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川

Xiaochuan Li

有片源
2024年
导赏:《我们一起摇太阳》是韩延导演“生命三部曲”的终章,与前作《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同属于疾病题材,讲述的是尿毒症患者和肿瘤患者两人相爱相惜、互相救赎的故事。在疾病题材电影中,疾病常常与身体、感官紧密相连,疾病的出现伴随的是身体状态的改变与感官的共振,在影片中,身为尿毒症患者的凌敏所展现的是蜡黄的脸、干裂的嘴唇和千疮百孔的手臂,肿瘤患者吕途头发凌乱、面容瘦削,着装不修边幅,疾病通过人物的身体肌理和身体能量传达出来,使其与感官共振,在影片内部则表现为患者自身的痛苦与不易,家人的爱惜与旁人的鄙夷,在影片外部则表现为观众产生情动,患者的透析过程与病痛感觉移植到自己身上,产生感官层面上的共鸣。而疾病题材的影片,往往所聚焦的都是与疾病共存的生命体验,疾病除了身体痛感之外还具有社会隐喻,它将患者放逐到社会的边缘地带,常常被视作不详与威胁,在影片中表现为凌敏参加好友的婚礼时,好友为她准备的洁白袖套用来遮蔽手臂上的针孔,当中介来到凌敏的房子时,劝诫她将药品放起来,否则会让“看房者”认为风水不好,这样的社会偏见让疾病患者愈加受挫,疾病的隐性表征泯灭了人物的主体性,让人物愈加处于被孤立的状态。《我们一起摇太阳》在疾病题材现实主义的外观之下包裹的是浪漫主义的内核,对现实疾苦采用了浪漫解法,通过两位同病相怜的男女相遇消解疾病的重击,这在韩延导演的创作中是一以贯之的手法,《滚蛋吧!肿瘤君》和《送你一朵小红花》同样采用的是疾病加爱情的结构,用人物情感状态的浪漫减轻身体状态的痛苦,让患者的精神得到治愈,通过谱写“爱情神话”让观众的心理得到疗愈。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导演强调不美化不夸张现实,大量手持镜头的使用加强了影片的纪实感,遵循“电影是对物质现实的复原”,还原重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状态和真实质感,挖掘人物深处最本质、最本真的情感,日常性与生活性的营造夯实了痛苦与幸福的情绪,从而使得对原著圆满结局的保留这一选择强化了导演生命乐观积极的态度,他对疾病与生命的体悟感染着大众,告诉观众即使没有“再来一瓶”的运气,也要有再来一次的勇气。(编辑:张苏慧)
导赏:电影《来福大酒店》是一部温暖感人的作品,虽然讲述关于生死的故事,却充满了希望和治愈的力量。导演刘博文以生死交织的“癌症旅馆”为背景,讲述了一群与病痛作斗争的人如何通过彼此的陪伴和支持,找回生活的力量。故事来源于导演刘博文在真实的“癌症旅馆”中生活和观察,影片中的许多细节都源自与病痛斗争的人们的真实体验。这种真实感让电影既触动人心,又让人感到温暖。但它不是一部单纯讲述病痛的电影,而是一部关于如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热爱生活的故事。影片打破了癌症题材的传统悲情模式。利用喜剧元素与东北话的幽默,使得其在探讨沉重议题的同时,依然保持住了松弛的氛围,影片的基调却不是沉重的,而是充满了希望和幽默。它探讨了普遍的人性话题:如何面对生命的终点,触动许多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黄轩通过细腻的表演,将角色的脆弱与坚强展现得淋漓尽致。李清让是一个外表痞气、内心复杂的角色。他刚刑满释放,一无所有,情感上也被家人疏远。在一场他与父亲告别的戏中,黄轩以独白式的情感宣泄,展现了李请让渴望父爱、却始终未能得到的内心挣扎。而在另一场戏中,李请让为了“伸张正义”,大摇大摆地穿着花衬衫走在街上。黄轩将这种夸张与自嘲的表演方式融入角色,使得李清让的坚强与痞气充满真实感与可爱。而柳岩饰演的老板娘小琳,则为影片注入了强烈的“人间烟火”气息。她的角色充满生命力,让观众看到即使在困境中,人们依然可以笑对生活。《来福大酒店》通过轻松却深刻的方式,探讨了生命的终极命题。没有陷入传统的煽情和悲情,而是通过鲜活的角色和生活化的细节,让观众在笑声与泪水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影片最终传递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不论前路如何,都应尽兴而活,活得无怨无悔。(编辑:颜诗雨)
