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电影资讯

蓄势待发!后疫情时代,中国影视业如何重整旗鼓

陈旭光 2020.07.07 来源:光明网

原标题:后疫情时代,中国影视业如何重整旗鼓

电影《囧妈》剧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几乎所有行业都受到了影响,在焦虑中艰难前行。电影行业,更是遭受了几乎停摆式的重创——影院关闭、影片堆积、拍摄停滞、资金紧缩、产业链熔断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中国电影行业的疫后重建。在疫情阴影笼罩下的“至暗时刻”,中国电影能否度过“寒冬”、重整旗鼓,乘风破浪并再创辉煌?

至暗时刻,互联网成为影视行业自救的曙光

多难兴邦,生机往往与危机并存——新冠疫情虽然给电影产业带来了重创,但也带来了线上播放、云传播、“互联网+电影、电视剧”等新模式。比如率先吃螃蟹的电影《囧妈》,虽然冒行业之“大不韪”,但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产业案例:影片抓住了疫情期间受众对娱乐内容的渴求心理,首开国内“免费线上首映”的方式,独占了先机,赢得了受众的好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

电影《囧妈》剧照

《囧妈》打破了现行电影公映窗口期与付费模式等业内规则,其违背市场契约、行业道德的行为,也引发了院线发行界的强烈不满和公开抗议。暂不作行业评判和道德审判,这种“线上模式”和“分而治之”的宣发模式却给“互联网+时代”的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网络大电影也呈现出振兴之势。据云合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3月上线的160多部网络电影中,超过20部分账票房突破一千万。另据公开数据资料统计,2020年上半年分账票房破千万的网络电影达到30部,数量较2019年同期15部增加一倍;累计票房5.28亿,较去年同期2.05亿增长157.56%。

这也说明,疫后电影行业必将更加充分地拥抱互联网。电影工作者亦应更积极地探索“线下+线上”新模式,方能有效推动电影业的疫后重振。

转危为机,疫情为影视行业带来的种种可能

疫后的电影产业想要逆势自救和绝地反击,除了紧密拥抱互联网外,还要突破疫情带来的重重阻碍,开辟出全新的发展道路。看似围困影视人的新冠疫情,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为影视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新的可能性。

此次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心理、观念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疫后,应该致力于生产能够满足释放、缓解心理压抑的影视作品,让受众在超验想象、游戏娱乐化的身心活动中,得到心灵的抚慰和情绪的宣泄。

疫情期间播出的中小成本网络电影《大赢家》

此外,考虑到疫后会面临流动性资金有限、后续资金不足等经济问题,影视行业应该将开发重点放在发行渠道多元、生产资金回笼迅速的“短平快”型影视作品上。中小成本、“中等工业美学”电影、网络大电影、网剧等,都在优先考虑范围之内。而对于院线大电影,可以考虑拓宽渠道,兼顾网络发行。

受全球疫情影响,当前各国航线中断、国际交流紧缩不畅。在这一形势下,影视行业暂时不应考虑(或淡化)走向世界的远大目标,建议搁置那些耗资巨大、风险甚高,须依托国际市场的大电影制作,而应将目光投向国内市场,以满足内需为主要目标进行影视生产。

在后疫情时代,影视行业想要逆风翻盘,就要切准观众的心理需求,发展中小成本影视剧生产,尤其要大力发展网络大电影和网剧,将目光锁定国内市场,将疫情带来的危机转变为生机。

走过寒冬,哪些影视剧将迎来春天

当下,影视行业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难捱的“寒冬”。在这样的背景下,时代也提出了发展的新要求:影视行业想要在后疫情时代重整旗鼓,乃至乘风破浪,需要关注观众的审美习惯及需求的变化,以满足受众的“想象力消费”为发力点进行突围。

“想象力消费”是指受众(包括读者、观众、用户、玩家)对于超验性的、虚拟性较强的,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进行艺术欣赏和文化消费。后疫情时代,观众对这种想象力消费无疑有着更大的需求。走过影视寒冬后,下述几种形态或题材的影视剧或将迎来春天。

首先是影游融合类影视剧——疫情期间,人们由于长期居家,游戏便成为了重要的娱乐、消遣活动。游戏化的审美特性,如游戏化叙事、虚拟性场景,以及震撼的视听,漫画式的形象造型,还有对强刺激性、体验感、互动性的追求等,影响并形构了受众的审美习尚、审美心理与消费心理。受众会更喜欢具有游戏性美学特质的影游融合类作品。

影游融合类电视剧《全职高手》

显然,游戏行业在疫情期间的高歌猛进为后疫情时代“影游融合”类的影视创作提供了产业基础、题材及IP转化的强劲支撑。疫情过后,纯游戏IP改编电影,或在电影中融入游戏元素、游戏特质的影游融合类电影将成为一大趋势,有望成为中国电影恢复生命力的强势助推。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影游融合电影还将推动影视行业在技术、制作、工业、宣发、影院系统等层面的革新。

其次是灾难题材或灾难类型电影——每次灾难过后,受众都会对具有超现实美学特质与充满想象力的电影产生更多的兴趣,因为这样的电影可以驰骋想象,慰藉心灵,让观众在直面灾难的巨大冲击之后,又在想象、梦幻中超越灾难。灾难电影依托工业化技术营造视觉奇观,充分满足了受众“想象力消费”需求。它使受众代入到灾难之中进行身份认同,在梦幻般的震惊中历尽艰险、净化情感。正是因为电影尤其是灾难电影的这种心理慰籍功能,美国电影工业得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得到了迅猛发展,真正成为好莱坞“梦幻工厂”。

除此,还有玄幻、魔幻、幻想型影视剧——疫后的网络电影领域,出现了《奇门遁甲》《倩女幽魂:人间情》等多部幻想类热播作品,其中《倩女幽魂:人间情》(5月1日上映)上线10天单平台(腾讯视频)分账票房便突破了3000万,形成了网络热点。

《倩女幽魂:人间情》

这几部电影,与近年来其他以妖仙狐媚传说为题材的玄幻魔幻类电影一样,是中国式幻想类电影的一个重要类型。此类电影,在人与“他者”即妖鬼蛇仙之情感关系的传奇化书写中,呼唤美好的人性、和情感。同时,在视觉奇观表达、特效等方面强化玄幻色彩,以奇观化的场景、炫奇瑰丽的服化道等,营造出一种有别于好莱坞魔幻、科幻大片的东方式幻想和奇诡。以此,来完成大众对魔幻和超验世界的想象力消费。

总体而言,无论是影游融合电影、灾难电影还是玄幻魔幻类电影,都可以在满足后疫情时代受众想象、超验、梦幻、净化、升华等心理需求的同时,充分满足受众体验、互动、刺激、虚拟的审美需求。在影视业越过寒冬后,能为受众带来沉浸式体验或超验式梦幻的“想象力消费”类作品或将大批涌现。

后疫情时代,广大观众审美心理发生了变化,“想象力消费”需求也已激增。影视行业应瞄准观众需求,大力发展影游融合、幻想类、灾难类电影,同时利用好互联网红利,不断丰富中国电影的类型样式、美学形态,扩展中国电影生态版图。这样,才能走出疫情阴影,创造新的成绩。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