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顺

有片源
2020年
2019年
2013年
外公的秘密
外公的秘密

演员/

导演:邵源/
主演:马年丰/袁志顺/
类型:剧情/家庭/微电影/
2011年
剧情: 本故事发生在上世纪的60年代末,张宇铭是农大学的学生,打伤了强暴他妹妹的坏人,以为杀了人故慌不择路地逃往了老峨眉山,精疲力竭时,摔伤后昏迷了过去。秀娥是生活在这里的十七八岁的姑娘,聪敏伶俐,美丽纯朴。父母早逝,一直与外婆一起生活,她这天清早她牵着山羊进山,发现了昏迷的张宇铭,救了他。秀娥的外婆心地善良,在秀娥和她外婆的精心护理下,张宇铭慢慢恢复了体力,在此期间队里种植的茶树生了病,生产队里的人都很着急,张宇铭便用学到的知识为队里治好了茶树,还利用时间教村里的小孩读书识字。队长和村里的人对他产生了好感。张宇铭赢得了秀娥和她外婆的信任和尊重。他给秀娥讲述了山外的世界,还让她不要放弃学习。秀娥经常带他游历家乡附近大山,使他心灵得到了暂时的慰藉。大山的一切让张宇铭感到神奇和美奂,一时间竟忘了自己处于逃亡之中。鸳鸯树下两个年轻男女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愫在彼此之间滋生。两个群专人员来到队长家,问有没有发现外乡人来这里,说这是一个正抓捕的逃犯,队长说没有看到有这么个人。群专人员离开后,队长赶往秀娥家,告诉外婆有群专人员在寻找一个陌生的年轻男子。秀娥和张宇铭采茶回来后,张宇铭感到了潜在的危险。晚上,天下着小雨,外婆让秀娥带着张宇铭快去久老洞躲避。当秀娥和张宇铭来到久老洞时两人的衣服全都湿透了。久老洞洞内幽深,可容纳三五百人。他们只得在洞内拾些不知什么人留下的树枝点燃,中间用家里带来的毯子隔开,而后脱下湿衣烘烤。翌日雨后天晴,他们坐在洞口,望着一抹彩霞,张宇铭讲诉了自己的身世,并告诉她自己必须离开,也不能牵连她家。秀娥尽管不舍,但也不愿看着他被抓,趁着夜色秀娥划着竹筏把张宇铭送过今峡湖,双方一言不发只是互留了信物,秀娥目送他远去。秀娥在张宇铭走后,一直思念和牵挂着他。队长的儿子王万山在部队退伍后喜欢秀娥,队长来给他儿子说婚,她不同意,把自己一个儿时的伙伴秋梅介绍给了王万山。秀娥大学毕业后哪儿也不去,怀着对张宇铭的一片痴情,始终不离开老峨山这片土地,总是相信他没准啥时候就要回来。外婆临终前对她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是生是死都不知道,分离时你们连一个承诺都没有,如果他活着还在乎你的话,早就来找你了,你还是别再等了吧。她只是说,他会回来的。张宇铭后来到峨眉山寻找过秀娥,却感到人物全非,已不是他当初看见的峨眉山了,只得失望而归。其实他不知他去的峨眉山,不是他曾呆过的让他魂牵梦绕的老峨眉山,后来称为的老峨山,在他的记忆中只有当地人称的峨眉山。时间转眼到了2010年,此时的秀娥已是60岁的老人,经营着一家老峨眉山游开发公司。此时年已六旬的张宇铭已成了一家跨国公司的董事长,他回国搞投资。投资开发部有几处旅游开发项目向他汇报,当提交的老峨山材料印入他眼帘时,睡美人、仙女池、久老洞一下将时间隧道贯通,正是他梦里寻它千百回的地方。当年离去的张宇铭回来了,而且正是这次投资老峨山开发的董事长,他至今未娶。秀娥来到今峡湖码头等候。张宇铭下了轿车走向码头,上了竹筏,两人在相隔40年后分离的地方再次相聚,当年青春年少如今已是满头银发,他们相互凝视,百感交集。他们在鸳鸯树下结发,百年好合。
2010年
2007年
盲山
盲山

