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 |《姜子牙》和《琉璃》,都离不开他!
幕后:从译制片到二次元 姜广涛如何练就变幻莫测的声线?
1905电影网专稿 《姜子牙》与《琉璃》,一个是国庆档豪取15亿的国漫大作,一个是评分7.6分的热门古装剧。看似不相关的两部影视作品却被一个人联系在了一起。
他就是入行25年,曾为《泰坦尼克号》《指环王》《变形金刚》《琅琊榜》等经典影视作品献声的资深配音演员、配音导演姜广涛。
在《姜子牙》中,他是亦正亦邪的“天尊”,到了《琉璃》里又摇身一变成为大师兄昊辰,充分展现了“声音魔术师”的百变声线。
入行25年,从长影出发一路成长为行业大牛,从最初的译制片到热播电视剧、二次元作品,姜广涛的履历也折射着配音行业的发展轨迹。跟随《幕后》,让我们一起走入姜广涛的声音秘境。
《姜子牙》背后的声音
“若天道不公,我便走自己的道。”《姜子牙》不仅因独特的画风和深邃的主题引发热议,幕后强大的配音团队也可圈可点。导演程腾坦言,《姜子牙》配音难度很大,因为它的情节和人物不像普通的动画,更像一个实拍电影。
影片的配音过程与制作一样严苛,试音从前期故事版就开始,包含配音演员、实拍演员、素人等50+人次参与试配,整体耗时半个多月的时间。片中一场有关冤魂的戏,最终确定有二十多个男声、十几个女声参与,以求达到高频和低频呈现比较丰富的状态。
配音导演皇贞季表示:“整个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很有较真的精神。”男主角姜子牙的配音演员郑希曾担任《欢乐颂》配音导演,为张震、张翰等明星配音,把姜子牙外冷内热的性格特质诠释得恰到好处。
更具挑战的是,他还要在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龄层间不断转换,年龄跨度达80岁,“在某一场戏里是二十岁,在另一场戏里可能是七十八十甚至一百岁。”
姜子牙的“对立面”——天尊则由经验更为丰富的姜广涛演绎。在他的理解中,天尊表面上高高在上,内心也藏着很多心事。
他与导演商量,在天尊说重情绪的台词时,反而要压抑住全部的情感,塑造出不怒自威、宠辱不惊的神仙形象。导演也对姜广涛的“强迫症”印象很深,称他是一个自我要求极高的人,虽然台词不多,但每一句话都要反复推敲,主动“磨”个十几遍。
不仅是姜广涛,曾为《甄嬛传》《神雕侠侣》配音的著名演员季冠霖这次也在《姜子牙》中一人分饰两角,集妖之王九尾与魅惑众神苏妲己于一身。
为九尾配音时,她巧妙地在人声气口中加入兽的声音,达到了“人兽合一”的境界。在一则幕后视频中,为了诠释角色的痛苦,季冠霖更是喊到声嘶力竭、青筋暴起。
很多人没想到,萌兽四不像的所有声音都是由配音演员阎么么完成的。虽然没有一句“台词”,但每一声奶凶的嘶吼和娇嗔的叫声都为四不像平添了许多萌点。
在采访中,姜广涛说,为动画角色配音是“自由”的也是充满挑战的。没有真人表演作为抓手,最能展现配音演员的表演实力,也给演员机会从零到有地塑造角色。
近几年,随着国漫的全面崛起,《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动画电影频频创造票房奇迹,《魔道祖师》《狐妖小红娘》《刺客伍六七》等番剧不断出圈,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姜广涛、边江、张杰、乔诗语、张磊、翰墨等一批动画背后的“声音魔术师”有机会走到“台前”,收获越来越多观众的认可和掌声。
归来仍是“少年”
姜广涛的入行经历可以用“机缘巧合”四个字来形容。高中时,他曾是学校的广播员,老师便建议他报考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结果遗憾落榜了。后来,又碰上长影译制片厂招考配音演员,姜广涛顺利考取,本想当播音员的他就这样意外踏入了配音的大门。
今年8月,姜广涛重回长春电影制片厂 |
在长影学习实践的几年,姜广涛过得并不顺遂,虽然从前辈身上学到了不少配音知识,却因为声音条件的限制,迟迟配不上主要角色。
“我刚入行的时候,音色非常非常嫩,用老师的话说还带着‘奶味’呢。那个时候,影视剧中主要角色的形象仍然是比较高大的,各种腔体共鸣都要特别强的,一定不是像我这种‘小豆芽’的声音。”姜广涛回忆道。
当时,分给他的大多是小太监、小流氓这样边边角角的角色。长影的老师更曾善意地劝告他:你可能永远拿不到主要角色,不如趁早改行。
