,五班众战士的视角便是影片呈现战争的小切口,以狙击战的剖面呈现战争的全貌,以最冷静理性的镜头语言,完成对纪实美学的回归,力求从具体的局部,反应最真实有价值的抗美援朝精神,他说“(要)拍一个写实性的战争,用假雪不如不拍”,真实才最有力量。影片中三次铿锵有力的“点名答到”,每一声都饱含感情与意义,第一次点名,让我们认识了他们,认识这一群普通战士,完成了多么伟大的使命;第二次点名,让我记住了他们的牺牲,是他们将生命留在了那个冬天,才让我们可以拥抱春天;第三次点名,让我们体会到“革命自有后来人”这句话的深刻意义,前仆后继的牺牲里,每一个人都是“胖墩”、“米老二”、“黄炎”,是“狙击五班”,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一代代年轻战士中不断传承。有勇有谋,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信念感。班长刘文武最终投向敌方的方向贡献了 全片的最高光时刻。说起“最可爱的人”我们自然想到的就是抗美援朝战场上 那些将青春和热血献给祖国的志愿战士们,这其中有一位叫 张桃芳的优秀青年战士枪法过人,资料里说这位神枪手在入伍前集训了两个月的射击,在个把月的时间里,拿着没有瞄准镜的普通步枪,用436发子弹,击杀216名敌人,被誉为“志愿军神枪手”、“冷枪英雄”、“上甘岭狙神”。电影《狙击手》便是融入了张桃芳的事迹,塑造了一组人物群像——“狙击五班”, 通过对一场局部遭遇战的集中呈现表达出了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片尾字幕“致敬《上甘岭》”也完成对经典银幕记忆的重塑。(编辑:明慧)
2020年
导赏:《姜子牙》以《封神演义》为蓝本,讲述了封神大战后姜子牙被贬凡间,在探寻真相的途中重拾信仰的故事。本片将传统文化与新颖的叙事方式相结合,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是“以民族性为中国动画核心竞争力、以覆盖全龄模式为受众对象、以产业化制作为基本流程”的国漫复兴之路上又一力作。在编剧上,《姜子牙》对旧有传统经典文本和人物原型进行了“陌生化”处理,重构出姜子牙作为年轻的昆仑山大弟子,在奉旨斩杀九尾妖狐中突发“杀一人而救苍生,还是救一人而救苍生”的心理矛盾,最终强化“公道”而弱化“天道”的故事,改编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语境。影片的以红蓝两色为基调,延承了传统绘画朱砂黛青的搭配美学,从北海古战场、昆仑山静墟宫,到幽都山、归墟,画面以大篆体字幕标注宏伟史诗般的对称式大远景,给人庄严肃穆的崇高审美体验。历经英雄之旅后,姜子牙识破了师尊的诡辩,领悟苍生本应平等,并无分别,于是他砸碎天梯,放弃封神而拯救众生,塑造出了全新的英雄形象。本片既是对传统文化精神以及东方美学思想的传承,也是对古老神话叙事范式的解构与创新,体现了中国动画电影人对于封神神话故事的主题重构能力、全新顶级的动画制作技术和工业水准以及开拓国产成人动画市场、培养观众深度思考习惯的野心。(编剧:曾奕琦)
导赏:电影《如果声音不记得》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与温情治愈的爱情片,由落落执导,郭敬明监制,章若楠、孙晨竣等主演。改编自落落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拥有特殊能力的男生辛唐与患有抑郁症的女孩吉择之间温暖而虐心的故事。孙晨竣饰演的辛唐,拥有着一项超乎常人的能力——他能够通过声音赋予他人快乐。然而,这项能力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残酷的真相:一旦他对同一个人使用三次,他的生命便与对方紧密相连,只有当对方感到快乐时,他才能继续存活。这种设定,无疑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它巧妙地将奇幻元素与人物命运紧密交织,为故事增添了无尽的悬念与张力。而女主角吉择(章若楠饰),是一个外表看似甜美开朗,实则内心饱受抑郁症折磨的复杂角色。她的人前欢笑与人后泪水,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刻地反映了抑郁症患者的真实困境。影片的主题深刻且富有现实意义。它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爱情片,更是一部聚焦于抑郁症患者群体的作品。通过辛唐与吉择之间温暖而虐心的故事,传递出了一种强大的治愈力量。它让我们看到,爱与陪伴,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有力武器。同时,影片也呼吁社会各界给予抑郁症患者更多的关注与理解,不再让他们在孤独与黑暗中苦苦挣扎。在叙事上,影片采用了线性叙事的方式,情节紧凑,节奏把握得当,让观众能够跟随故事的发展,深入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起伏。同时,影片在画面和音乐的处理上也十分用心,营造出了浪漫而奇幻的氛围。影片中,辛唐和吉择在海边漫步、在星空下许愿的场景,都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中。《如果声音不记得》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更像是一首温柔的情诗,写给每一个在黑暗中挣扎的灵魂。影片中,辛唐对吉择说:“我会一直陪着你,直到你不再害怕。”这句话不仅是辛唐对吉择的承诺,也是影片对每一个观众的温暖慰藉。它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爱,就总有希望。(编辑: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