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静之

Zou Jing zhi

有片源
2020年
导赏:《一秒钟》由张艺谋执导,张译、刘浩存、范伟主演,被导演深情地喻为自己“写给电影的一封情书”。本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双重表达:一是讲述了在特殊时代一位父亲越狱、寻找并观看女儿影像的事件;二是利用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反思电影与观众的关系,展现胶片电影的独特质感,传递出导演对胶片时代深厚的情怀。《一秒钟》故事情真意切,令人在笑意中唏嘘含泪。几个小人物的命运,牵动了许多人对于时光深处的回忆。虽然故事简单平实,但是它触及情感和青春记忆,其中大量的细节都是张艺谋导演本人亲历的经验,因此他对于这部电影影像的总体想法就是要“返璞归真”。本片中,导演通过戏中戏《22号新闻简报》与《英雄儿女》来推动影片内故事的发展,形成套层式的叙事结构,以不同时空的电影影像互联,凸显出那一时代的电影盛景,记录和缅怀那一段逝去的岁月。影片所放映经典老电影《英雄儿女》中王芳与王文清“父女相认”情节片段具有象征意义,一方面映射了人物悲剧命运,另一方面,王芳与王文清的父女关系暗示出张九声和刘闺女胜似亲情的“父女关系”。借由观看银幕中的团圆景象,张九声和刘闺女对家庭团聚的渴望获得了短暂而有效的满足。电影《一秒钟》精心构建了自我指涉的结构:任何个人化的记忆终会被时间冲淡,如同记录一秒钟影像的胶片被沙粒掩盖,消失在浩瀚大漠的优美曲线之中。一段短暂影像激发出个体的独特记忆,也按下了社会群体记忆的启动键。每个人内心都深藏着属于自己的“一秒钟”,值得珍惜,需要保护。(编辑:曾奕琦)
2019年
导赏:该片是一部深刻挖掘历史尘埃中珍贵记忆的佳作,将徽班进京这一逐渐被边缘化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其不仅是一部关于京剧起源与发展的史诗,更是一封致敬传统艺术及其传承者的深情情书。以徽派建筑的白墙灰瓦与京城的红墙飞檐为视觉基底,构建起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面,仿佛穿越时空,让观众亲身感受那段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璀璨。剧中,一曲未了的《西厢记》不仅是艺术之美的展现,更是人物间情感共鸣的桥梁,让人在戏曲的韵味中感受到知己难寻的深深叹息。富大龙饰演的岳九,是影片的灵魂人物。他柔中带刚的表演,尤其是那场震撼人心的跪戏,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将岳九内心的坚韧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一刻,富大龙与岳九仿佛融为一体,举手投足间尽显戏曲大师的风采与风骨。岳九这一角色,不仅是他对戏曲大师们的集体致敬,更是对“台上三声好,台下十年功”这一戏曲精神的深刻诠释。正是有了这些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戏曲大师们,京剧才得以诞生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在娱乐性与教育意义之间找到了巧妙的平衡点。既没有因过分追求娱乐而牺牲了历史的真实性,也没有因过于严谨而失去观众的共鸣。通过精心的人物塑造、紧凑的情节推进以及精彩的国粹展示,成功地将观众带入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让人们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与传承的不易。不仅是对徽班进京这一历史事件的再现,更是对京剧艺术及其传承者的一次深情致敬。(编辑:张昕一)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导赏:《大唐玄奘》是一部由霍建起执导,的历史题材电影,该片以唐朝高僧玄奘的西行取经故事为蓝本,通过现代电影艺术手法,将这一史诗般的历史事件重新呈现于大银幕。《大唐玄奘》以其独特的视听美学风格,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霍建起导演在影片中巧妙运用光影变化和色彩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古朴又神秘的氛围。电影中大量使用长镜头和慢镜头,不仅展现了西域广袤无垠的自然景观,更深化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特别是对主人公玄奘的心理描写,通过细腻的表演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意志。再者,《大唐玄奘》力求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作。电影剧本基于《大唐西域记》等历史文献,真实再现了玄奘取经的艰难历程。影片中的玄奘形象,摆脱了传统《西游记》中的神话色彩,更加注重对历史人物的真实塑造。导演霍建起在处理这一题材时,坚持了对历史事实的尊重,避免了过度戏剧化的改编,使得影片在传递历史信息的同时,也具有了较高的艺术价值。黄晓明饰演的玄奘,以其内敛而坚定的表演,成功塑造了一个既具有宗教情怀又充满人性光辉的高僧形象。徐峥、罗晋等演员的加盟,也为影片增添了更多的戏剧张力和人物深度。每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内心戏,使得整部电影的人物关系更加丰富和立体。在音乐和声效方面,《大唐玄奘》同样表现出色。