1997年,带着迷茫和彷徨,姜广涛随着时代的浪潮,也从长春来到北京,开始了“北漂”岁月。抱着技多不压身的心态,姜广涛选择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录音系继续进修。虽然学的是录音专业,但上学的同时,姜广涛干的最多的还是配音的老本行。代表作之一的《指环王》系列正是他在这一时期“半工半读”完成的。
“我去录《指环王》,发现都是大腕,都是这个圈中最有名的,我仰望不可及的老师在做配角。为什么我作主角呢?因为所有老师的声线都比较粗只有我是小男孩(的声音),我就偷占了这个便宜。”姜广涛感叹,真是败也声线,成也声线。
后来,随着二次元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审美的变迁,姜广涛那种与生俱来的“少年音”反而变得越来越吃香。他诠释了大量“男神”角色,也曾多次为吴奇隆、谢霆锋、冯绍峰、刘恺威、张翰等当红小生配音,曾经的豆芽菜音色如今成了粉丝口中的“帅哥音”、“男神音”。
姜广涛曾塑造过的经典角色 |
一路走来,“天资平平”的姜广涛曾经历过迷茫彷徨的时期,兼职做过上门推销员,磁带售货员,但凭着一股韧劲儿一直没离开配音的本职工作。
25年前揣着400多块钱学费来到长影,之后又背着被子来北京做北漂,一路跌跌撞撞成为今天的配音大神,无论声音还是心态,有一句话形容姜广涛都格外合适,“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配音演员要让你自己变透明”
“棚虫”是行内人送给姜广涛的外号,他平均每天都要在棚里工作12个小时左右,这也是不少配音演员工作常态。
“一天要工作个十五、六个小时到十九个小时都有过。因为项目比较着急,工作是从中午12点钟开始,到晚上12点结束,如果这一天的量没有完成,还要探黑,到两点、三点也是有的。最惨的一次是连轴转,基本上24小时工作了21个小时。”姜广涛说。
为了保持环境安静,录音室不仅密闭,还不能开电扇和空调,演员更不能穿羽绒服、冲锋衣等易发出声响的服装。一个人、一支话筒,有时为了找感觉灯也不能开,花也不能放,这就是很多配音演员的“战场”。
“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话筒,冷冰冰的,配得热火朝天,一场戏结束,世界是安静的。你能不能够安于这种安静当中,这是你的定力。”
回忆起自己最初入行的经历,“慢热”的姜广涛坦言自己前五年在录音棚里都是紧张的,“配音特别强调多听多看多感觉,很多时候不是老师教你就够了,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积累,融会贯通才是自己的本事。”
季冠霖也曾在采访中透露,入行前,每天都要对着电视练习,“如果没有2000至4000集的训练量,都不敢说自己会配音”。
姜广涛对于配音近乎严苛的敬业态度,特别体现在他担任台词执导的电影《风声》中。为黄晓明配音的是一位日本演员工藤俊作。工藤需要从头学汉语,并在汉语和日语中不断转换,一开始一直找不到状态。姜广涛曾经让他一句话就重复配了几百次,一天下来只能配两三句台词。
“你对每一个镜头都已经熟悉到陌生的状态。很多人问我电影好不好看,我不知道,因为我已经身在其中了。”以至于多年后在老师家聚会中,姜广涛偶然听到电视里响起一句《风声》的台词还会寒毛竖起,正是一遍遍重复产生的肌肉记忆。
很多人说,配音演员的精彩演出往往能拯救不少演员的演技。姜广涛却强调,在为真人影视作品配音时,配音演员应该致力于把自己变成“透明”的,不能挡在观众和角色之间,“配得越好,配音演员是越没有存在感的。把自己的存在感弄得高高的,只会招人讨厌。”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配音演员逐渐出圈,从幕后走到台前的现状,姜广涛认为是一把双刃剑。
他曾在采访中这样说:作为配音演员,本末要清楚。首先,作为配音演员的基本功底要过硬;其次,就是对艺术的理解,要有“配”的能力和“演”的能力,这是前提。如果只是为了“圈粉”,假借一个配音演员的身份,却没有把配音这件事做好的话,那他跟我不是一个行业。
回顾起自己25年的配音生涯,姜广涛用最朴实的话道出了一个配音演员的操守:“我在这个行业二十五年来,不能说兢兢业业,至少是老老实实地工作,认认真真地去干活,对得起自已了,就觉得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