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解读两会中的电影之声
聚焦全国两会:点线面解读电影之声
1905电影网专稿 3月1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与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相继闭幕,全国两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过去的一周里,节目组从电影的角度出发,聚焦了美好生活、文化自信、科技创新等两会热词。《今日影评》两会特别策划系列节目“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邀请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院长吴冠平,总结两会中的电影之声,看中国电影,如何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两会期间,文艺界代表委员对影视相关产业献计献策,全国政协委员、演员成龙建议在乡村建设公益电影院,全国政协委员、导演尹力建议建立儿童电影校园放映机制,全国政协委员、演员冯远征提出给新文艺群体评职称、提升国内顶尖艺术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等提案,全国政协委员、演员张凯丽则建议多创作现实题材文艺作品。此外,张光北、蒋胜男、侯光明等文艺界代表委员都积极发出电影之声。这些电影之声反映出的行业关注有着什么意义?吴冠平认为:“今年两会代表的提案,在我看来主要是围绕着‘十四五’电影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这些提案我把它归纳为‘点、线、面’三个部分,‘点’是当下可以做的一些事情;‘线’可能需要电影人沉下心来慢慢经营、打磨去实现;‘面’更多的是为中国电影的长远布局,做更大的电影规划准备。”
点
今年的提案从“点、线、面”对电影行业进行了整体的关注和梳理。
从各个方案来看,尹力提出的儿童电影进校园放映提案,估计到了儿童片进市场难的问题,那么在儿童片不能进市场的情况下,让儿童片进到校园里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公共服务策略。
成龙提到农村电影公益放映体系,这不仅仅是农村观众们能看到电影的问题,也将当下国家的文化信息、文化影响力带到更深的中国基层百姓中去,对于观众素质提高、文化权利平等有重要意义。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提案议案无法在短期内立竿见影,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耕耘。
线
那么这些提案对于实现2035年的电影强国目标有什么样的意义?“十四五”电影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其中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提高创作能力。吴冠平表示:“‘十四五’规划中,在未来五年要有十部精品,五十部过亿的作品,这些规划都是要立足于有一个好的内容。凯丽提出多创作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现实主义是中国新主流电影很重要的一种创作态度,出现了很多爆款的作品,比如《你好,李焕英》《我不是药神》等,讲述了贴近普通百姓的故事。侯光明提到推进中国电影题材和类型多样化发展,实际上类型化创作在过去十年中积累了非常宝贵的创作经验,今年春节档影片就题材类型非常丰富,既有战争历史题材也有喜剧片、文艺片。所以如何在具体创作中灌注类型化创作,是未来五年电影创作者需要沉下心来去打磨、思考、创作的事情。”
面
这些提案议案着眼未来,对于行业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其中以人才培养、对外交流、数字科技等方面最为突出,这些提案对于中国电影发展有什么深远的影响?在‘面’的层面上,很多委员提了有战略眼光的提案,吴冠平提到:“实际上艺术创作是人学,有一支高质量的创作队伍,是实现电影强国最重要的事情。冯远征提出提高国内顶尖艺术院校人才的培养,创作出总书记说的具有文艺高峰式作品,需要顶尖的人才,不光专业院校需要做规划,同时社会的一些培养机制也应该跟上,包括给新文艺团体评职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人才培养服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技术改变生活,怎么让艺术创作者懂技术,让从事技术的懂电影,让他们既知道科技的力量,也知道美的力量,这样一种复合型人才培养,也是未来整体人才培养布局中需要着力去思考的问题。”
中国人民怀抱着2035中国成为世界电影强国的梦想,而“十四五”电影规划和2035年的电影远景目标,为今天的电影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这些“点、线、面”的提案,都是未来“十四五”电影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所要落实的事情,也是未来几年中国电影人需要去耕耘、开拓、奋进、提高的地方。两会电影之声,声声入耳,反映电影人的行业关注由点及线到面,电影强国,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