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她
格日图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2021年
歌声的翅膀
摄影
/
导演:
阿布都克里木·阿不力孜
/
严高山
/
主演:
夏望
/
张颖冰
/
玉米提
/
江依昊
/
罗钢
/
李宜儒
/
马昂
/
播放正片
导赏:
《歌声的翅膀》运用音乐剧片、公路片、爱情片、风光片等相结合的形式,是一次成功的审美、政治的建构,为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了厚的礼。片中年轻人的追梦之旅以公路形式呈现了多个地点的新疆风情,主体架构于对新疆民族文化价值的追寻,探寻了新疆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崭新表达方式。随着路线的逐渐推进,影片中展现的塔城手风琴表演、维吾尔族老人独奏、塔吉克族人的婚礼都统一形成和谐和喜悦的氛围,表现出当今新疆民众的真实生活。电影另辟蹊径,以三个主人公为引线牵扯出群体的形象展示。迪力夏提的叔叔克里木在餐厅招徕客人的风趣片段、手艺人为了去跳舞来不及刮眉毛的幽默表达都让影片脱离高大形象叙事的手法,而转型于亲切、自然、贴近的表达方式,从而使影片富有叙事张力,细节生动有趣。 通过展现主演采撷新疆各民族音乐舞蹈元素这一过程,电影向受众展示了一幅缤纷多彩、美美与共的新疆民族艺术画卷。在影片中,涉及新疆的地域从塔城地区到喀什地区,从伊犁草原到帕米尔高原,从低矮湖泊到慕士塔格冰峰。高原牧场、沙漠戈壁、草甸湖泊等新疆美景都将在影片中具体呈现。通过17个大场景,将新疆民族生活现状进行缩影式表达,讲述了独特的新疆多民族故事,传播出别具一格的新疆多民族生活场景。在一幕幕场景的混合中,感受到新疆各民族同胞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内生动力和对国家的高度认同,展现出新时代的新疆风貌。
2018年
远去的牧歌
摄影
/
导演:
阿迪夏·夏热合曼
/
周军
/
主演:
海拉提·哈木
/
玛尔江·巴依吐肯
/
加依娜·哈力
/
沙吾来提·艾肯别克
/
丽娜·夏侃
/
阿合力·沙提坎
/
也尔博力·阿肯别克
/
朱马别克·科拜根
/
播放正片
导赏:
《远去的牧歌》通过纪录电影的方式,以春夏秋冬四季牧民们的转场为视角,真实还原了哈萨克牧民由“逐水草而居”走向定居兴牧的完整过程,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哈萨克族群众生活变迁的生动画卷。作为新疆首部巨幕片,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航拍与长镜头展现哈萨克牧民质朴的人文特色和大美新疆景色也是一大亮点。巧妙的运用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呈现孩子们质朴的面庞、碧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草原、策马奔腾的牧民,把新疆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富有诗情画意,颇具东方古典之美。同时给观众带来深刻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导演在人物生活细节刻画上精雕细琢,如小牛的出生过程,挤羊奶,放牧,修筑雀巢来塑造出胡玛尔、哈迪夏、博兰古丽、羊皮别克等具有时代意义的人物形象。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胡玛尔身上体现的最为显著,他一生奉献给草原,延续传承游牧民族的传统,从反抗收猎枪到放生跟随一生的马和鹰,预示着游牧时代的变迁,博兰古丽是游牧转场生活到定居的见证者和经历者,羊皮别克最早在游牧人民中找到了传统方式与新时代发展的联结。从他们生活的变革说反映出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指导下新疆少数民族生活日益美好和欣欣向荣的面貌。