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今日影评 | 《布德之路》:西藏英雄的不朽史诗

今日影评Mtalk 2021.09.16 来源:1905电影网
时长:08:00      建议WIFI下打开

《布德之路》西藏草原英雄威武不屈

1905电影网专稿 鲁坚导演,多布杰阿旺仁青索朗卓嘎主演的西藏题材电影《布德之路》于2021年9月10日上映。影片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的献礼,用写实又写意的视角,展现了西藏的风土人情,抒写了恢弘的史诗篇章。

《布德之路》取材自一位翻身农奴布德的真实故事,展现了西藏和平解放波澜壮阔的这段历史,塑造了一个非常典型的英雄人物。鲁坚导演身兼数职,为电影倾注心血,可以感受到他对布德投入了非常浓厚的情感,对于不了解西藏文化的观众朋友们,布德是一个较为陌生的人物,是什么促使导演将其搬上大银幕?对比之前同类型的电影,《布德之路》又有什么突破?

鲁坚导演说,每一个热爱艺术、文学的人,年轻时候都有一个西藏梦。当他看了布德的相关资料之后,感觉这个题材非常适合拍摄电影:“说实话我跟很多人一样,接触这个题材之前不知道布德是谁,后面才知道他在西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布德生长在单亲家庭,从小跟着母亲四处流浪,他的成长史与旧西藏到新西藏整个变迁的历史进程是并行的,如果进一步深入挖掘他的成长史,可以和西藏的变迁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布德之路》片名的寓意,就是通过布德的成长经历展现西藏的变迁及历史发展的道路。”

从个人视角切入来展现一段历史,很容易让人想到1963年李俊导演的著名作品《农奴》。对比两部作品,鲁坚认为:“《农奴》侧重点是表现旧西藏农奴制的黑暗,《布德之路》则可以说触及了历史发展进程当中每一个历史节点,从和平解放、西藏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一直到青藏铁路。”

《农奴》电影海报

很多人对西藏往往带着刻板、符号化的想象,或者将西藏当成治疗都市病和现代病的灵药。鲁坚经过采风之后,在拍摄《布德之路》时致力于消除观众对于西藏的刻板印象,他表示:“《布德之路》是首部比较全面展现西藏世俗生活的影片,跟很多西藏电影不一样的是我们着重描绘了藏族的日常生活,他们不是天天磕长头、念经,也有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情绪。希望电影能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西藏。”

在宏大叙事当中,鲁坚没有放弃对人物个人情感的塑造,除了布德与母亲的亲情,也着重刻画了他与嘎巴之间的爱情。许多人都采访过布德的老伴儿嘎巴,但鲁坚深入挖掘了他们背后曲折的情感经历,他们的恩爱也在电影中通过首尾呼应表达出来。布德外出工作,嘎巴几十年如一日在村口等他,后来布德也在同一个位置等着老伴儿过来,他对嘎巴说:“这辈子都是你在这等我,这次我也在这儿等着你。”这份至死不渝的情感深深打动了许多观众。

《布德之路》以相对小众的西藏为题材,选择在国庆档前夕上映,可以说是勇气可嘉。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导演通过这样一部电影,带着大家回望历史、回望英雄,还原西藏的变迁,展现西藏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让年轻的观众们感受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当下西藏人民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今日影评》编导观察:西藏题材一直以来是银幕前的观众和创作者心中一块“朝圣”的净土。《布德之路》放弃了符号化和意象的表达,平铺直叙地展现个人命运和历史发展之间的联系,能看出自《农奴》之后这一段历史在大银幕上的缺失,虽然当下票房表现不理想有各方原因,但不可否认总需要有人去捡起这段历史,给观众一个机会从另外的角度去了解另一面的西藏,这一点真诚也算可贵。(任雨潇,《今日影评》 当期编导)

文/麦考陈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