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意志
颜学恕
人物资料
作品
视频
图片
有片源
2000年
哑巴女人哑巴弹
导演
/
导演:
颜学恕
/
主演:
刘欣
/
徐成林
/
丁嘉丽
/
王建国
/
黄宗洛
/
张喜前
/
张少华
/
类型:
剧情
/
战争
/
喜剧
/
导赏:
影片《哑巴女人哑巴弹》是一个悲喜剧,用荒诞手法来演绎抗日战争背景下在一个小村庄发生的故事,令人在捧腹之际又发出一声对人性的悲叹,言辞犀利、辛辣、深刻。影片没有像大部分抗日题材影片一样,直接呈现人民群众从一开始就具有高度自觉的民族意识,激烈地抵抗日本人的侵略,而是呈现了在那个特殊的、黑暗的历史时期,一切社会秩序崩塌,极度混乱的情境之中村民们是如何从被愚弄到自觉地产生民族意识、反抗意识的整个过程。影片黑色幽默的味道很浓,身处其中的村民对外界、对历史、对现实的无知无感造成了某种荒诞的错位,导致出现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境,比如铁汉的嫂子枣枝把日本人当作青天大老爷,向日本军官鸣冤叫屈,要他们惩罚炸死新娘的凶手,日本军官为了表演“亲善”也顺从徐老秀才的意思,抬出包公审案的台子,在京剧的急急风里审起了案子,受害者把凶手一方当作审判者,期望从凶手那里得到公道,这自然是痴人说梦。影片中对于这群小人物塑造很成功,影片没有避讳触及村民身上必然携带的历史局限性,赋予了他们更鲜活的人性塑造,也呈现了战争导致的侵略者群体内部的价值认同困境和自身的矛盾性,揭示出更为深刻的社会结构性悲剧,片中的汉奸形象也很具有创造性,影片没有过度丑化,而是呈现了他坦坦荡荡的自私,毫不具备自省性,他一边可以跟村民唠嗑,一边可以毫不犹豫地出卖大家,有点像周星驰导演《鹿鼎记》中的多隆,理直气壮、笑嘻嘻地对韦小宝说:“没错,这次出卖你的又是兄弟我。”情节非常荒诞,角色却很真实,而这种赤裸的真实揭露人性的表现手法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对历史现实极为深刻的讽刺。(编辑:许雨婵)
1994年
步入辉煌
导演
/
导演:
颜学恕
/
周友朝
/
主演:
王刚
/
徐成林
/
师小红
/
刘欣
/
扈强
/
陆建艺
/
黄寿康
/
陈学刚
/
侯子
/
王远鉴
/
播放正片
导赏:
《步入辉煌》是一部经典的抗日英雄杨靖宇传记电影,讲述“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东北抗联依然顽强地在敌后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游击战。影片以饱满的激情,热情讴歌了杨靖宇将军义薄云天,宁折不弯的民族气节及我中华民族的崇高情操。影片风格冷峻写实,又不失革命乐观主义的热情,展现了以一敌百、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也正是这些英雄,用他们的血肉之躯铸就起了最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
1988年
杀手情
导演
/
编剧
/
导演:
颜学恕
/
主演:
申军谊
/
史可
/
顾艳
/
李虎
/
刘少春
/
王赤
/
童瑜
/
范冬雨
/
谭希和
/
刘家成
/
播放正片
导赏:
《杀手情》被誉为“中国第一部西部片”,在八十年代的电影界堪称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在那个特效技术尚未发达的年代,电影的拍摄无疑面临着诸多挑战。众多危险镜头的拍摄,都需要演员们亲自上阵,这无疑增加了拍摄的难度与风险。然而,正是这种对真实表演的执着与坚持,使得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都显得尤为珍贵。在拍摄现场,尽管偶尔会出现意外,但演员们凭借着出色的专业素养和大胆真实的表演,为中国西部电影贡献了许多令人惊心动魄的段落。史可作为女一号的演员,将角色的脱俗气质与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史可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情感,尤其在与男主角举枪交锋的爱情情节段落中,角色与演员的魅力令人动容。影片在叙事手法上采用了非线性结构,主线与副线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紧张和悬疑感。在紧张刺激的情节中,观众能够感受到职业杀手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以及他们在道德抉择面前的挣扎与无奈。此外,《杀手情》在展现中国西部风情方面也做得相当出色。影片运用大量广角镜头与大远景景别和细腻的特写镜头,将西部大漠的苍茫壮美与西部的野性之美记录与展现。这种对西部风情的深入挖掘与呈现,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开创了国产西部片的先河。(编辑:婧怡)
