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父辈》:吴京策马奔腾,《乘风》而起
《我和我的父辈》前瞻:吴京《乘风》启航
1905电影网专稿 由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联合执导的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将提档到9月30日上映。影片目前放出所有篇章的预告,分别是由徐峥导演,取材于中国第一支商业广告的《鸭先知》;由章子怡导演,以研制长征一号火箭、发射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为背景的《诗》;由吴京导演,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冀中骑兵团的《乘风》;以及由沈腾导演,带有科幻喜剧色彩的《少年行》。
《乘风》这一篇章的故事,以团长马仁兴与儿子马乘风为主线,描述了抗日战争中一支战功卓著的铁骑队伍冀中骑兵团,为保卫民众撤离誓死抵抗日军的故事。影片中的冀中骑兵团,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其番号为晋察冀军区骑兵独立第二团。因为长期在冀中作战,所以通常被称作冀中骑兵团。《乘风》正是用电影的方式,把这支英勇铁骑队伍的故事呈现给观众。
历史上的冀中骑兵团,根据吕正操上将在他的回忆录里描述,骑兵团战斗在冀中平原,穿插于平汉铁路线之间,使用长途奔袭、迂回包抄等战术打击侵略的日军,共作战50余次,其中比较成功的突出的战力夜袭安平县城。冀中骑兵团为国捐躯,在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
军事评论员白孟宸提到:“1942年‘五一’大扫荡期间,冀中骑兵团是借助快速机动的特点,在最危急的时候,冲向日军重兵把守的一些相关路口,跟日军进行近身肉搏,很多次都是在日伪和咱们需要转移的老百姓之间,拉出一条人堤,所以损失很大,整个骑兵团当时马上马下算下来2000多人,到最后归建的据说不到400人。”
《乘风》这一篇章在还原这段历史时,预告片的一些片段受到了网友的质疑,有人认为骑马迎战敌机是艺术化加工,显得不够真实。对此,白孟宸解释:“这段是对空拦阻射击。在抗战期间,八路军、新四军使用轻武器一共打下14架敌机。而吴京骑马射击、在山头上布置对空射击小组,目的其实不是打敌机,而是通过拦阻射击干扰飞机进入俯冲投弹航线。当时飞机想要对地面进行射击扫射要进入一个航线,机头对着目标,不能左右幅度过大,通过射击的方式让对方脱离航线,飞机就要兜一大圈回来,就争取了时间。吴京在片子里面喊要进套子,就是一定要到了相关位置再攻击,是比较符合战场当时情况的。”
真实的战争远比电影反映出来的更加残酷,《乘风》正是希望让观众通过这个篇章,了解战争的残酷,了解我们父辈在当年斗争的艰辛,以及他们毫不动摇的信念。白孟宸表示:“对于我们这一代观众来讲,现在我们的军事工业水平提高了,为解放军去提供永远不会疲惫的铁马、钢马等等。但我们还是会记住,在过去抗战期间‘小米加步枪’的那个筚路蓝缕的岁月,因为那个岁月是我们现在能够看着解放军强大、中国强大国力的基础。”
在我们国歌里咏唱的“最危险的时候”正是警惕我们居安思危。中国电影人用一部部作品,纪念抗战的先辈,他们的斗争换来我们今天的安稳。我们应该到现在的幸福生活得之不易,要传承父辈的志向,为建设中国而努力,为下一代营造更美好的明天——正如上一代为我们作出的奉献。
《今日影评》编导观察:《乘风》这个篇章是《我和我的父辈》这部电影中我比较期待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几个篇章相比,这个部分要更燃也更残酷。其实看到战争的惨烈并不是目的,就像嘉宾说的,“忘战必危”,只有记住过去的筚路蓝缕,才会更加珍惜现在的拥有。(袁丹阳,《今日影评》当期编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