演员(饰 白岩锋)/

导演:李杨/
类型:犯罪/剧情/
导赏:《盲山》的“盲”,盲在看客的冷漠,盲在人心的荒凉。影片的开篇以字幕形式将观众带入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西北一个偏远山村的背景之中,随着一辆汽车轰鸣着驶过,故事的序幕缓缓拉开。观众得以目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白雪梅从醒来的那一刻起,便踏入了人间炼狱,开始了她无数次坚韧不拔的抗争:在囚禁的家中试图逃脱,与村妇共洗衣时寻觅机会逃离,给亲人寄信期盼救援……每一次的奋力一搏,都在观众心中燃起希望之火,却又一次次无情地熄灭。在这一过程中,人性的愚昧与扭曲被深刻展现,令观众深感痛心。导演李杨竭尽全力营造真实感,采用自然流畅的叙事手法,几乎不加干涉地呈现故事,将“盲区”内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状态刻画得细致入微,留给观众自行品味、深思的空间。在这部影片中,除了由黄璐饰演的主角白雪梅之外,其余被拐卖的妇女角色多由当地农民出演,她们亲自经历过拐卖所带来的无助与痛苦。尽管影片没有邀请明星大腕加盟,但这恰好规避了使用职业演员可能带来的某些不足,比如在神态、气质、动作以及声音等方面的表现上,非职业演员往往能展现出比职业演员更为真实自然的情感流露。影片中的色调和构图也注重真实感的营造,如高饱和的红色调用于表现德贵内心的野性,蓝色调则用于表现压抑和矛盾。片中,小男孩李青山如同一股清流,以其纯净、善良与美好,为影片增添了一抹亮色。他始终保持着青涩与害羞,但当得知邮差被黄德贵贿赂,白雪梅寄出的信件被拦截时,他勇敢地站出来,主动承担起传递信件的重任。尽管孩子的力量看似微不足道,但在白雪梅多次逃跑失败的背景下,正是这位看似渺小的李青山,最终成功地将求救信息带出了大山。“青山”这个名字,或许寓意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坚韧与希望。李青山这个角色,不仅代表了个体的纯真与勇气,更象征着我们的未来——一个充满可能、值得期待的未来。他的行为,是对人性中美好一面的肯定,也是对影片主题的一种升华。(编辑:明慧)
1998年
导赏: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大进军”系列电影第三部作品《席卷大西南》反映了我军解放全国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解放西南四省即四川、云南、贵州、西康 (解放后划归四川)的历史画卷。影片正面表现了争夺白马山、剑门关攻坚战和成都外围的邛崃之战等几场战斗,并以刘伯承、邓小平、贺龙三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作为人物主线,表现了我军以席卷之势解放大陆最后一块土地过程中的丰功伟绩。影片的基调质朴、自然,有力度、有张力,且富于历史感。电影并不重笔写“史”,而是刻意写“人”,塑造了刘伯承的宽厚、幽默和平易近人,邓小平的敏锐、干练和知人善任中带着的几分严厉,贺龙的豪爽、豁达和令人亲近的丰满形象。杨光远导演从视听效果的角度考虑,将文学剧本中的“新中国诞生前夕”、“军列西行”、“逃兵事件”、“起义多米诺”等情节片段打散开来,或按叙事结构时空交叉,或按情绪结构平行时空,以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勾连,使影片节奏张弛有致,更富于观赏性。《席卷大西南》通过全景式展现中央军委“大迂回、大包围”指挥战略,国民党内部的重重矛盾和纷纷起义,以及解放军奋不顾身的旺盛士气,彰显了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再一次证明1949年的胜利是一种先进理想对一种没落观念的胜利,是代表人民的力量对反人民的力量的胜利。(编辑:曾奕琦) 
1991年
剧情: 1949年,重庆、成都等地相继解放。在川西某地,潜藏下来的国民党“游击干部”吉儿阿少将在蒋介石的指挥下,正在精心策划组织武装暴乱,妄图建立所谓“川西陆上台湾”,长期与我新牛的人民政府较量。军区侦察参谋楚灵奉命侦察占凡雨等匪首的行踪。楚灵化装成商人到川西水口场一带侦察,在茶铺里遇上区公安处张号抓捕华阳地界的袍哥舵把子和大恶霸黑老雕。深夜.楚灵被茶铺老板娘叫到卖担担面的小贩面前,重病的小贩断断续续地说出:张麻九点要谋杀首长,说完就断了气。老板娘敏捷地夺走楚灵的手枪,逼问他是否是共产党,并扬言要为哥哥黑老雕报仇。楚灵用掌击毙老板娘,在她身上发现一块风型玉佩。回到军区,楚灵得知司令员已赴起义军将领黄将军府上贺寿,张麻正是黄将军的副官。来到黄府后,楚灵见机开枪打死_了正将手伸进怀罩的张副官。然而,从张副官怀里搜出的只是一块怀表。司令员当即将楚灵收监审查。在狱中,楚灵意外地遇上了黑老雕,楚灵身上的玉佩消除了黑老雕的戒心。他拿出自己的雕型玉佩给楚灵,托他出去到灌县卧虎场去找歪龙。为他们兄妹报仇。吉凡雨见他借刀杀人的阴谋得逞,又指挥各路人马在成都周围十几个县大举暴乱。军区首长迅速调集部队剿匪。巩固了新生的革命政权。不久,朝鲜战争爆发。根据台湾的指示,吉凡雨给土匪头子们打气,又派许副官去做歪龙的工作。楚灵利用那对雕风玉佩取得歪龙的信任,在张号的配合下,摸清匪巢的情况,但在要送情报回军区时,被“游击之母”识破,成了歪龙的阶下囚。张号设法救出楚灵和失踪的几位侦察员,端掉了歪龙的军火库,配合大部队歼灭了歪龙和“游击之母”等几股顽匪。狡猾的吉凡雨“金蝉脱壳”窜到了成都蛰伏起来。……满载着抗美援朝的汽车驾驶员的飞机腾空而起。飞机上,楚灵、张号的心已飞到了前线。
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