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刚

Gang Zhang

有片源
2013年
石榴树上结樱桃
石榴树上结樱桃

演员/

导演:陈力/
类型:剧情/
2002年
导赏:新世纪以来,农村教育和山村教育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教学资源匮乏、环境艰苦,且教师资源尤为紧缺,这些现实困境构成了《误入深山的女人》这部电影深刻的社会背景。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关于教育、人性与成长的感人故事。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角色创意的复杂性。电影将农村教育题材与复杂的角色背景相结合,塑造了一个拥有多重身份的“教师”形象。她既是被诈骗的受害者,又是背负逃犯身份的逃亡者;她既是高知分子,又是初入社会、怀揣梦想的女学生。这些身份的叠加,使得角色形象更加立体,为故事增添了丰富的层次和深度。许多同类型影片都会展现乡村的质朴与真情,通过情感的力量来感化教师、引导顽固学生、擦除老旧思想,如《清清溪流》《冯志远》《云上学堂》《遥望远山的童年》等。而《误入深山的女人》也沿用了这一情感逻辑,但在表现形式与内涵深度上进行了新的探索,特别聚焦于“教师”张红娟的教育与转变。影片以张红娟的经历为主线,叙述了她因法律限制被迫来到大山深处,成为一名乡村教师的故事。她的到来并非出于对教育的热爱,而是出于无奈。然而,正是这个被迫的选择,让她在大山深处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她以“教师”的身份,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逃犯身份,同时也在这种身份的责任感中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张红娟不仅影响了大山里的孩子们,也深受大山人民的质朴和孩子们的懂事所感动。她见证了教育观念的进步,也深刻体验到了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人们的艰辛与伟大。影片通过她的视角,真实地展现了大山深处的生活和教育现状,同时也传达了对于教育事业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美好的期许。(编辑:婧怡)
2000年
小镇大款
小镇大款

导演/编剧/

导演:张刚/
主演:沈伐/李云娟/
播放正片
1999年
1997年
爱枪如命
爱枪如命

导演/编剧/

导演:张刚/
播放正片
1996年
导赏:《夫唱妻和》改编自江西采茶戏《木乡长》,是张刚导演“阿满”系列喜剧中一部出色的作品,由《阿Q正传》演员严顺开主演,喜剧演员牛犇凭借在本片中的精彩表演获第2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荣誉。作为一部成功的喜剧,《夫唱妻和》举重若轻,以小见大,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乡长因女儿上大学缺3000元学费所牵扯出的一系列事件,通过这样一起凡人小事,反映了亿万群众关注的大问题——反腐倡廉。在夸张幽默的剧情编排下,让观众们在轻松和谐的笑声中感悟、警醒。影片的人文主义关怀体现在把镜头对准了基层干部,反映他们的诉求与实际状况,以一种平常人的目光去观察一乡之长,既没有用高大全的手法去刻意抬高,也没有用媚俗的态度去贬损他,让人感到作为乡长也是个普通人,也会为柴米油盐这些琐事焦头烂额。乡长穆阿满表面看来土得掉渣、木讷刻板,实则练达世情,且很有原则性。在他身上,既有山村农民的纯朴善良,又有基层干部的机敏能干,还有作为一个好丈夫对糊涂妻子的无奈与宽容,他既真诚,又有点狡黠。他有缺点,但更重要的是他有颗为民服务之心。喜剧是笑的艺术,《夫唱妻和》之所以雅俗共赏、寓教于乐,是因为编导匠心独运的艺术结构:“一条线上串着两个大葫芦”。“一条线”是贯穿影片始终的“三千元钱”,“两个大葫芦”是“偷彩电”和“假扮公安”,并且“偷彩电”被编排在矛盾冲突的发展部位,而“假扮公安”则处于矛盾冲突的解决部分。“两个大葫芦”把戏做足,让喜剧艺术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才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此外,本片还突破了喜剧类型中人物黑白分明的定式,人物不再以“好坏”来区分,而是具有立体的、多面的形象,例如“疤子”这个游手好闲、不事农事的角色,影片也突出了他身上善的一面,让人感觉他坏还没有坏到家,能改邪归正。这种宽容与仁爱正是人文主义的光辉所在。(编辑:曾奕琦)
1994年
1993年
财迷心窍
财迷心窍

导演/编剧/

导演:张刚/
主演:周野芒/李丁/原华/
播放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