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无名·奔袭
苏曼意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1982年
骆驼祥子
演员(饰 茶馆老板娘)
/
导演:
凌子风
/
主演:
张丰毅
/
斯琴高娃
/
殷新
/
颜彼得
/
李唐
/
李翔
/
韩焱
/
高放
/
王村人
/
封顺
/
播放正片
导赏:
一是凌子风导演对名著名篇的情有独衷,在书画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因此,他的电影画面随意性成分较少,比较精致,也更赏心悦目。二是地道的京味儿方言,极具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从虎妞的嘴里说出来更显出她的土气和俗气。三是片中的配乐,运用了京韵大鼓的元素,符合故事发生的地域背景,同时琵琶、三弦跟西洋乐队的结合,呈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的风格。(北京广播电视报)
1981年
西安事变(上)
演员(饰 李太太)
/
导演:
成荫
/
主演:
古月
/
孙飞虎
/
赵登峰
/
金安歌
/
辛静
/
王铁成
/
吕复
/
章非
/
郭伟琳
/
朱可心
/
播放正片
导赏:
《西安事变》以一种全景式的视角,深入探索了1936年的中国政治环境,讲述张学良、杨虎城等代表东北军、西北军的将领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发动“西安事变”的历史故事。以真实的历史叙事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向观众展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极具震撼力的历史征程。在上集中,演员通过精湛的演技,将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金安歌饰演的张学良,将一代名将的英勇果敢、深明大义和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辛静饰演的杨虎城,则以其深沉内敛、刚毅果决的气质,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此外,王铁成、孙飞虎等演员也各自展现了出色的演技,为影片增色不少。影片以编年史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戏剧性结构,使观众不再受到人为编织的情节所束缚,自由地沉浸在历史的洪流之中。通过精彩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影片着力描写了张、杨二将军发动事变的来龙去脉和与蒋介石的对峙,尽可能地避免虚构和夸张,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呈现西安事变的曲折复杂,为下集西安事变的真正爆发做好了铺垫(编辑:郝嘉兴)
特高课在行动
演员(饰 顾太太)
/
导演:
李育才
/
金音
/
主演:
郭法曾
/
智一桐
/
苏曼意
/
雷明
/
马崇乐
/
李静莉
/
赫海泉
/
孙元勋
/
金馥丽
/
袁春海
/
播放正片
导赏:
巧妙而又惊险的斗争。
西安事变(下)
演员(饰 李太太)
/
导演:
成荫
/
主演:
金安歌
/
辛静
/
孙飞虎
/
王铁成
/
赵登峰
/
古月
/
郭伟琳
/
胡庆汉
/
朱可心
/
王滨雁
/
播放正片
导赏:
《西安事变》作为一部展现中国近现代历史重要转折点的影片,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历史内涵,使得它成为了一部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作品。本片不仅成功地将这一历史事件生动还原,还深入挖掘了背后的人性光辉和复杂情感。下集讲述了在民族危亡之际,张学良、杨虎城等爱国将领最终挺身而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向蒋介石发动兵谏,最终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西安事变》的成功之处在于,在描述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将人物均塑造得有血有肉、真实生动,塑造了成功的艺术形象,避免了将人物脸谱化、平面化的问题。这是演员们的出色表演、化妆师的匠心巧思和编导的用心设计共同努力的结果,创作者力求以真实的人物处境、性格讲述故事,避免政治先行、口号先行。在复杂矛盾的历史事件中,影片成功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合理地推进故事的展开,真正地做到了说服观众,打动观众。总之,《西安事变》是一部真实动人的优秀影片,是对一段重要的历史征程的生动再现,更是对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奋斗和团结一致精神的铭记。这部影片当中成功展现出属于特定时代的激情与挣扎,展现了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所做出的不懈努力。(编辑:郝嘉兴)
