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雨

Yu Tian

有片源
2024年
导赏:该片是导演丁晟从警匪片转向悬疑喜剧的首次尝试,在故事类型和电影风格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影片以“雌雄大盗四人组”盗窃抢劫并遭遇离奇命案为线索,表达人性堕落的深刻主题,带有黑色电影的色彩,映射出各怀鬼胎的四个盗贼不为人知的内心欲望,体现着城市现代性下人性的罪恶与黑暗。然而影片充分运用喜剧技巧消解了主题的严肃性,呈现出黑色幽默的意味,首先就人物角色的设定而言,影片用麻将为四个盗贼命名,分别是九饼、幺鸡、发财和七万,该名称与现实世界产生间离效果,带有诙谐性和戏谑性。其次,影片通过一系列荒诞不经的情境设置,营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例如四人在戏院后台分赃却意外卷入一场命案、四人用毛笔在付主任身上画线分尸、九饼用喇叭进行人工呼吸等令人捧腹大笑的桥段,在紧张之余营造了轻松氛围。再者,语言的机智也是喜剧表达的重要技巧,带有地域特色的方言既俏皮又带有插科打诨的功能,增强了角色之间互动的趣味性。影片的另一特征是采用了密室电影的封闭空间形式,将故事放置在戏院前台、付主任家和戏院后屋的三个封闭空间内,为人物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和受限的环境,使人物围绕着狭窄空间行动,从而增强影片的紧张感和悬疑感。密室电影的形式也为影片带来剧本杀的游戏特性,不断反转的故事情节和亦庄亦谐的人物性格共同把控着影片节奏,使得“局中局中局”的迷雾故事逐渐浮出水面。火锅翻腾、川剧悦目、麻将欢快,影片传递出了浓郁的市井气息,将戏曲传统文化与火锅新潮生活方式进行碰撞,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地方美学。戏院前台上的戏曲表演情节与戏院后屋中人物的“群策群力”与“舌战群儒”一一对应,九饼妻子先后扮演的鼓上蚤时迁、包拯、关公等戏曲形象,分别指称着电影的偷盗行为、善恶辩论和义气反转三个情节,起到了相互映衬的作用。而火锅贯穿影片始终,成为重要的情节推动器,并作为一种隐喻符号,象征着人性的贪婪和欲望,成为火锅宴上每个人物竞相角逐的对象。(编辑:州文)
2023年
导赏:《坚如磐石》是导演张艺谋回归现实主义的力作,也是他首次尝试当代都市题材警匪片的创作。影片以扫黑除恶,惩治腐败作为主题,故事围绕以金江市副市长郑刚(张国立饰)和金江首富黎志田(于和伟饰)为首的官商勾结黑恶团伙展开,揭示了令人发指的腐败行为和罪恶行径,赞颂了以苏见明(雷佳音饰)和李惠琳(周冬雨饰)为代表的公安干警侦破案件铲除黑恶势力的英勇壮举。正如张艺谋定下的“不要写简单的同情,是写人性的认识”的创作基调,在《坚如磐石》中,导演用四层逻辑结构将故事内核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表面的案件侦破,到第二层郑刚和黎志田的博弈、第三层郑刚和苏见明的博弈,再到最后深刻的人际与情感解剖,复杂的结构设定对金钱、权力与人性关系进行深度透视,揭示出清除黑恶势力的重要意义。相较于同题材作品,《坚如磐石》在视听语言方面有着极富特点的呈现。擅长运用颜色表意功能的张艺谋此次聚焦现代都市,打造出色彩斑斓、光影迷离的城市景观,营造出真实又魔幻的影像风格。此外,在暴力元素的呈现上这部电影也有了更大的尺度,其中黎志田让合作伙伴火锅中捞手机、穿着防护服杀人的场面给观众带来极大震撼,藏于墙体中偶然露出的尸体则让他和郑刚合谋的一起命案大白于天下,凸显出了角色的凶狠残暴。于和伟、张国立、陈冲等演技派演员的精彩表演对影片的人物群像成功塑造做出重要贡献,无论是首富黎志田在家人和外人面前的多样面孔转换,还是副市长郑刚作为典型“两面人”的表现,都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成为了有代表性的银幕形象。《坚如磐石》让观众们看到了张艺谋导演勇于开拓、敢于表达的旺盛创作力,也为同类作品的创作开拓出新的思路。(编辑:刘方舟)