导赏:导演温仕培的影像风格继《热带往事》后更加成熟,高级的审美,把这段爱情拍得极具唯美特色。“微醺”、“自由”、“浪漫”、“逃离”等成为这部电影的关键词。国产爱情电影常被诟病为悬浮、俗套,尤其是在描绘年轻人情感故事时,往往陷入三角恋等老套框架,与当代年轻人的真实生活脱节。然而,《负负得正》却以其独特的视听语言和深刻的内容,打破了这一传统印象,成为一部真正贴近并理解当下年轻人的爱情电影。该电影在视觉和听觉上大胆创新,采用了看似抽象却实则贴近年轻人生活的表达方式。影片通过黄振开的男性视角展开,但并未落入以男性目光凝视女性的俗套。相反,李小乐和拉利法两位女性角色在电影中展现出了强烈的主体性,她们的形象生动、鲜活,完全由自己决定生活方式和情感选择。这种女性姿态在国产爱情电影中实属罕见,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李小乐灵动而神秘,仿佛一个无法捉摸的谜团,她的出现为电影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而拉利法则是一个身处繁华名利场却仍能保持肆意洒脱的女性,她的气质和举止都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两人携手狂奔大笑的场景,更是将女性的自由和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情感表达上,《负负得正》用极具美感的视觉语言去拍出爱欲本来的模样。黄振开与李小乐之间的暧昧戏,灯光昏暗、氛围朦胧,两人的眼里都映出了对方,这一细节处理巧妙地体现了男女在情感里的平等关系。这种处理方式既避免了俗套的煽情,又让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此外,《负负得正》的创作概念也极为新颖。外星人的设定不仅形成了戏中戏的结构,还打破了电影的媒介形式,让观众能够以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爱情。这种风格抽象但表达并不抽象的手法,使得电影能够精准且微妙地拍出当下年轻人面对感情的复杂情绪。在国产爱情类型片中,《负负得正》无疑是一部尝试突破创新的稀缺品。它不仅为行业和市场注入了鲜活的动力,更让观众看到了国产爱情电影的无限可能。这是一部真正懂年轻人的电影,它用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容,展现了当下年轻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相信年轻观众在观看这部电影时,也能够找到共鸣和感动。(编辑:明慧)
2022年
导赏:导演李玉曾经与监制方励多次合作,在电影《断·桥》中,两人再次携手进行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通过一桩刑事案件,揭示出复杂、隐秘的人物关系网。全程手持摄影营造出的效果和始终阴郁的天气也为这部电影打上了较为明显的导演风格特点。在《断·桥》里,多次出现了模拟监视器视角拍出的画面,无论是由范伟饰演的朱方正在与闻亮发生争执后杀害对方,还是朱方正在酒吧夜总会玩乐、与幕后大佬聚餐、收受现金贿赂,这些画面提供了不同的观影视角,也为展现角色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增添了不少可信度。影片中,女性在困境中互助的情节让人动容。曾美慧孜、万茜、刘琳对女性群像的表演塑造让人感到惊艳,曾美慧孜饰演的陪唱女郎甘小漾,独自一人抚养女儿,为维持生计和范伟饰演的朱方正谈判交易,最终命丧毒手。闻晓雨母亲在离婚后重组了家庭,对亲生女儿的复杂感情,被刘琳把握的十分精准。在故事里,李玉尽力展现出了压抑环境下人性的极端状态,正如片中引用海子的诗歌“黑夜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一样,每一个角色都被黑暗包围,身处困境。当马思纯出演的闻晓雨得知一直和蔼可亲对她充满关心的养父朱方正是杀害她亲生父亲的人后,她的世界观开始崩塌。顺着知情人提供的线索,生父因出轨而离婚、在外包养情人等秘密也开始浮出水面,让闻晓雨有了重新了解父辈的机会。与女性角色相比,片中出现的男性角色都有着各种的“污点”,王俊凯饰演的目击者孟超在协助闻晓雨找到杀父凶手的过程中,也隐藏了自己曾经杀人的过往。最终,在爆破工地上,杀人者都完成了从被惩罚到被救赎的过程。(编辑:方舟)