1986年
野山
导演
/
编剧
/
导演:
颜学恕
/
主演:
杜源
/
谭希和
/
徐守莉
/
岳红
/
辛明
/
杨新鸣
/
邱渝贞
/
类型:
剧情
/
爱情
/
家庭
/
伦理
/
经典
/
导赏:
《野山》由颜学恕执导,改编自贾平凹小说《鸡洼窝的人家》,在第6届金鸡奖中斩获了包括“最佳故事片”在内的5项荣誉。本片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和浓郁的山野风情给观众带来朴素、自然、真实的银幕观感,大西北粗犷、朴拙的人情,苍茫、雄沉、极具力量感的西部美景也在画面中充分展现。虽然展现农村改革题材,但本片并没有进行“家家户户发家致富”的政策图解,而是以对农村现实生活的生动描摹和质朴自然的电影语言风格,通过讲述两个家庭的破裂和重组,深刻表现了改革对闭塞落后的陕北小山村的强烈冲击。“《野山》不仅以严峻的现实主义态度思考了农村,而且还把这种思考置于美学追求的更高层次”。影片展示了禾禾与桂兰这对年轻改革者受到的众多嘲讽、议论和道德谴责,并细腻地表现了他们自身内心深处复杂的思想情感,反映了农村青年的人生观、婚姻观的变化。从表现“人心思变”的主题出发,影片将改革致富这个大的时代背景推到幕后,集中表现主人公日常生活中相互关系的微妙变化和人物性格、心理的复杂走向,尤其注重将矛盾冲突引入到人物的心态变化方面。禾禾“夜访秋绒”和“小饭馆醉酒”这两场戏,一静一动,写出了当代农村中新生活的求索者遭受挫折的真实心态。影片在灰灰和秋绒对禾禾、桂兰家致富后热闹场面的观望中结束。这个开放式的结尾超越原著大团圆的处理,具有深刻的意指:生活本身没有终止。《野山》不但深化了第四代导演对纪实美学的追求,还通过将长镜头和蒙太奇相结合,将电影的逼真性、纪录性和故事性、假定性相结合,体现出艺术探索的转向,是中国电影史上极具代表意义的作品。(编辑:曾奕琦)
1982年
丝路花雨
导演
/
导演:
颜学恕
/
主演:
张宏
/
李为民
/
贺燕云
/
播放正片
剧情:
丝路花雨是甘肃敦煌艺术剧院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丝》剧是首创于1979年,被新闻媒介赞誉为“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看几回”,《丝》“为中国舞蹈剧开辟了新路”。 此后多年,此剧在全国各地久演不衰,所到之处盛况空前,期间还先后到中国香港等地区以及朝鲜、日本、意大利、泰国、法国、拉脱维亚等国家,至今已演出了1800多场,成为东方艺术的奇葩,并被作为20世纪中国舞蹈经典剧之作,载入中华民族艺术史册。
1981年
西安事变(上)
副导演/助理导演
/
导演:
成荫
/
主演:
古月
/
孙飞虎
/
赵登峰
/
金安歌
/
辛静
/
王铁成
/
吕复
/
章非
/
郭伟琳
/
朱可心
/
播放正片
导赏:
《西安事变》以一种全景式的视角,深入探索了1936年的中国政治环境,讲述张学良、杨虎城等代表东北军、西北军的将领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发动“西安事变”的历史故事。以真实的历史叙事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向观众展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极具震撼力的历史征程。在上集中,演员通过精湛的演技,将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金安歌饰演的张学良,将一代名将的英勇果敢、深明大义和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辛静饰演的杨虎城,则以其深沉内敛、刚毅果决的气质,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此外,王铁成、孙飞虎等演员也各自展现了出色的演技,为影片增色不少。影片以编年史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戏剧性结构,使观众不再受到人为编织的情节所束缚,自由地沉浸在历史的洪流之中。通过精彩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影片着力描写了张、杨二将军发动事变的来龙去脉和与蒋介石的对峙,尽可能地避免虚构和夸张,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呈现西安事变的曲折复杂,为下集西安事变的真正爆发做好了铺垫(编辑:郝嘉兴)
西安事变(下)
副导演/助理导演
/
导演:
成荫
/
主演:
金安歌
/
辛静
/
孙飞虎
/
王铁成