导赏:《人生路不熟》是一部公路喜剧影片,讲述了货车车队大佬周东海和老婆霍梅梅阴差阳错地与女儿周微雨及女儿的男友万一帆同行自驾,“虎父兔婿”冤家路窄的公路故事。影片通过聚焦的叙事视角表现万一帆的角色定位,以他的视角延展出事态发展。范丞丞饰演的万一帆让许多观众感到惊喜,从创造营出道的偶像到头上挂着章鱼的万一帆,范丞丞也经历了从偶像到演员的转变,在影片中他在不认识人的情况下贸然行动,间接性将房车推进湖中,还趁酒醉之机将高价酒拿去喂猪,以相仿的绳子替换原先的车绳标记等。透过这些错误的演示产生反差感,让人忍俊不禁,进而带动情节。马丽、乔杉等喜剧演员的加入也使得剧情更加荒诞,从而增添喜剧氛围。影片在打造幽默轻松的氛围同时,也折射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启迪。“油耗子”是推进故事发展的重要情节,电影通过闪回的叙事补充了油耗子对周东海的家庭所造成的困扰。周东海反抗油耗子既是为了社会普遍的公平正义,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当周东海提出需要同行们伸出援助之手时,他们便义无反顾地加入,并积极配合万一帆的调度。这构成了电影中另一幕感人至深的画面。正是这些小人物的善良和正义,维护了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在法律手段之外,构成了一种打击犯罪的重要力量。电影既表现了对普通人遭遇的同情;也通过他们的反抗和坚守歌颂了他们身上善良、正直、团结、勇敢的美好品德,这体现在电影中万一帆这一人物形象上,在就业难的时代背景下,职场不公平行为成为了普遍现象。万一帆检举上司劣迹时,他知道此举会失去工作,但他仍要鸣出不忿,做真实的自己。在面对岳父的冷嘲热讽也没有失落和退缩,而是用自己真诚打动岳父岳母,身上无处不在的流露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产生迷茫困惑,在挫败中迷失,但上路的最终目的是找寻,在路上寻找自我,拾回勇气,达到自我整合的状态。视听语言方面,《人生路不熟》衔接人物走向的画面多为卡车或汽车穿行在山间小路、跨湖大桥、城市街道等路段的航拍镜头。沿途的风景和道路的画面成为此片不可或缺的视觉符号。喜剧公路电影往往通过快切镜头进行辅助叙事,以达到喜剧效果,万小帆给周东海用力搓背时的快节奏镜头承接两人的动作、表情,为整体带来一种趣味性的氛围。轻松的音乐与幽默的对白组合在一起也是公路影片的亮点之一,在影片后半程,万小帆行驶出一条不寻常的路时,《MYWAY》插曲响起,画面通过慢镜头表现双主人公与一只狗的“腾空”状态,从而对万小帆得到心灵救赎与被岳父认可的情景进行渲染。电影《人生路不熟》在蒙顶山下的茶源小圳进行了取景拍摄,雅安以其茶文化和自然风光为电影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在2023年的五一档中,《人生路不熟》脱颖而出,以4.9亿的票房成为档期冠军。(编辑:王晶)
2022年
导赏:父离母逝,无依无靠,年纪轻轻,先心病妹妹,巨额手术费,举步维艰,是电影《奇迹·笨小孩》开篇所描述的几大关键词。随着情节的展开,“奇迹”背后的不屈与努力渐渐浮出水面,沁润进每个受众的心里。首先,牢牢把握“度”是电影《奇迹·笨小孩》叫好又叫座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具体来说,这个度则主要体现在人物刻画和剧情安排两大方面。人是事件内容的主体核心,是情节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主题揭示的主要载体。对人物刻画和塑造的适度及合理化对电影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物刻画层面,电影《奇迹》详略得当,取舍有度,具有极强的主角意识,次要人物和剧情都如众星拱月般围绕着景浩(易烊千玺饰),对于主人公景浩的描写也是循序渐进,让观众在产生共情的同时逐渐开始了解主人公的生平,如同涓涓细流慢慢的流出银屏,流入受众的心里。不仅如此,电影《奇迹-笨小孩》既不拘泥于主角一个人也不盲目的对所有人进行无休止的刻画。始终以树立主人公为核心,进行人物群像的刻画,将个体与群像张弛搭配,进一步突出主角的坚毅性格和奋斗的形象。另一方面,鸿沟设置合理自然,解题之法顺理成章,适度又合乎逻辑,让观众揪着的心随着矛盾冲突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深陷景浩的命运之中而毫不自知,流畅自然,张弛有度。黑暗中有光明,绝境中有出路;肯吃苦,肯奋斗,放的开,拉的下,时刻准备着,成功终是会来的。
2021年
导赏:《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改编自“童话大王”郑渊洁“皮皮鲁系列”的经典篇目《皮皮鲁和罐头小人》,影片采用真人动画的形式,回到了80年代的学校与家庭,以怀旧的姿态看向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童年世界。尽管本片是儿童题材电影,却并不是一部仅限儿童观看的影片。创作团队以家庭为完整的观影单位,通过联系怀旧情结,结合当下“鸡娃”“内卷”等热点话题,帮助成年观众实现对童年与教育的双重共鸣。通过呈现儿童与成人眼中的差异化评价标准,影片实际意在讨论社会对“好孩子”的定义。