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达

Ada

徐景达,别名阿达,出生于1934616日,江苏昆山人。大约5 岁时,在上海美国电影周看了《白雪公主》,印象深得简直不可磨灭,觉得妙极了:画,怎么会动了起来? 此后一有动画片就去看。父亲是个银行家,从小对他教育很严,怕他在旧上海不能专心攻读,便将他送到苏州胥门外的一所教会学校读中学。正是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英国出版的漫画杂志《笨拙》,从此,他迷上了漫画艺术,1951年,高中二年级的阿达便考上了苏州美专动画科,后经调整,转到当时的北京电影学校;1953年毕业后分配到美影厂前身的上影动画片组工作。最开始他在上影与美影从画动画、描线上色到涂背景、设计造型等等。1956年,特伟厂长亲自导演动画片《骄傲的将军》;阿达当时才20出头,跟着画背景,开始了动画的艺术实践。1958年起参加过集体导演拍片。

阿达是懂得使用技术、也擅于开创新技术的动画家,他十分重视用一些特殊的手段来实现不同风格的艺术效果。为了达到需要的效果,他在绘画中常常自己制作工具。1960年,陈毅副总理在观看上海美影厂创作的动画时说道:你们能把齐白石的画动起来,就更好了。由此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开始组织动画制作人员实验水墨动画。在水墨工艺试验中,主要的技术难关是难以控制在宣纸上画的水墨,而阿达想到了用摄影和绘制相结合的方法来达到与水墨画相似的效果,在得到当时美影厂总技师钱家骏先生和特伟厂长的认可后,在摄影师游湧等人的配合下,阿达画出了一个青蛙跳动的镜头,获得水墨动画工艺研发的成功。

1979年,当他与王树忱、严定宪合作导演《哪吒闹海》这部国庆30周年献礼片时,他就独自先酝酿起了《三个和尚》的构思。同样,这部获得1980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与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的动画片《三个和尚》,全片18分钟,亦无一句对白。它堪称阿达热衷默片手法以来的一部真正的杰作。在19822月下旬,《三个和尚》在第三十二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电影比赛中荣获柏林银熊奖。它们在为中国、为上海美影厂赢得国际声誉的一长排美术电影片目中,写下了最新的纪录。

阿达对美术的兴趣广泛,尤其在漫画领域也颇有造诣。1980年他创作的漫画《无题》获得德国柏林国际漫画展的银奖,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有漫画家在国际上获奖。作品画了树下拿着枪的人准备打树上的啄木鸟,图中人与鸟与树的关系耐人寻味。此外,阿达对于美术片的商业价值和营销策略也有超前的思考,他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叫《到电视台去》,认为美术片的出路在电视台,其中提到《三个和尚》电影播出后,其衍生产品具备大量可挖掘的商业价值。例如,电影IP可以授权印在T恤衫上或者文具盒上。

1982年,徐景达与常光希联合执导动画短片《蝴蝶泉》,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5年,徐景达获得中国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成为国际动画协会的首位亚洲理事。1986年,与马克宣联合执导动画短片《超级肥皂》,该片获得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日本第2届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教育片组二等奖。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二等奖,与多位导演联合执导动画短片《学院变体立达》。在那时动画制作方法、生产体制与人员待遇情况不完善的条件下,要搞长片,是很困难的。阿达说,“现在我搞短片,只两本,可一人独立拍片,有一个想法就可以搞一个,亦可创新,以不断探索各种可能性。而这种艺术上的不断追求本身,就是艺术家的真正幸福。它不是为了名为了利。这种从艺术追求过程中获得的创作愉快是名利这种东西所决不可替代的。”1987214,动画导演徐景达从上海告别亲友、同事,踏上北上的列车,前往北京电影学院讲学。翌日,徐景达便突发脑淤血匆匆告别了人世,享年53 岁。(编辑:Ming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