1979年
甜蜜的事业
演员(饰 阿婆)
/
导演:
谢添
/
主演:
李秀明
/
凌元
/
李连生
/
马琳
/
刘钊
/
马泰
/
饶岚
/
钟勇
/
李唐
/
秦志钰
/
播放正片
导赏:
影片荣获1980年第3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奖。通过两个农村家庭围绕生产建设、恋爱结婚、性别平等、计划生育等一系列问题所展开的故事传递出改革开放、四化建设时代大背景下的新思想新观念。影片构图巧妙,剪辑流畅,且充分采用巧合、夸张等艺术手法,产生喜剧效果,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形象幽默诙谐,使观众在轻松愉悦观影氛围中了解到特定时代下的社会风潮、时代精神与人文风貌。
1965年
烈火中永生
演员(饰 玛丽)
/
导演:
水华
/
主演:
于蓝
/
赵丹
/
胡朋
/
张平
/
项堃
/
方舒
/
庞学勤
/
赵汝平
/
杨启天
/
李大千
/
播放正片
剧情:
华蓥山游击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带领游击队下山,营救江姐。她拦劫了押送江姐去重庆的囚车,但狡猾的敌人已将江姐从水路押走,囚车里是可耻的叛徒甫志高,双枪老太婆当即处决了这个卑鄙的家伙。 江姐被押往重庆,敌人妄想在江姐身上打开缺口,获得重庆地下党的线索。无数次的审讯,日日夜夜的酷刑,江姐的身体被摧残着,但是江姐以顽强的意志反击了敌人,保卫了党组织。 在监狱中,许云峰和江姐还带领难友们,同敌人展开了英勇不屈的斗争。1949年4月,我解放军强渡长江,占领了南京。随着形势的发展,国民党加紧迫害被囚在重庆狱中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他们把许云峰囚在一座阴森的地牢里,企图将他和狱中的其他难友隔离开来。解放军日益逼近四川,敌人预谋屠杀狱中的共产党人,狱中的党组织积极地策划着越狱行动。 为了尽快与狱外党组织取得联系,在狱中做杂工的老犯人、疯老头华子良主动接受了这个任务——华子良在15年前是华蓥山区的党委书记,被捕后他接受党的指示,利用陪法场的机会,佯装疯子,蒙混了敌人,长期隐蔽下来。华子良借与敌人一起去买菜的机会,机智地与狱外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并把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带回狱中,交给江姐。许云峰虽然被禁锢在黑暗潮湿的地牢里,但他用尽全力,日以继夜地用带着镣铐的手,挖开了狱墙的砖石,为同志们越狱突围准备了洞口。 敌人在死亡前夕疯狂屠杀政治犯,江姐和许云峰被敌人杀害了;华子良率领难友通过许云峰留下的地洞,冲出牢狱,与前来接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及华蓥山游击队员们会师,这时,华子良也与分别15年的老伴、华蓥山游击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团聚。
1959年
老兵新传
演员(饰 女拖拉机手甲)
/
导演:
沈浮
/
主演:
崔嵬
/
高博
/
孙永平
/
仲星火
/
顾也鲁
/
陈述
/
范莱
/
曹铎
/
高依云
/
王骏
/
播放正片
导赏:
影片《老兵新传》表现了建国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广大官兵响应党的号召,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屯垦戍边的故事。影片的主人公老战就是几十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代表。
1957年
未完成的喜剧
演员
/
导演:
吕班
/
主演:
Hua Fang
/
方化
/
苏曼意
/
白玫
/
阎杰
/
蓝兰
/
杜凤侠
/
卢敏
/
严皇
/
马玉玲
/
类型:
剧情
/
剧情:
