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夷

有片源
1984年
剧情: 夕阳西沉,玩猴人罗伯元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里,妻子马云花看着丈夫疲惫的神情,止不住流下辛酸的泪水。"四人帮"横行时期,罗伯元在家乡罗家寨因养鸡兔遭到批斗,无法安身,不得不流落外乡,耍猴度日。他与马云花结婚后,因送云花回家分娩,又回家乡,哪知生产队长赵连根在极左思潮影响下,拒发他们口粮,不予申报户口,以致他们一家三口再次流落他乡。五年过去了,在一次物资交流会上,罗伯元得知家乡变了样,勾起了思乡之情。他心有余悸,就让云花先带儿子小宝回家看看。临行前,云花把几年来的积蓄400元交给罗伯元备急。如今的罗家寨已是春色满园,云花母子受到乡亲们的热情接待,支书高守正为她安排了住房,划出了责任田,又鼓励云花发挥她拿手的纺织技艺,帮助队里搞起副业来。云花把家乡的新貌和自己的感受写信告诉伯元,要他立即启程回乡。罗伯元想买条牛带回乡,不想上了牛贩子的当,弄得牛财两空,他想弥补这一损失,好对妻子有个交待,就一面拼命耍猴挣钱,一面去矿上拉煤。结果,猴子受伤,自己也病倒他乡。病愈时,罗伯元意外地从报纸上看到云花被评为劳动模范的消息。他归心似箭;把朝夕相伴的猴子送给动物园饲养,立即乘车回家。除夕那天,罗伯元回到家乡,鞭炮声声,礼花纷飞,似乎在迎接这个游子的归来。
1980年
导赏:《与魔鬼打交道的人》是林岚导演创作于1980年的谍战题材电影,影片通过对张公甫、王惠如等人物的塑造,展现出共产党人与国民党巧妙周旋、克敌制胜的机智勇敢,同时关照着他们在卧底工作中的无奈与挣扎。他们用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勉励自己坚守初心,度过一次又一次现实与精神的考验。谍战题材影片往往重视情节设计上的惊险,以出人意料的回环事件推动人物做出反应,同时也增加影片在感官上的惊险与刺激。与常规创作思路相异,《与魔鬼打交道的人》将复杂的情感与情节上的惊险融会贯通,既讲究曲折和悬念,通过设置多次暴露身份的意外事件为人物制造挑战,也注重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的刻画,深挖人物行动背后的情感驱力。面对失散多年的女儿和失望不解的儿子,张公甫、王惠如夫妇经历了震惊、欣喜、克制、悲伤等情绪变化,用理性束缚情感的波动,只为保全整体局面的利益。影片通过塑造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物形象,拉近了观众与谍战类型的距离,更加凸显了卧底工作的不易和卧底们精神力量的顽强。美丽的红月季作为重要物象贯穿全片,为影片增加了无限诗意。这一物象见证了夫妻二人与女儿关系的演变,他们相识却不敢相认,女儿为了保护张公甫的安全用月季花砸窗传递信号,为了不暴露身份,他们只能任女儿饱受牢狱折磨而不出手相救。得知于艾棣牺牲,影片以月季花丛为前景捕捉夫妇二人痛哭不止的身影轮廓,将离别无奈之情渲染至顶点。一株小小的红色月季,寄托了于艾棣对张公甫和王惠如的感情,同时也象征着一种革命精神的延续。她的生命虽已逝去,却化作一支鲜花久伴父母身边,激励他们继续坚持革命的光荣使命,负重前行。(编辑:铠兰)
1979年
剧情: 女青年黄思华有一副清脆婉转的歌喉,部队文工团的音乐家们都非常赏识她。但因为她是华侨的女儿,有“海外关系”,故被阻于艺术殿堂之外。文工团团长司马威派政审人员韩山去华侨农场了解黄思华的家庭情况。思华的父亲黄德深在南洋,自幼失去双亲。日本的侵华战争使他返回祖国的愿望落空,于是他把仅有的钱全部捐献出来,希望能为救国尽一份力。码头上,黄德深救出被洋水手欺侮的女学生林碧云,自己也被打伤,碧云将他接至家中养伤。共同的信念使这对患难与共的年轻人结成眷属。当他们的长子思国4岁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德深毅然将儿子留给岳父,自己带着妻子回国参加建设,受到周总理的接见。20几年过后,他们在海南建设的农场富庶壮阔,生在祖国的女儿思华也已19岁了。林彪、“四人帮”的黑手伸进了农场,德深被汤庆余等人打成“死不改悔的走资派”,被诬蔑为有特务嫌疑而被强迫劳动改造,思华也因此不能参加部队文工团。留学英国的思国回国探亲,汤庆余强迫德深一家搬进一套宽敞的套房以掩人耳目,这一阴谋被思华揭穿,思华因此被调到打石场接受超强的体力折磨。思国想带妹妹出国,思华却坚定地回答:“我不能离开妈妈——我的祖国!”汤庆余见韩山来调查,唯恐泄露真相,设宴拉拢韩山,被韩山当众揭穿。“四人帮”被粉碎,思华获得了艺术生命。在北京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思华唱出了华侨儿女的心声——《飞向无限向往的明天》!
1963年
1958年
1955年
1949年
十二小时的奇迹
十二小时的奇迹

演员/

导演:徐昌霖/
主演:童芷苓/石羽/束夷/
类型:剧情/
1948年
痴男怨女
痴男怨女

演员/

导演:杨小仲/
主演:阳华/束夷/温锡莹/
类型:喜剧/
一帆风顺
一帆风顺

演员/

导演:应云卫/吴天/
主演:冯喆/束夷/李梅/
类型: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