导赏:《妈妈!》是导演杨荔钠继《春梦》、《春潮》之后自编自导的“女性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影片,用细腻的女性视角,展现爱与亲情在生命尽头绽放出的无限力量。该片作为一部现实题材影片,延续了导演杨荔钠此前作品中的女性视角,将一对退休大学教授母女的晚年生活作为故事切入点,不仅刻画了鲜活而立体的两位老年女性形象,弥补了国内银幕上这类女性角色的空缺,更对老年人群的生活现状及阿尔茨海默病家庭的境遇进行了深刻关照。这是国内首部正视阿尔茨海默病的影片。在中国目前拥有最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社会背景下,影片颇具现实意义。而相比同类阿尔茨海默题材影片,独一无二的老年母女设定则在国内甚至世界银幕上均难得一见、不可复制。同时,《妈妈!》也不同于许多阿尔茨海默病题材电影,影片聚焦一对老年母女的晚年命运:当65岁的女儿患上阿尔茨海默病,主动承担照护责任的是85岁瘦骨嶙峋的妈妈,不仅戏剧张力十足,更是拓宽国内银幕中老年女性形象的边界。导演杨荔钠将节奏感把握得很好,丰富的细节令这部片子没有被诗意淹没。片中有关水的意象是值得讨论的,它冲刷生命重累,成为一种暗流的呼应。女儿躺在湖中的船上,撒完稿纸的俯拍画面极美,奚美娟贴合了破壳而出的平静。影片的最后追求了华彩的效果。母亲推着轮椅上的女儿,从海边疗养院来到被激浪拍打的海滩,生命的舞动和明朗的天地色彩,宛如爱的潮水汹涌,生命彻底得到解脱。影片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切入,刻画了不同代际女性之间的相互扶持与救赎。导演杨荔钠则表示:“妈妈的爱如同大海般壮阔深沉。回归大海,也是回归到生命的广阔无垠。”在影片最后,杨荔钠用开放式结局向所有观众抛去一道最为核心的思考题:我们终将老去,我们该如何老去?我们该如何与世界道别?《妈妈!》是一部令人惊喜和惊讶的作品,在故事中,我们将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编辑:赵敏)
2021年
导赏:陈正道,这位华语悬疑电影的代表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心理挖掘,再次为观众带来了一部沉浸式的悬疑电影——《秘密访客》。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和思考。正如陈正道在接受采访时所说,这部电影是他“直面自己内心恐惧”的作品,它不同于以往的悬疑片,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心理的挖掘。《秘密访客》的故事围绕一个看似和睦的家庭展开,一位陌生客人的加入,打破了原有的平静,随着记忆之门的再次开启,家中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影片的海报设计巧妙,以全家福的形式呈现,却透露出一种诡异和不安,每个角色的表情和站位都暗含深意。陈正道导演在影片中巧妙地设置了多个视角,观众可以从不同角色的视角去拼凑和解读这个家庭的秘密,这种多维度的叙事手法,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故事的复杂性。在《秘密访客》中,光影被用来有意营造一种家庭氛围,这种氛围既有实体的家居装饰,也有通过光影变化带来的心理感受。影片中的主场景——汪家的别墅与地下室,通过特殊的布光手法,为观众制造了一种心理上的惊悚感。这种氛围的营造,不仅让场景成为故事发生的附着地,更为整个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光影在影片中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映射权力关系。通过光影的变化,影片展现了家庭内部的权力结构和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汪先生作为家庭的主导者,他的白色衬衫在光影的映照下,形成了一种高调的轮廓光,象征着他在家庭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其他家庭成员则多穿着深色服装,被笼罩在不同程度的阴影中,暗示了他们在权力结构中的从属地位。