在情感的表达上,影片运用哲学化的表达,没有将传统与现代割裂,而是遵循矛盾对立统一的核心,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共通性达到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影片中还运用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来奠定影片的情感基调,无论是在游牧民族转场时万马奔腾,生机勃勃的宏大场面,还是博兰古丽婚礼时人们载歌载舞的喜悦,当民族音乐响起时,都能迅速使观众置身于实景之中,感受来自草原的辽阔和牧民们质朴的情感与共鸣。影片是深入民族历史文化,展现民族发展风采的成果展示,展既回望历史又面向未来、既观照现实又诗性书写的民族心灵史。它以高远的创作立意、独特的文化底蕴、深刻的美学追求、真诚的艺术态度,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上展现了新疆题材电影、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重大题材电影的新可能、新空间、新境界。
2017年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
摄影
/
导演:
西尔扎提·亚合甫
/
主演:
郑晓宁
/
阿伊帕丽·乌古力
/
巴哈提亚尔·艾则孜
/
安柏伊
/
梅丽古力·艾合买提
/
阿不都克里木·阿不力孜
/
吾守尔·赛来
/
伊利扎提·帕尔古扎提
/
李金川
/
播放正片
导赏:
该片是一部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访惠聚”工作成果的视觉史诗,更是对新时代下新疆民生改善、民族团结以及社会和谐进步的一次深情颂歌。通过细腻入微的镜头语言和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个人命运的细腻刻画相结合,构建了一幅生动鲜活、鼓舞人心的时代画卷。其在主旋律电影的艺术化探索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巧妙地平衡了政治主题与艺术表达,通过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以及丰富多元的视觉语言,展现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在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目标过程中的不懈努力与高昂斗志。影片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次对话,都是对新疆这片热土上火热生活与巨大变迁的艺术再现,深刻诠释了团结和谐、发展进步的时代主旋律。展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艺术勇气。通过声画镜像、光影色彩等电影造型手段的巧妙运用,直观而深刻地揭示了极端思想对当地群众生活与精神世界的侵蚀,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性扭曲与社会问题。这种真实而大胆的揭露,不仅增强了影片的教育意义,也促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进行深刻的反思与自我审视。此外,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同样独具匠心。影片通过人物之间、细节之间的多重对比,丰富了叙事层次,也深化了主题表达。这种对比不仅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也使得影片在审美品格上得到了显著提升。观众在对比中感受到的是工作队队员的坚韧不拔与农牧民的逐步觉醒,是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的双重胜利,是新疆大地在新时代下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其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刻的社会洞察以及积极的价值观引导,为中国电影艺术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是一部关于少数民族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信念、勇气与希望的赞歌。(编辑:张昕一)
