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让高口碑的《爱情神话》更好“听”?
幕后:访谈《爱情神话》作曲文子 揭秘电影作曲背后的创作故事
回忆纷纷 清晨到黄昏/何不承认 从未老的灵魂/
命运兜转 经历多少离分/夜路尽头 总会有一扇门/
你的笑声 让我有安慰/逐渐学着 重新和自己面对/
1905电影网专稿 电影《爱情神话》同名主题曲,以娓娓道来的动人旋律,唱出了老白(徐峥 饰)与李小姐(马伊琍 饰)的若即若离,唱出了一场温馨浪漫的沪上爱情,展现了成年人情感世界中的温润细节和成熟观念。
2021年,导演邵艺辉的银幕处女作《爱情神话》以黑马之姿闯入豆瓣年度华语电影口碑榜前列。影片充斥着大量上海话对白,让不少上海观众大赞亲切的同时,更助力其一跃成为近年方言电影的经典。
一位曾经看过《爱情神话》的影迷如此评价,“从沪语台词到背景音乐,一切都恰到好处,难以挑剔,因此成就了一场‘好听’的爱情。”
那么,究竟是谁让《爱情神话》变得“好听”?本期《幕后》,我们特别邀请到了《爱情神话》的作曲文子,与大家一同揭秘影片配乐创作背后的精彩历程。
“导演替我做了很多工作”
《爱情神话》由邵艺辉自导自演,她对剧本尤其熟悉,得益于这份熟悉,文子说,导演对配乐定位也十分清晰。
过往拿下电影项目,文子会感觉到较大的发挥空间。比如先看看剧本,然后再与导演谈谈想法。但对于《爱情神话》,邵艺辉非常自信,“剧本就不用说了,因为太漂亮了。”
等文子看完剧本,他理解了她的自信,“导演单纯配乐参考就找了过百首歌曲,全片配乐风格是八九十年代的欧美流行。如果我来做的话,估计也是这样的想法。”
古往今来,上海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有种天生的能力,上海人也比较崇尚西方文化。
“《爱情神话》聚焦中年人的爱情生活,或者说是上海人的市井生活。对于这个群体来说,他们的青春都在八九十年代,正值西方文化风靡的时候。”文子对邵艺辉定下的配乐调性特别认同。
他认为,音乐对人的影响毫无疑问。戏中主人公虽然人到中年,但情怀应该还是他们青春时代的内在气质,将影片配乐定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流行风格,可谓恰到好处。
“比方说听到了曾经的邓丽君、苏芮、罗大佑,那个时代的东西都会扑面而来。如果要是现在让马伊琍或者徐峥对rap感兴趣,人物就不成立了。如果要让这种关系成立,也得费很大功夫。”
文子强调,电影配乐风格要考虑时代背景,也要契合人物设定。拍摄之前,邵艺辉为每个人物都列了音乐清单,老白有一个专属老白的音乐清单,格洛瑞亚有一个格洛瑞亚的音乐清单,每个清单里面包含有三四十首流行歌。
文子打了个比喻,如果说这部电影是邵艺辉的孩子,作为《爱情神话》作曲的他,就是给这个孩子做衣服的裁缝。“导演对片子的台词、人物、以及他们适合哪种音乐都已经考虑到了。她替我做了很多工作,关键我也非常认同。”
除了西方流行音乐之外,他分享邵艺辉当时还选了一首国内还潮乐队的作品——《旧社会顶穷的人》。还潮乐队来自宁波,这是他们原创一首歌,歌里是这样唱的:
旧社会顶穷的人/屋里向没牛也没田/每日靠抓蛇过日节/只想忖碗盏有口酒/山里向路滑乱石多/裤脱开竹篓也脱开/自家还一眼没觉着/蛇抓来仍旧安进去/该种人讴“脱底蛇篓”
“宁波话跟上海话有很多相近的地方,文化体系都属于吴语体系。这首歌不是映照时代的侧面,但作为点缀放在徐峥和马伊琍的关系里也很天然,有另一番味道。”
“为孩子做衣服”
作为音乐指导,文子自称是为《爱情神话》做衣服的裁缝,有点辅佐者的意思。实际上,他也这个孩子花了不少心思。
片中老吴坐在餐桌前给一众好友绘声绘色地讲着自己过往的故事,故事讲完,生命也戏剧般地走向了终结。这段画面配乐没有过多渲染凄凉,反而带有一点释然,处理得像一个默剧。
文子介绍,此处用的歌曲是美国早期里程碑式的一首乡村音乐,呈现非常简单,就是用一把吉他自弹自唱。
“这个地方我们换了好几种尝试方式,其实最开始并非选了它,我自己还原创了一首作品。”
最后选定这首比较中性的歌曲,文子表示,是感觉到这段音乐为这场戏注入了灵魂,“老吴离开之后,剧情带着观众进入悲伤,但伴随着这首歌的悠扬,不喜不悲,他们也可以往温馨的方向去想象。”
文子坦言每一段音乐的选用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讲故事归讲故事,但《爱情神话》对于生死、对于生命、以及对于情感用音乐表现出来的态度都没有特别沉重。这部影片的音乐性讲究抽象和内在的同时,也强调在旋律中传达明确的信息。
原创音乐在《爱情神话》里体现不多。文子直言,这是绕了个大圈,“最初写了很多原创,但是最后落地时,综合考虑之下就没有用上。”
他举例了一个小段落曾试图用原创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修改了几次之后,他还为这小段旋律再加了点萨克斯元素。“开始觉得挺好的,但后来还是用了另外一个方案。”
他为此解释,“表达同一情绪,音乐会有无数种可能性,原创音乐可能合适,但合适不是唯一的标准,最终还需要看音乐与画面碰撞出来的化学效果。”
较《爱情神话》相比,文子在《风平浪静》使用的原创音乐更多。
彼时,文子为《风平浪静》写了三十多段原创音乐。区别于一般商业片配乐顺着电影情绪渲染紧张的惯常做法,对于《风平浪静》,他与导演早早达成共识,决定跳出“常规”操作,契合故事本质,用音乐营造上帝视角。
《风平浪静》讲述主人公因为一场偶然的事故彻底改变命运。他的一生起起伏伏,很多东西变得无奈,而这种无奈也不能透过努力轻易改变。“影片本身张力已经非常大了,挺折磨人的。”文子觉得,营造上帝视角是想让观众俯视这一切,想让大家用稍微安静,稍微平复的心情看待这个故事。
他记得为《风平浪静》配乐的关键词之一,是慈悲,深层含义是,“用慈悲来看待人生的命运。”
章宇饰演的宋浩在异乡打工,听说母亲去世之后回到家乡,他十五年的命运就此浓缩短短几个镜头之中。这段戏插了一段四分多钟的音乐,相当于用音乐交代了他十五年来的经历,希望为他的人生带来一点温暖。
音乐的合理运用可以改变影片的气质和风格。作为资深的音乐从业者,文子对电影配乐如此总结:“要考虑整个片子音乐的合理性和完整性,而不是信马由缰,电影的音乐语言,要有统一性和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