导演在《秘密访客》中还尝试了一种新型的“柔性悬疑电影”,他不再追求传统的反转和解题的快感,而是希望通过影片让观众直面内心的恐惧,体验一种更为深刻的心理惊悚。这种类型的电影需要观众更加投入,去感受角色的情感,去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尽管在口碑上褒贬不一,这部电影依旧是一部充满深度和专业精神的悬疑电影,它不仅在剧情和角色塑造上下足了功夫,更在心理层面上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编辑:赵敏)
2020年
老七
老七

演员(饰 老七)/

导演:杨大江/
类型:剧情/
导赏:《一秒钟》由张艺谋执导,张译、刘浩存、范伟主演,被导演深情地喻为自己“写给电影的一封情书”。本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双重表达:一是讲述了在特殊时代一位父亲越狱、寻找并观看女儿影像的事件;二是利用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反思电影与观众的关系,展现胶片电影的独特质感,传递出导演对胶片时代深厚的情怀。《一秒钟》故事情真意切,令人在笑意中唏嘘含泪。几个小人物的命运,牵动了许多人对于时光深处的回忆。虽然故事简单平实,但是它触及情感和青春记忆,其中大量的细节都是张艺谋导演本人亲历的经验,因此他对于这部电影影像的总体想法就是要“返璞归真”。本片中,导演通过戏中戏《22号新闻简报》与《英雄儿女》来推动影片内故事的发展,形成套层式的叙事结构,以不同时空的电影影像互联,凸显出那一时代的电影盛景,记录和缅怀那一段逝去的岁月。影片所放映经典老电影《英雄儿女》中王芳与王文清“父女相认”情节片段具有象征意义,一方面映射了人物悲剧命运,另一方面,王芳与王文清的父女关系暗示出张九声和刘闺女胜似亲情的“父女关系”。借由观看银幕中的团圆景象,张九声和刘闺女对家庭团聚的渴望获得了短暂而有效的满足。电影《一秒钟》精心构建了自我指涉的结构:任何个人化的记忆终会被时间冲淡,如同记录一秒钟影像的胶片被沙粒掩盖,消失在浩瀚大漠的优美曲线之中。一段短暂影像激发出个体的独特记忆,也按下了社会群体记忆的启动键。每个人内心都深藏着属于自己的“一秒钟”,值得珍惜,需要保护。(编辑:曾奕琦)
导赏:电影《除暴》以真实案件为蓝本,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内地“第一匪帮”覆灭的故事。导演刘浩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呈现的效果,从衣着、街景、犯罪分子作案手法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度还原,成功将观众带入故事发生的年代。作为一部警匪片,警方与悍匪的对决构成最大看点。吴彦祖出演的张隼和他的犯罪团伙“老鹰帮”,持枪抢劫、劫杀人质,涉案金额数百万,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王千源饰演的警察钟诚,在当时刑侦技术不够先进的情况下,面对悍匪们穷凶极恶的暴力行径,以“咬死不放”的毅力和决心成功破获惊天大案,抓捕头号悍匪。两位演员在之前的表演生涯中都曾出演过相关角色,《除暴》也促成了二人的首次合作。对于两人的表现,王千源曾评价:“吴彦祖以前都是帅气形象,这次演了反派;我之前演了很多坏人,这次演警察。这种反向碰撞让人兴奋。”不仅由演技派演员组成的主演阵容令人感到兴奋,擅长设计各种冲突场景的刘浩良更是为观众们献上了一份“刺激肾上腺素大礼包”。在狭窄的街巷空间内,手持79式微型冲锋枪的王千源与匪徒对战的场面极为精彩,正如监制韩三平曾评价:“真实是这个电影最大的追求,它反映了当时真实的社会情况,还原了警察为保卫国家和人民财产与劫匪搏斗的事实,这不同于以往的警匪片,它的人文含量、社会含量,甚至包括历史含量都是比较厚重的。”从呈现效果来看,《除暴》的完成度较高,对特定时期警匪题材进行了有力的补充,对一线公安干警致以最深的敬意,为之后同类题材创作做出有益的探索。(编辑:刘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