影片的音乐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感,与画面和叙事完美融合,增强了电影的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特别是王菲演唱的片尾曲《心经》,以其空灵的声音和深邃的歌词,为影片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庄严的色彩。《大唐玄奘》不仅是对中国古代高僧精神的赞颂,更是对中印文化交流的一次深刻反思。玄奘西行取经的事迹,不仅是一次个人的宗教修行,更是一次跨文化交流的壮举。电影通过玄奘的视角,展现了唐朝时期的文化自信和开放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对于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互鉴的重视。影片中,玄奘与各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体现了文化融合的力量和美丽,为今天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现代启示。值得一提的是,《大唐玄奘》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意义。作为一部中印合拍的影片,它不仅展现了中国电影的艺术魅力,也为世界观众提供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精神的窗口。影片的国际影响力,体现了中国电影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自信和传播力量。(编辑:赵敏)
2012年
导赏: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一代宗师》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武术传记片,不仅展现了武术宗师叶问的传奇人生,更通过作者化的导演手法,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斑驳陆离、流光溢彩,充满韵味与深意的武侠世界。然而,《一代宗师》的主体故事与武侠电影的典型模式大相径庭,王家卫通过离散化叙事,写意化和表现性的镜头语言,个体的情感状态和时间与记忆的主题冲淡了功夫片的类型戏剧模式。王家卫在片中汇集了形意、八卦、咏春、八极等不同门派的武术大家,寄托了自己对民国武林的消逝,对淹没在历史之中的武术名家们的追思之情,因而相较于武侠功夫片,《一代宗师》像是他写给民国那个“逝去的武林”的时代挽歌。王家卫的影像世界密布着他酷爱的大特写、近景镜头、长镜头,哪怕是拍摄一部武侠片。中国人的武侠需要辗转腾挪的空间,需要宏大的视角来俯视功夫的变幻莫测,就像《卧虎藏龙》里的竹林和楼宇,《英雄》里的湖泊与沙漠,而王家卫始终偏爱自己惯常的特写、近景镜头,用狭小的空间里光影斑驳的局部来展现武侠与功夫。武打场面不仅严谨地展示了不同门派的武术特点,更通过细腻的招式设计和真实的打斗场景,让观众感受到了武术的力量和美感,对微观世界和人物特写表情的捕捉增强了影片的内在气场。雨、雪、雾的场景运用与动作场面结合,增添了对武打力量描绘的层次感和深度,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电影意境。电影中的台词也兼具哲理和诗性,体现了对武术文化和人生浮世的深刻见解。如“人活一世,有人成了面子,有人成了里子”,影片《一代宗师》也有自己的“面子”和“里子”,那就是“形意”和“风骨”。这从演员的长期准备中就可以看出:梁朝伟47岁开始学习咏春,章子怡苦练八卦掌三年,张震最后甚至得到了全国八极拳武术冠军一等奖。直到影片开拍时,众多演员已成为了“练家子”,进而来显示拳路的形意特色和武师自身的“风骨”气度。演员们也在采访中直言武术改变了自己原本的性格,在表演上,逐步贴近角色,使打斗和意念都能体现出一种形神兼备的气势。(编辑:路明慧)
2011年
导赏:《兔侠传奇》是一部90分钟全3D的动画电影,形象取材京津地区最有神话色彩的儿童玩偶兔儿爷。影片讲述了兔二为了实现对老盟主的遗愿信守并履行承诺的故事。编剧邹静之赋予传统的“兔儿爷”以全新的内涵,使其成为行侠仗义的“兔侠”。“兔侠”形象具有浓郁的中国味道,造型滑稽喜兴,有着新鲜的动画形象感。电影中,古典风筝,传统戏曲,具有特色的美食豆汁,牡丹的翡翠耳坠,以及把玩在手中的空竹,都是传统文民俗元素的体现。与此同时,影片中出现的诸多场景:苍松古柏、竹林绿野、雕画栋梁等也都是中国传统特色建筑的体现。在动作设计方面,电影中的人物动作融入了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武术的风格与特点,尤其是兔二在最后与熊霸主的对抗中体现明显。影片中故事内涵丰富,兔二阴差阳错接收了老盟主的功力踏上寻找牡丹的道路,其中历经困难,也没有放弃对诺言的坚守,这正是中华传统美德“诚信”的宝贵体现。兔二在影片之初以憨厚纯真的形象亮相,做炸糕是他最大的乐趣,朴实的品格与行侠仗义的豪气形成鲜明反差,同时也体现出小人物也可以成为英雄的豪情壮志。牡丹因杂技的爱好,悄然离家3年,父亲的意外离世让她得到反思与成长,也是对传统文化中“孝道”的体现。熊霸主的顽劣与不忠最终被打败正是邪不压正的普世伦理。影片的配音采用了全明星阵容,范伟、闫妮、徐峥、张一山等演员惊喜加盟,尤其是兔二的配音范伟,随机应变一些自然的串词,将兔二的憨厚与老实鲜活的展现出来。电影中的台词幽默明快,笑料不断。当熊天霸出现宣布自己是新任武林盟主时,反对他的人们大喊“你以为你画个黑眼圈就变熊猫啦?为影片增加了趣味性。《兔侠传奇》总体是一部具有创新、乐趣、与哲理的动画电影,为动画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启发。(编辑:王晶)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