/
赵登峰
/
古月
/
郭伟琳
/
胡庆汉
/
朱可心
/
王滨雁
/
播放正片
导赏:
《西安事变》作为一部展现中国近现代历史重要转折点的影片,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历史内涵,使得它成为了一部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作品。本片不仅成功地将这一历史事件生动还原,还深入挖掘了背后的人性光辉和复杂情感。下集讲述了在民族危亡之际,张学良、杨虎城等爱国将领最终挺身而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向蒋介石发动兵谏,最终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西安事变》的成功之处在于,在描述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将人物均塑造得有血有肉、真实生动,塑造了成功的艺术形象,避免了将人物脸谱化、平面化的问题。这是演员们的出色表演、化妆师的匠心巧思和编导的用心设计共同努力的结果,创作者力求以真实的人物处境、性格讲述故事,避免政治先行、口号先行。在复杂矛盾的历史事件中,影片成功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合理地推进故事的展开,真正地做到了说服观众,打动观众。总之,《西安事变》是一部真实动人的优秀影片,是对一段重要的历史征程的生动再现,更是对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奋斗和团结一致精神的铭记。这部影片当中成功展现出属于特定时代的激情与挣扎,展现了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所做出的不懈努力。(编辑:郝嘉兴)
1980年
爱情与遗产
导演
/
导演:
颜学恕
/
主演:
张玉玉
/
袁宗福
/
周锦堂
/
韩月乔
/
毛燕华
/
曹会渠
/
俞平
/
播放正片
导赏:
《爱情与遗产》是1980年由颜学恕执导的一部影片,影片以清新纯美的风格、精心编配的插曲配乐和精巧的象征元素运用获得无数观众的喜爱与赞誉,深刻的社会现实和人性探讨亦为人称颂。《爱情与遗产》以倒叙开始,与插叙相结合,火车上二人的再次邂逅引起十年前的初见将故事展开,回忆与现实交叉剪辑,避免了线性叙事惯常的单调。导演利用演员的走位和镜头的运动进行丰富的场面调度,明度较高的画面色彩构成与精致用心的构图与用光令观众再次回到朝气蓬勃、理想与发展齐飞的八十年代。钟海与韦伟外出游玩时声画蒙太奇的运用既加快叙事进程,又再次证明两人爱情的纯洁无暇。片中象征与隐喻元素的运用巧妙,“眼睛”作为影片的探讨核心贯穿始终,象征着韦伟与父亲一生奋斗的医学事业和钟海个人为了国家所付出的牺牲。从火车上钟海捡起缝着多只眼睛的绣绷串联起剧情发展,镜头多次对眼睛加以特写,是由“心灵之窗”进入的深入探察,父亲所说“让我看看你的眼睛”正是对内心的审视和灵魂的检阅、个人理想抱负的叩问。同时,大海的镜头在片中多次出现,时而欢腾时而压抑,代表了角色不同心绪,情绪的喷薄与宣泄由此而生。精心编排的配乐是本片亮点之一,时代特有的夏威夷滑弦吉他之音将人带回美好的年代,在两人温馨甜蜜的相处时刻总会适时响起,旖旎不失风雅。塔里相互追逐时配以轻快活泼的弦乐;原本愁闷的钟海经过劝慰后内心又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背景中激扬奋进的进行曲,激越而密集的鼓点象征着心中的期盼;当钟海再次看见光明时响起柔情不失振奋的圆舞曲,配合人声轻快的吟唱,影片的配乐与插曲在加速情感渲染的同时亦代表了一片花团锦簇、欣欣向荣的时代新声。《爱情与遗产》对情感的刻画温情细腻,和谐而纯美的影片基调令人沉醉,钟海韦伟二人相处陪伴的点滴层层递进,歌颂了美好的爱情所具备的美与善、单纯和崇高。同时,以他们二人的工作勤恳、无私付出与对待感情的坦诚执着,与韦佳和韩莎莎之间物质而虚假的爱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韩莎莎虚荣拜金,唯利是图,与韦佳耽于享乐,图谋父亲的遗产,虚假的诺言被戳破后,爱情也不翼而飞。同时,影片也探讨了爱情与事业之间的抉择与平衡,父亲约法三章使二人分离,却借老友之口道出爱情与事业可以相互促进的道理,同时父亲对亡妻的思念也再次告诉了观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无论是战火纷飞中的相濡以沫还是和平建设时期的一同向前,健康的爱情总是共同奋进、目标一致的。父亲本人对眼科事业一生的勤恳付出与将将毕生遗产捐给眼科事业的建设则将情爱上升为大爱,歌颂了坚守爱情、奉献事业等美好品质,在当下仍具现实意义。(编辑:刘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