罐头小人们的出现掀起了平静生活的波澜,以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的价值观受到了动摇,在一次次危机的化解中,孩子们终于懂得了“做最精彩的自己”,保持和丰富自身人性维度的美好,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影片没有固定于儿童或家长的单一立场,而是既呈现家长的权威压迫又描绘儿童的逆反心理,真正做到了将心比心,构建起沟通两代人内心的桥梁。为了远离当下儿童熟悉的成长环境、合理化罐头小人的出现,影片在时空上穿梭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利用道具陈设的细节精准还原当时的时代特征。按压式热水瓶、木窗户插销、西瓜橡皮擦、卡带游戏机、大白兔奶糖,这些老物件唤醒了不少80、90后的童年记忆,帮助他们借电影重新回到那个看“皮皮鲁”的儿童时代,同时也作为怀旧的符码增强了影片的奇幻感。与老物件相对应的是故事发生的大环境,学校和环境的布景整体更接近于当下,代表影片并非完全的天马行空,而是一个勾连过去与现在、真正展现“真中的梦、梦中的真”的神奇世界。(编辑:海边淡鼠)
导赏:《1921》聚焦革命时代的热血群像,叙事重点紧紧围绕着中共一大的筹备和召开展开,集中截取了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前后以上海为中心的详细史实,采取生活化和类型化的叙事方式来讲述故事和塑造人物。影片细致描写了参加一大13位代表的日常生活,展现出他们平凡的一面,使得抽象的伟大建党精神具象化,让观影者在沉浸式观影过程中对伟大建党精神形成广泛认知、深刻体验和价值认同。《1921》是对建党题材电影的一次新探索与新升级,剧本、剪辑、摄影、美术、声效等各部门创作独具匠心,展露出新主流电影的新风貌。在叙事中,三条线索徐徐展开,一条是李达、王会悟具体组织一大会议;二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达上海参与一大会议;三是日本政府派遣特务跟踪在上海的日本左翼激进分子。三条线索分别建构了三个悬念:一大会议能否顺利召开?马林能否顺利参加一大会议?日本人会否破坏一大会议?三条线索相互交织,悬念感也随之层层递进。谍战、动作等多种类型片元素的整合使用为影片增添了紧张气氛,加快了叙事节奏,共产党人面对从警察到特务,从青帮到巡捕结成的反动势力同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生动诠释了“我的生命忠诚于党,我的信仰光芒万丈”的铿锵誓言。正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道新教授所言,“黄建新监制和导演的影片尤其是节庆献礼片,不仅能够赋予自己或其他导演以相对自由的艺术创作氛围,而且能够在项目运作中较好地整合必要的政治智慧、商业智慧和艺术智慧,填平三者之间一直存在并且很难消弭的落差,达到既叫好又叫座的效果。”这部影片在叙事等表述方式上进行的探索和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新的路径。(编辑:方舟)
导赏:《出拳吧,妈妈》是唐晓白导演创作于2021年的拳击题材电影。影片由谭卓主演,讲述了一个女拳击手为儿子也为自己而战的热血故事,塑造了女性的身体之美,极大彰显了女性强大的精神力量。尽管两性议题近年来日益引发大众的关注与讨论,一个具有独立意志和主体性的女性角色在电影大银幕上依然罕见。《出拳吧,妈妈》从女性本身出发,塑造了一个看似颓丧、实则坚毅的女拳击手形象,她并不完美,却足够迷人。导演唐晓白希望观众能够从白杨身上看到女性身上的独立和进步,“她们有进取的力量和独立的思考,我想展示当下中国女性强悍的一面。”白杨她坐过牢,却也厌倦生活中的逢迎与丑恶,她并不温柔贤良,甚至要不断学习控制体内的愤怒和暴力。影片展现了一个年轻女性适应母亲身份、寻找自我价值的过程,她们会饱尝艰辛,也难逃困惑和挣扎,这些生命中的褶皱恰恰是本片期望书写与探讨的论题。女拳击手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它能够以一种剧烈的痛感同时呈现女性身体与意志的强大。在《出拳吧,妈妈》中,身体与精神不再构成二元对立的两分关系,而是通过一次次的拳击训练互相影响、交融合一。训练塑造着白杨的身体,汗水流淌,疼痛提醒着身体的在场,精神意志也在这一过程中被锻造。而几乎全部由女性组成的的主创团队、演员谭卓为出演白杨所接受的四个月正规拳击训练,更使现实与电影产生了交汇。在镜头下难分谭卓与白杨,现实中与影像中都闪烁着动人的女性力量。《出拳吧,妈妈》从女性创作者真诚的生命感受出发,从身体角度切入女性的生存与精神境况,在完成性别书写的同时歌颂爱,为性别题材创作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编辑: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