闻名全国的喜剧演员韩兰根、殷秀岑——一个瘦子、一个胖子从上海来到北方某制片厂参观学习,传经送宝,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李导演请他们参加三个讽刺喜剧的排演。彩排那天,许多人前来观看,在前排就座的有:记者、文联干部、李导演和批评家“一棒子”。大家都兴奋地交谈着,惟有批评家把头躺在靠背上紧闭双眼,专心一意地静候节目的开始。第一个节目开始了,一个打扮得非常漂亮的女孩子,从幕后钻出来,微笑着向观众一鞠躬说道:“请大家注意,这不是演戏,而是做一次练习。据说有这么一位朱经理,他活的时候好铺张,死了以后还要摆阔气。请大家千万别怀疑,他不是你,不是你,绝对不是你,只是一个个别的朱经理。”该剧讽刺了领导干部朱经理好逸恶劳、铺张浪费、损公肥私的种种行为和他身边溜须拍马的杨秘书。剧终时引来大家一片笑声,李导演请大家发表意见,批评家易滨紫首先发言,他“一棒子”将该剧定性为“太右了”、“打击面太宽了”,认为这种对生活中不良现象的善意讽刺太夸张了。众人一阵沉默。李导演打破静寂,喊道: “开始下一个吧!”报幕员走出来:“说话要老实,做人要忠厚。万不可挂着羊头卖狗肉!真才实学走遍天下,装腔作势决不长久。这种人常常会有,到头来自作自受。”这个节目嘲讽了那些爱吹牛夸大事实的人,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这时“一棒子”同志却大摇其头:“这个戏主题太单薄,思想性太差,从而也就减弱了它的教育意义。演员表演过火,使整个剧庸俗、浅薄、下流,格调太低。”李导演只好叫第三个节目开演,这个小故事讽刺了一对抛弃老母不管的兄弟。该剧演完后,又是批评家“一棒子”首先坐不住了,他自言自语道:“我认为,这不是喜剧!绝对不是喜剧!喜剧,首先应该使人发笑!可是我看完之后反而发怒……”大家实在忍不住地大笑起来。批评家还在叨叨:“……这不是喜剧,而是个怒剧!…”“表现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有什么价值呢?这绝不是我们艺术的使命!这三个节目都要不得……”记者忍不住站起来说:“先不要一棒子全给打死,还是演出后听听群众意见吧……”批评家气哼哼地走了,不小心踩到台上的幕布,幕布掉下来把批评家整个蒙了起来。
没有完成的喜剧
演员
/
导演:
吕班
/
主演:
韩兰根
/
殷秀岑
/
方化
/
白玫
/
苏曼意
/
罗泰
/
杜凤霞
/
蓝兰
/
高平
/
武豫梅
/
播放正片
导赏:
一部杰出的讽刺喜剧,两个滑稽演员的演出,使得影片戏剧特色更明显。
1954年
三年
演员
/
导演:
赵明
/
主演:
张瑞芳
/
项堃
/
舒适
/
凌之浩
/
廖瑞群
/
茂路
/
柏李
/
蓝谷
/
王苏江
/
傅惠珍
/
类型:
剧情
/
剧情:
1950年2月,少数的不法资本家投机倒把,捣乱市场。上海私营大明纱厂资方、经理罗西城便是其中的一个。他借口原棉不能进口,扣发工资,宣布停工,企图关厂,暗地里却抽逃资金,在香港收购原棉,准备扩充在香港的那个纱厂。 大明纱厂的工会主席赵秀妹,是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又是党支部书记,对付这样的局面还缺乏经验。为了全厂一千多工人的生活,她向资方代理人吴厂长提出开工、发放工资的要求。大明纱厂的停工,引起了纺织工会的重视,副主席陈英亲自来到厂里,帮助工人们解决困难。不久,罗西城便把大明厂的担子推给吴厂长,自己溜到香港去经营另外一个纱厂去了。这时,大明厂的情况非常困难,发电机的重要机件被坏分子偷走了,工人们领不到工资,生活无法维持,思想很混乱。赵秀妹任劳任怨,奔忙多时,问题仍不能解决,感到很痛苦。陈英及时地鼓励她,帮助她。 党支部及时地召开了会议,成立生产委员会,争取吴厂长也参加在内,共同协商,解决迫切的开工生产问题。政府批准了大明纱厂请求代纺的申请书,第一批就拨下了1000担原棉交给该厂代纺,工厂复活了,赵秀妹领导工人们突破了第一个难关。大明厂的情况好转了。但是,她知道,这还仅仅是开始。人多机器少,必须增加细纱车才能完成为国家代纺的任务。赵秀妹全力支持技术工人陈才明的计划,在许工程师的帮助下,把20台破旧的洋线车改装为细纱车。从此,大明纱厂的生产量大大提高了,超过了该厂历史以来最高的生产量。 一年以后,罗西城在香港帝国主义市场上吃了大亏,再也呆不下去了,眼看在上海的大明厂的生产正蒸蒸日上,便回到上海来。他表面上装作有了觉悟,计划改进生产设备;暗地里却勾结了冯老、华茂坤等一帮不法资本家,进行投机倒把,捣乱市场等非法活动。他们串通了花纱布公司蜕化分子,把三万担美国烂棉花换去了政府的代纺棉花,害得工人们整天忙着接断头,连喘气的时间也没有,有的工人就因为过度疲劳而晕倒在车间里。这件事引起了赵秀妹的密切注意,她及时地组织工人进行调查,揭露了罗西城的不法行为。 在她的领导下,大明纱厂增产节约委员会把动摇和落后的职工争取归队,对罗西城的不法行为进行了清算和斗争。罗西城在工人阶级无比巨大的力量面前,坦白了自己的“五毒”行为,保证决不再犯。大明厂成立了劳资协商会议,团结并监督资方共同为国家计划生产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