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
詹新
Xin Zhan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2011年
生死密电
录音
/
导演:
毛小睿
/
主演:
赵炳锐
/
褚颖颖
/
钱波
/
李嘉诺
/
陈创
/
夏志卿
/
宗晓军
/
陆忠
/
陈旭明
/
金道鑫鑫
/
播放正片
导赏:
《生死密电》是一部精心编织的谍战片,其影像风格独特,巧妙地将悬疑、惊险、刺激的元素融入叙事之中,影片将谍战片的传统元素与新时期主旋律电影的内涵相结合,极大扩展了叙事张力。《生死密电》中的危机与反转设计得恰到好处,不断刺激着观众的视觉神经,使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谍战世界的紧张与刺激。同时,密集的悬念和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使得观众的心弦被紧紧牵动,难以自拔。在影片的叙事结构中,快速剪辑手法得到了充分运用。影片中有大量碎片化的剪辑。摩斯密码的快速闪现、电台零件的交错重叠、发报手指的频频跳跃等,这些快速切换的画面不仅为影片增添了紧张氛围感,还营造了一个封闭而紧凑的影像空间。尤其是当主角罗飞得知真相后的冷静跳脱,通过一系列精准的剪辑手法,展现了其内心的挣扎与坚定,为影片增添了深度与层次。然而,《生死密电》并非仅仅是一部追求视觉刺激的谍战片。其更深层次的主题是对革命理想的追求与对信仰的坚守。在影片中,家族血亲并非维系全片的纽带,而是那份对人民自由平等、国家繁荣富强的坚定信仰。共产党人为了这份信仰,不畏牺牲,勇往直前。这种对信仰的坚守和追求,不仅为影片增添了深刻的内涵,也为观众提供了思考的空间。(编辑:婧怡)
2010年
人在囧途
录音
/
导演:
叶伟民
/
主演:
徐峥
/
王宝强
/
李曼
/
李小璐
/
左小青
/
张歆艺
/
黄小蕾
/
马健
/
张超
/
邱林
/
播放正片
导赏:
《人在囧途》巧妙地结合了喜剧与温情元素,使得整个春节回家的故事既充满趣味性又不失深度。它通过讲述主人公在旅途中遭遇的种种困境和奇遇,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性,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美好。是一部集趣味性、深度和社会意义于一体的优秀国产喜剧公路电影。
1999年
宝莲灯
录音
/
导演:
常光希
/
播放正片
导赏:
《宝莲灯》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继《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金猴降妖》之后的一部国产动画长片。影片改编自中国古代民间传说《沉香救母》,讲述了主人公沉香历经多年磨难,翻越万水千山救出母亲的感人故事。影片重启了中国国产动画片的复兴之旅,在创作上大量使用了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相结合的方式,使创作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虽然部分角色借鉴迪士尼模式,但也是当时中国动画的一次突破尝试。影片中的角色性格特点具有多面性,也符合影片角色的创新方式。影片中的配乐方式要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其中还通过一段藏族民歌的曲调,来抒发压抑、苦难、战斗和兴奋等各种情绪,这对当时不太重视音乐的国产电影来说无疑是一次好的选择。为了使影片更具有中国特色,沉香为了夺回宝莲灯在天庭与看守宝莲灯的士兵斗智斗勇,其中的士兵就有西安兵马俑的形象特征。宫殿的墙上也有许多的中国传统装饰纹。在场景道具中,也搭配了许多代表中国文化的青铜器皿和发明。还出现了地动仪,将这些中国文化符号揉入影片中,让观众在欣赏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能够去了解中国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影片的故事设定也传递出哲学的普世观点,其中所言“灯在人在,心在灯中,人心不死,灯心不灭”,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体现。人和万物皆生于自然,归于自然,并与自然相融,因此天和人本为一体。故事中出现的土地公、石猴等角色皆为自然的化身,他们与凡人沉香共同面对种种挫折与困难。莲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纯洁、高雅和圣洁,因此宝莲灯的传说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精神象征,鼓励人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克服困难,把握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影片还诞生了三首脍炙人手的歌曲,《想你的365天》《天地在我心》以及《爱就一个字》传唱至今,每当旋律一想起,仿佛瞬间拉回属于童年的独家记忆。影片中还有一大亮点,是电影的配音部分,动画电影的配音可以说是电影情感抒发以及表达的灵魂部分,该影片由宁静、姜文、陈佩斯、徐帆等多名知名演员进行配音,饱满的情绪,充沛的情感为影片增添色彩,尤其是姜文配音的二郎神,威严而又不失人性化,令人印象深刻。(编辑:王晶)
1997年
相爱在西双版纳
录音
/
导演:
葛晓英
/
主演:
陈大明
/
刘孜
/
梁天
/
智一桐
/
古丽鲜
/
播放正片
导赏:
影片《相爱在西双版纳》和影片《阿诗玛》有着类似的剧作结构,讲述的是彝族姑娘和小伙之间的爱恋故事,两部影片均脱胎于阿诗玛的传奇爱情神话故事,塑造了勤劳勇敢、温柔善良、对爱情坚贞不渝的阿诗玛形象。影片《阿诗玛》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创作环境中,对主题和人物形象进行了新的提炼,倾注了十七年时期颂扬美好理想的创作旨趣,为影片融入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思想,展现的是少数民族热爱自由、敢于反抗黑暗势力的精神。而《相爱在西双版纳》也可谓是在改革开放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创作,影片讲述的是归国后的阿多寻找儿时青梅竹马月妹的故事,影片将美丽温柔的阿月设定为当代阿诗玛,她能歌善舞,性格温情纯良,是云南形象和少数民族形象的明信片,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过程中成为国际文化传播的使者。阿诗玛对于西双版纳和彝族人民而言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同时也是云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片《相爱在西双版纳》对阿月这一阿诗玛形象的当代演绎延续了创作者和群众对传说人物阿诗玛的真挚爱意。影片《相爱在西双版纳》融入了富有云南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风土人情,通过视听画面展现了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美丽风光。视觉层面上,影片开场就展现了热带雨林、山峦叠嶂、溪流潺潺等壮丽的自然景观,呈现该地区原生态的自然之美,在影片后半部分,导演又展现了阿月家的原始寨落和阁楼建筑,表现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习性,同时大象、孔雀等动物与人类的相处情境构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表现彝族人民自然淳朴的美好品性。在听觉层面,影片展现了彝族人民载歌载舞的传统,穿插了多首山歌、情歌、小调,用舞蹈和歌声传达情意,男女以对唱的方式传达心心相印的感受和爱慕之情,男声声调浑厚高亢,女生声调细腻柔和,两人一唱一和,颇有趣味。影片是以现代思想的注入为切口来找寻民族文化,贝贝是现代西方思想的化身,从未了解过少数民族文化的她逐渐在民族艺术团体之中认识到了自然美、民族美、人性美,体悟到了少数民族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内涵,真挚的爱恋、爱情的小诗和温柔的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上演,这些共同构成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编辑:张苏慧)
1995年
信访办主任
录音
/
导演:
于本正
/
主演:
卢问章
/
常学仁
/
金慧珠
/
孙毓才
/
陆燕芳
/
周志俊
/
曹坤其
/
鲁在蕴
/
播放正片
剧情:
《信访办主任》讲述了信访办主任孙明正(卢问章 饰)面对复杂信访难题,坚守正义调查村支书贪腐,虽遭阻挠与家庭困境,仍坚持原则,最终赢得领导重视并处理家庭问题,虽疲惫却感欣慰的故事。
1994年
红玫瑰白玫瑰
录音
/
导演:
关锦鹏
/
主演:
陈冲
/
叶玉卿
/
赵畅
/
史戈
/
林燕玉
/
李冰冰
/
播放正片
导赏:
影片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导演关锦鹏以他独特的女性意识、细腻的影像表达与镜头语言,刻画了男主人公振保与他“生命中的两个女人”——风情万种的朋友之妻王娇蕊与洁白无瑕的妻子孟烟郦的两段情感故事,以及其中的爱、矛盾与纠缠,女性的身体与灵魂、命运与困境。知名演员陈冲、叶玉卿、赵文瑄的领衔主演,使得影片观赏性强,文艺且唯美,具有独特的导演个人风格。
感光时代
录音
/
导演:
阿年
/
主演:
陈紫函
/
张子健
/
朱茵
/
奇梦石
/
任广智
/
杨洪武
/
播放正片
导赏:
《感光时代》被中国电影资料馆评为百年百部(1905—2005)年度优秀代表作,影片聚焦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讲述都市青年的理想与现实。主人公在艺术与市场之间的彷徨与挣扎,恰是上世纪90年代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感光时代》讲述的是当代都市文化青年的生态与心态,与“第五代”导演有明显的不同。影片的男主人公是一位城市中的精神漂泊者,同时又是一位孤独的理想追寻者。既不同于“城市的主人公”,又不同于“城市痞子”。而导演则熟练地运用了电影语言,表现“城市与人”的复杂的生活景观和人物的精神状态,其中马一鸣为办个人摄影展的功利追求及其艰辛努力,与他精神漂泊与追寻的内心状态同步得到了表现。《感光时代》之所以能感动人心,在于它真实地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和都市青年的生活状态。它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影片中的杭州西湖、“英语角”、电台的“孤山夜话”等元素,都成为了那个时代独有的文化印记。导演阿年以其敏锐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捕捉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困惑与追求。影片中的音乐、场景、人物对话,都充满了1990年代的特色,使得这部电影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更为重要的是,《感光时代》是中国本土电影在市场化时寻求新的生存、生产方式的产物。它的诞生标志着一种新的电影文化品格、新的电影思维方式、新的电影制作模式在彼时中国大陆正日渐形成。“第六代”导演的存在已然成为中国当代影坛上一种不容忽视的历史现象。这是一个属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城市的故事,一次对于一个“感光时代”的感光。中国美院电影学院教授、导演刘智海对《感光时代》赞不绝口:“时代变迁的闪耀不仅是这片子的闪耀,其实是中国的闪耀。这部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时代的印记,中国的印记。”(编辑: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