2010年
圣地额济纳
摄影
/
导演:
麦丽丝
/
主演:
邵兵
/
哈斯高娃
/
巴音
/
南吉
/
孟和乌力吉
/
播放正片
导赏:
额济纳是个水草丰美,人畜兴旺的地方,勤劳的额济纳人放养着成千上万峰双峰驼,过着平静安祥的日子。但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为了中国卫星基地的建立,额济纳人强忍着割舍生存家园的苦痛,开始了西迁。影片再现了那个时刻的神圣,他们在遭遇无水(饮用水),牲畜死亡,基至在野地里生育的数不尽的困难时依然默默地西迁,导演采用了大写意的笔法,在洪荒大漠,广阔的草原的映衬下充分显示了额济纳人的民族大义。
2005年
狼袭草原
导演
/
导演:
格日图
/
主演:
何家劲
/
黄子扬
/
阿斯如
/
巴音
/
播放正片
剧情:
日本侵华,将魔爪伸向了草原,搞的民不聊生。使本来土匪出身的乌日根也唤起了民族感。 乌日根看上了娜仁花,可她却嫁给了陶克。乌日根等来闹事,吓惊了日本人的马,小田一怒之下杀了娜仁花的哥哥和父亲。乌日根等开枪将日本人引走。 日本人到处寻马,与陶克发生了冲突,陶克激怒之下骑马拖死了小田。朱田队长等到处捉拿他,陶克携娜仁花逃跑路遇乌日根。他虽然与陶克有过节,但是民族感使他搭救了陶克。乌日根一伙有意灌罪陶克。但终于还是没有下手。因为良知的还是提醒了他:一个真正的蒙古男人是不该对醉酒的人下手的。 陶劝乌日根同他一起打日本人被拒绝。日本人也来拉拢收买乌日根被戏弄。他们一怒之下抢了乌日根的马,陶克带人伸出援手,感动了乌日根,他终于同陶克、红格耳等团结起来打得日本兵全军覆没。不幸的是乌日根为了搭救红格耳而中弹身亡。大家还沉浸在悲痛之中,大批的日兵又进入到了草原,陶克终于决定还是到关内寻找“红色军队”。将日本人赶出草原……
2003年
库尔班大叔上北京
摄影
/
导演:
董玲
/
李晨声
/
主演:
吐依贡·阿合买提
/
洪涛
/
古月
/
谭涛
/
张力维
/
卡米力·吐尔逊
/
播放正片
导赏:
这是一部真情实感的新疆题材主旋律佳作,讲述了新疆和平解放后,以库尔班大叔为代表的新疆少数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做主,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印象最深的,除了库尔班大叔的质朴,还有电影里县委书记给库尔班大叔剃胡子、理发,让他有了土地,帮他找到了家人等情节,从中切实体会到,只要干部为群众做实事,就会赢得群众最真挚的尊重与拥护。正如时任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副团长王芳所说,艺术工作者要为时代而讴歌,要到基层到普通人中间去寻找艺术创作原型,身为文艺工作者,要肩负起为时代而歌的责任,创作优秀的作品回报热爱的新疆,回报热爱新疆这片土地的人。特别是主演吐依贡,在《库尔班大叔上北京》塑造了一位率真、热情、执着、幽默的维吾尔民族大叔形象,他性格坚忍不拔、率真质朴,对真理的追求迫切执著,近于童贞,一朝认识便迫不及待地要付诸实践、身体力行。演员再现了一个是非清楚、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理想主义者和极其热情的浪漫主义者。影片《库尔班大叔上北京》在库尔班的家乡和乌鲁木齐放映时,观众都认为影片中反映的那个时期的农村气息,味道很浓,人物也很像那个时期真实的事。
2002年
天上草原
摄影
/
导演:
塞夫
/
麦丽丝
/
主演:
娜仁花
/
宁才
/
古尔斯楞
/
阿云嘎
/
涂们
/
类型:
爱情
/
家庭
/
剧情
/
导赏:
《天上草原》是由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制作的民族电影,由著名夫妇导演塞夫和麦丽丝联合执导。与其他合作影片中多涉及历史、传奇或民族风情不同,《天上草原》将镜头对准了现实生活中的蒙古人,描绘他们的细腻情感和其真实的生活场景,是一部充满着草原人文内涵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编导以蒙古语“腾格里塔拉”为隐喻,借住一位心灵受到伤害的汉族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收养、成长与民族认同的故事,展现了蒙古人在亲情、爱情与友情面前的抉择与坚守。