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节创投会:那些值得被关注的中国青年电影人
1905电影网专稿 “你们不要气馁,当年我的《白日焰火》来到创投,那个夜晚我也没有获奖。”
在昨夜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单元颁奖的最后,一向不苟言笑的导演刁亦男,面对满场的电影公司代表和青年导演们,说了这样一番话。话音刚落,笑声四起,是理解的笑。
因为疫情防控,上海国际电影节精简了大量活动。但电影项目创投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单元。这个单元的目的很简单:帮助青年导演找到合适的投资方;帮助电影公司挖掘新人。
创投单元的流程一直简单明确:听完导演和制片人的10分钟陈述,评委点评,投资人合则约见,直奔主题。项目数量,洽谈场次,是判断创投是否火热最基本的数字。
疫情防控中的创投:增长的项目,回落的洽谈
13年的时间,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已经成长为亚洲最为重要的电影项目融资活动。但今年格外特殊,连创投的负责人都在担心,今年会有多少资金来支持到上海陈述自己梦想的青年导演们。
“情况比我预想的要好很多,报名的项目还是很踊跃质量很高,而且从疫情期间就有不少电影公司来询问我们今年的创投还办不办,表示了想要参与的意愿。”接受媒体采访时,上影节创投负责人范静雯这样说。
从入选的项目来看,疫情并没有阻碍导演们的创作。2020年的上影节创投,范静雯和她的团队、评审最终从450个报名项目中选出了39个,比去年还要多3个。
但今年又是特别的。参与活动的创投方与投资方人数都得到了严格的限制。在今年专门为上影节创投提供的场地里,所有项目均会分类在不同楼层洽谈,每个空间不得超过50人。
3天的时间里,100位投资方代表,和这39个项目,共计完成了509场洽谈。去年的这个数字,是646场。
“我觉得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上影节创投来的人不算多,但是安排很紧凑,大家都有一种要开拍电影、拍好电影的态度。”制片人王磊说,虽然人少,但是面对项目依然会谈得热火朝天。
王磊带了一部万玛才旦导演监制的影片进入制作中单元。在28日的颁奖典礼上,拿到了两个后期的奖项。他说:“我们的目的也是要卯着一口气,把因疫情耽误的拍摄,尽快找补回来。”
评委双雪涛也对今年的项目感到惊喜:“我觉得项目的质量确实是蛮高的,比如说有好多出乎意料,包括考虑到导演或者主创的年龄更让我意外,很多这样的项目。”
疫情下的导演:重新审视生活
在3天的陈述、洽谈中,评委陶昆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导演会提到,因为疫情被困在家,于是写下了这个剧本。把自己创作的东西重新整理,重新审视。
这让今年的创作有了不少共性。刁亦男说,自己在这39个项目里,看到了年轻创作者们都在起始阶段便有了对世界敏锐的感受。他发现,不少创作者们都在关心家庭暴力、新媒体的手段:“比如说对快手,对抖音这些新媒体的兴趣,好像在这一次的作品里边,很多的呈现了出来。”
类似的观察在上影节开幕第一天中,就出现在了贾樟柯的言谈之中。他提到,可能未来电影史会将如今的导演分为两类:经历过新冠疫情与没有经历过的。因为经历过新冠疫情的人,会重新看待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可能本质性的观众改变是观众因为经历了新冠疫情之后希望获得心灵的回应,需要新的作品,新的电影语言,新的方法,新的叙事这样的电影跟他的一种互动跟回应。”贾樟柯的这番话也许放到创投中的青年导演身上,也相当适用。
比如青年导演项目中,入围了一部叫做《伤寒杂病论》的作品。这部作品以这部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为题,探讨现代人精神上的伤寒与身体上的杂症。
制片人黄旭峰在陈述时说,他在这部作品里看到中国青年导演的野心,他们开始从自己的文化里面做电影。在这些电影里回答着中国人是什么,中国人过去现在未来的面貌是什么样的问题。
