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顺

有片源
2020年
2019年
2010年
1998年
导赏: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大进军”系列电影第三部作品《席卷大西南》反映了我军解放全国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解放西南四省即四川、云南、贵州、西康 (解放后划归四川)的历史画卷。影片正面表现了争夺白马山、剑门关攻坚战和成都外围的邛崃之战等几场战斗,并以刘伯承、邓小平、贺龙三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作为人物主线,表现了我军以席卷之势解放大陆最后一块土地过程中的丰功伟绩。影片的基调质朴、自然,有力度、有张力,且富于历史感。电影并不重笔写“史”,而是刻意写“人”,塑造了刘伯承的宽厚、幽默和平易近人,邓小平的敏锐、干练和知人善任中带着的几分严厉,贺龙的豪爽、豁达和令人亲近的丰满形象。杨光远导演从视听效果的角度考虑,将文学剧本中的“新中国诞生前夕”、“军列西行”、“逃兵事件”、“起义多米诺”等情节片段打散开来,或按叙事结构时空交叉,或按情绪结构平行时空,以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勾连,使影片节奏张弛有致,更富于观赏性。《席卷大西南》通过全景式展现中央军委“大迂回、大包围”指挥战略,国民党内部的重重矛盾和纷纷起义,以及解放军奋不顾身的旺盛士气,彰显了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再一次证明1949年的胜利是一种先进理想对一种没落观念的胜利,是代表人民的力量对反人民的力量的胜利。(编辑:曾奕琦) 
1991年
剧情: 1949年,重庆、成都等地相继解放。在川西某地,潜藏下来的国民党“游击干部”吉儿阿少将在蒋介石的指挥下,正在精心策划组织武装暴乱,妄图建立所谓“川西陆上台湾”,长期与我新牛的人民政府较量。军区侦察参谋楚灵奉命侦察占凡雨等匪首的行踪。楚灵化装成商人到川西水口场一带侦察,在茶铺里遇上区公安处张号抓捕华阳地界的袍哥舵把子和大恶霸黑老雕。深夜.楚灵被茶铺老板娘叫到卖担担面的小贩面前,重病的小贩断断续续地说出:张麻九点要谋杀首长,说完就断了气。老板娘敏捷地夺走楚灵的手枪,逼问他是否是共产党,并扬言要为哥哥黑老雕报仇。楚灵用掌击毙老板娘,在她身上发现一块风型玉佩。回到军区,楚灵得知司令员已赴起义军将领黄将军府上贺寿,张麻正是黄将军的副官。来到黄府后,楚灵见机开枪打死_了正将手伸进怀罩的张副官。然而,从张副官怀里搜出的只是一块怀表。司令员当即将楚灵收监审查。在狱中,楚灵意外地遇上了黑老雕,楚灵身上的玉佩消除了黑老雕的戒心。他拿出自己的雕型玉佩给楚灵,托他出去到灌县卧虎场去找歪龙。为他们兄妹报仇。吉凡雨见他借刀杀人的阴谋得逞,又指挥各路人马在成都周围十几个县大举暴乱。军区首长迅速调集部队剿匪。巩固了新生的革命政权。不久,朝鲜战争爆发。根据台湾的指示,吉凡雨给土匪头子们打气,又派许副官去做歪龙的工作。楚灵利用那对雕风玉佩取得歪龙的信任,在张号的配合下,摸清匪巢的情况,但在要送情报回军区时,被“游击之母”识破,成了歪龙的阶下囚。张号设法救出楚灵和失踪的几位侦察员,端掉了歪龙的军火库,配合大部队歼灭了歪龙和“游击之母”等几股顽匪。狡猾的吉凡雨“金蝉脱壳”窜到了成都蛰伏起来。……满载着抗美援朝的汽车驾驶员的飞机腾空而起。飞机上,楚灵、张号的心已飞到了前线。
1990年
1988年
导赏:电影《彭大将军》以彭德怀元帅在“庐山会议”后的人生经历作为叙述主体,用插叙等方式,在有限的篇幅中表现了彭德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片,影片主创在表现手法上比较新颖,打破了时空限制,设置女作家张老师四次上门拜访彭总讨论关于解放大西北书稿的情节,由此再引入战争场景的画面。此外,在展现他在战场上的卓越军事指挥才能之外,也通过一些待人接物的小细节丰富人物形象,对同类题材的创作有借鉴意义。在电影中,通过实景拍摄和军事地图动画演示的方式展现了彭德怀率领西北军民在不到三年时间里解放祖国三分之一的土地的军事功绩。延安保卫战、第二次打榆林、宜川围点打援、兰州战役等战争场面规模宏大,调动大量人员和武器装备,烟火特效更增添了真实感,将几次战争的面貌全景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正如片名,电影《彭大将军》在刻画彭德怀的军事才能外,也歌颂了他直来直往,勇于直面问题的性格特点,彭德怀生活中的另一面也是主创着力表现的对象。分别设置了亲手为陈广汉烈士穿上女儿陈兰兰做的鞋;妥善安置敌军阵亡指挥官的尸体;走访红军时期帮过自己渡河的老船工,拿出钱补贴对方生活等情节,使角色更加立体,让后代人以更多维度了解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编辑: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