主演娜仁花和宁才在塑造动作方面体现着演员控制和展现形体动作的功力,举手投足透着草原劳动人民经过生活的磨练以后所体现出来的成熟与干练。在塑造角色内心方面,宁才抓住了雪日干“表里不一”的性格特点,对待妻子宝目玛和养子虎子外冷内热,妻子拒绝复婚请求后他没有柔情祈求,而是以硬抗硬,展现了一个草原汉子的阳刚风骨。娜仁花将角色的情感波动和心理转折把握的精准、细腻,散发着独特的女性魅力。饰演腾格里的演员把一个蒙古族青年纯洁而又异常情绪化的心灵鲜明地呈现出来。著名作曲家三宝把蒙古族音乐用创新的思维和崭新的手法与电影溶为一体,充分发挥了蒙古族民歌的戏剧性,音乐的主旋律妙用了内蒙古锡盟民歌《鹿花背的白马》,渲染了草原的诗意与豪情。全片洋溢着人性的温暖,展示出蒙古高原的奇异风光和自然风土,揭示了蒙古人民质朴善良的本性,“草原上的人们有着金子一样的心”。同时,影片深刻触及了民族文化的根脉,通过蒙古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展现了蒙古族独特的文化魅力。(编辑:路明慧)
1999年
红草滩
摄影
/
导演:
高峰
/
主演:
连凯
/
吴辰君
/
嵇波
/
郑策
/
播放正片
剧情:
1941年秋,占据安西的军阀尕司令预感自己即将兵败,在星星峡抢劫了大批运往内地的新疆各界民众募捐的抗日物资,埋在鲜为人知的红草滩,以备东山再起。 荒墩爷年轻时不堪忍受自己的女人被当地恶霸抢去做姨太,一怒之下杀掉恶霸,隐姓埋名来到荒漠深处的红草滩,并收养了一名孤儿哈娃子。 沙红原来是一位有钱人家的小姐,兵乱时被尕司令的部下杀死了全家、抢走了钱财,沙红从此流落西北。 哈娃子长到17岁时,从人贩子手中救出长他三岁的沙红,并带她来到红草滩,期待着能有一天与沙红结为夫妻。 红草滩,荒墩爷带着哈娃子和沙红过着平静的生活。一天,一个伤痕累累的中年人来到这里 ,自称尕生,是迷了路的商客,由于钱财被劫才落得这般地步,好心的爷仨留住了他,并给他疗伤。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沙红渐渐喜欢上了尕生,并吐露爱慕之情…… 原来,尕生就是尕司令,他逃脱兵匪的追杀,来到红草滩,目的是挖出埋藏在这里的财物, 以招兵买马、另立山头,谁知这一切早被荒墩爷察觉。 沙红决意嫁给尕生,离开红草滩。此时尕生哪有这门心思,便对沙红下了毒手,痛苦多日的哈娃子再次救下了沙红。当尕生得知财物早被荒墩爷挖走,顿时凶相毕露,与荒墩爷展开生死搏斗。沙红此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所爱的人竟是杀父仇人!沙红最终用荒墩爷的猎枪打死了尕生。身负重伤的荒墩爷临终将财物的埋藏处告诉了哈娃子和沙红。哈娃子、沙红按荒 墩爷的遗嘱将财物送往设在迪化的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
1998年
小城牧歌
摄影
/
导演:
乌尔莎娜
/
主演:
索雅莉
/
札亚
/
维莉斯
/
播放正片
剧情:
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住着小姑娘萨日娜幸福的一家,阿爸满都呼、阿妈奥登和哥哥巴图。 巴图不慎将腿摔伤,不能行走,一家人为医药费发愁。 一天,海拉尔一个饭店经理赛音来草原买羊,无意中与奥登相遇,原来他俩是因家乡灾害误认为对方已死亡的失散十年的一对夫妻。而赛音正是萨日娜的生身父亲。萨日娜的好朋友将此事告诉了她。萨日娜为了给巴图治伤,独自来到海拉尔,找到父亲的饭店打工,她没有说出自己的身份,给同父异母的弟弟作家庭教师。小姐弟俩日夜相伴,感情很好。 这时满都呼来到海拉尔,萨日娜扑到阿爸怀里说,阿爸,我要回家。 赛音带着妻子、儿子来到草原,参加少年赛马会,他为巴图带来了治病的支票。城市与草原的小朋友们为赛马加油,为美丽的草原,为同伴的友谊而歌唱。
1997年
疑案追踪
摄影
/
导演:
黄家辉
/
张元龙
/
主演:
于荣光
/
伍咏薇
/
吴镇宇
/
类型:
剧情
/
剧情:
深圳大正旅游公司接了台湾一个旅游团到深圳观光。旅游团中有一对情侣阿枚与阿福,当晚一个神秘电话将阿福叫走,随后几天却一直杳无音讯,传呼、手机都接不通。到了第五天,电视台报道,在湖畔发现一具烧焦的无名男尸。阿枚得知哭得死去活来,死的就是他的未婚夫阿福。公安局和台湾当局取得联系,共破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