双雪涛也在这些电影项目里看到年轻人对生活重新的审视:“这些项目的共性就是对当下的回应,其实很多项目能看到跟现实有关联,比如现在的热点,一些大家都在关注的东西。”
他也留意到不少青年导演在选择参考演员时会贴上周冬雨的图片,毕竟《平原上的摩西》也选择了她。
双雪涛说:“她的表现力,你一看他你就知道她是一个这样的女孩,也可能是冬雨几近年塑造的角色给导演们留的印象非常深刻,她非常有辨识度,所以他可能会被这么多人选中。”
步履不停的女导演:小而美重获青睐
佟佳格是今年上影节创投中青年导演的一个缩影:女性,有海外留学背景,作品审视自身的生活,温和、幽默,略带讽刺。
创投负责人范静雯也提到,最近几年,参加创投的女性导演数量越来越多,有海外求学背景的创作者,每年也稳定在30%-40%左右。
谈到创投不断增长的女性导演和制片人,创投评审主席刁亦男说了一段很感性的话:“女性参与电影越来越多,那我觉得电影本身是一个很浪漫的表达手段,也许跟女性的那些浪漫的气质非常贴合。同时呢,电影也是很刺激的,很冒险的一个路径,也许也跟女性一方面追求浪漫,一方面追求冒险和探索的气质相契合的原因吧。”
他看到佟佳格的《慢半拍》时就评价,剧本提供了各种“小确丧”,但却寻找到了新的点和感觉。
陈述当天,三位评审都给了这个项目一致好评。评审主席刁亦男说,电影找到了当下年轻人曾经共有的时刻。另一位评审陶昆是业内资深制片人,听完陈述他感慨,行业里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这样的电影了。他鼓励佟佳格,要将影片的类型坚持住、把握住。
作家双雪涛也感叹:笨女孩感觉的电影,很久没有看到了。虽然电影怕小,但却很有意思。
项目最终获得了腾讯影业、坏猴子影业的关注奖项,还拿下了最佳青年导演项目这个大奖。这是去年凭借《凯迪拉克》获奖的王一寓后,女导演接力拿下上影节的创投大奖。
和不少喜欢写海外留学生活的导演不同,佟佳格想拍对家的思念。她切入的角度是一部小妞电影,更落地,让观众更共情,把二三线城市孩子去外地生活工作之后,与原生家庭的牵连拍进电影里。
这个项目在今年的创投中大受欢迎,让佟佳格感受到,产业开始从前两年的黑色、悬疑类型,将视角重新投向了这些小而美的电影。
成长中的电影人:创投是块敲门砖
“很多公司会关心,你的电影到底是市场向还是文艺向的东西。我认为商业跟文艺是不冲突的。我希望大家都能看到作品的同时,可以用作品跟观众交流。所以我希望在商业的基础上能加入一下我个人的表达。”
佟佳格说,自己在洽谈中会这样回答投资方的问题,她觉得资方对这个答案也认同,可能这就是现在市场想要看到的新导演项目。
产业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2018年,导演敬然带着一部名叫《落地生》的电影项目进入创投。2年后,这部电影进入了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新奖单元进行展映。
敬然也是有海外求学、工作背景的导演。她把创投的机会看得同样珍贵:“我在国内电影行业我没有人脉,我其实没有一个入门的途径,但是创投给我开了这扇门,我可以拿我的剧本接触一些资方国内的公司,听取一些意见,我觉得特别珍贵。”
《落地生》敬然(摄影:杨楠) |
通过创投,敬然找到了制片人和投资方,一步步地组建剧组,完成拍摄,直至将电影送到影展参加展映。
佟佳格同样对创投格外珍视。去年上影节举办了创投训练营,她带着《慢半拍》剧本的初稿在训练营里遇到了编剧董润年。当时这个剧本还在讲述女孩的高中生活,董润年提议,是不是可以让主人公去社会碰撞,也许发生的事情会更有趣。
佟佳格在2019创投训练营认识导师董润年 |
在过去半年,佟佳格修改了数稿电影剧本。董润年和他自己的制片人应萝佳以监制和制片的身份,和佟佳格与《慢半拍》一起来到了今年的上影节。
刁亦男导演在创投的4天活动里一直鼓励着最终可能不会得奖的项目方。他用自己的例子开慰着青年导演:“我只是觉得做电影会面临很多困难,外部环境的,还有自身的,当你面临这样失意的,或者所谓失败的时刻的时候,你也要记住这些时刻也都在同时抚育你,你也会从这些无意当中获取很多宝贵的东西。”
在刁亦男看来,创投不仅仅是一部作品赢得奖金或者开拍机会的地方。它更像一个年轻思想交汇的平台,在影展中也格外有活力。对电影人来说,更重要的是找到朋友和伙伴,找到一个与世界沟通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