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

品道范伟:用15年打破成见 他是最被忽略的演技派

马 夋 2019.11.14 来源:1905电影网
时长:11:38      建议WIFI下打开

品道范伟:“我一直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

1905电影网专稿 范伟在大家的定义中,必然有一个“喜剧演员”的标签。

甚至在我们采访前,都会自动地带入臆想,假设着他在采访过程中妙语如珠,时不时能抖出一两个包袱。

结果并没有,在现实中,他只是一位演员范伟。他有点像新作《长安道》里的万教授,在自己擅长的领悟,能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地。当然,他没有万教授的油腻。

当我们告诉他,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影迷开始关注他时,他坦言那是“被发现的幸福感”;当面临近年来的部分作品,如《有完没完》《父子雄兵》等评分不高的质疑时,他会笑笑,反过来先感谢我们对他的足够关注。

拍摄《道士下山》之前,陈凯歌曾问过范伟,“最初作为小品演员来演戏,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你知道吗?”

当时他以为是小品的痕迹,但陈凯歌的回答是——“成见”。

如今,当我们再次把类似的话题抛给他时,他已然是“出世”的态度,“舞台到影视表演,肯定会有痕迹,努力清除掉就好了。”

他自知很难摆脱观众的“成见”,嘴上轻描淡写地略过,但他十几年如一日,认真打磨每一个作品,对于过去选择他出演正剧的导演们,更是分外感恩。

有趣的是,在我们的谈话过程中,他恰好从自己的银幕处女作《看车人的七月》聊起,再到后来的《南京!南京!》,进而到《长安道》,简单的几部作品,串联起了他长达15年的大银幕之旅,或者说,是他“打破成见”的整个过程。

范伟是幸运的,他的第一部主演的银幕处女作《看车人的七月》就是一部关于日常生活的作品,而非是一部癫狂喜剧。

对于所有人而言,意外,也惊喜。

毕竟,那几年正是他在春晚舞台上散发自己风采的时光,因为《卖拐》、《卖车》等一系列的作品,观众逐渐发现了“这片绿叶”的美丽。

尽管如此,在大家心里,他依旧只是位小品演员。

“我不像其他人,有一上春节,第二天就被满大街人认识的机会。我真的不是,差不多是过了5年之后,才逐渐开始有人认识我。”

所以,范伟比起同期的其他人,没有那么多野心和企图。后来真的红了之后,他更多是困惑,大家对他产生了某种刻板偏见。甚至有一次,他被卖菜商贩叫住,让他“拐”几步。

那时候的他,被这种成见困在了舞台上。

恰好,《看车人的七月》在那个时期找上了门。

“当时导演并不希望选我,他内心有一个正剧演员的人选,但没想到我会答应地那么痛快。”两个人一开始只是通过电话交流,范伟听到这个角色之后,显得无比兴奋,却没想到电话那头的导演安战军,其实满脸失望。

为了拍摄这部作品,范伟很快就来了北京,开始和整个团队进行更深度的磨合。

电影和小品不同,舞台上的演员需要通过夸张的动作和声音,去照顾所有的观众,甚至是正是靠这种夸张来带动所谓的喜感。但是在电影体系中,演员要面对着一个冷冰冰的摄影机,即便自己收着演,无情的机器依旧会把所有状态给放大。

真的可以吗?这种怀疑不仅是导演对范伟的态度,也是他对自己的担忧。于是,大家花时间一起磨,慢慢地,他在这部电影里,磨掉了自己舞台表演的痕迹。

“后来,我们真的共同把这件事完成好了,而且这部电影也给我树立了很大的信心。”

他成了,网上不少人评价,“生活就是范伟在电影里的那张脸”,甚至最后,他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第一个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2005年,时隔电影拍摄后两年,他经历了春晚舞台上最为崩溃的一次表演。在正式表演完小品《功夫》之后,范伟正式宣布,自己不会再登春晚舞台。

就此,他结束了自己10年的春晚生涯。

出走小品舞台,成为范伟破局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步。

在那之后,他接到的第一部作品是《芳香之旅》,也是一部文艺片。他在电影里颠覆性的演出,惊住了不少观众。有人感叹他的可能性,但同样有挑剔的观众觉得他在自我重复。不过最后,这部电影为范伟赢得了第一个国际大奖。

随后,他还主演了电影《耳朵大有福》,又是一部文艺片。

当时导演张猛找到他,强调这部电影是为其量身定制的。可是那阵子,范伟刚因拍戏出了重大车祸,导致胸椎骨折而在床上整整躺了3个月。原计划他要到4月中旬以后才能正式工作,可又担心错过了最佳的拍摄时间,于是决定提前复出。

剧中有一个情节是王大耳朵的妻子生病卧床在家,他精心照顾妻子。他联想到自己在养伤期间,妻子是如何照顾自己的。于是,他便建议将妻子为自己洗头、踹后背锻炼双腿的细节加进去。导演听后觉得非常动人,立即改动了剧本。

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耳朵大有福》最终成为了范伟和导演张猛的代表作之一。“贴切”、“到位”、“真实”、“像纪录片”……网络上对于这部电影所有的溢美之词,放在范伟身上,都显得不为过。

作为一名国民度极高的演员,他自己从不着急要获得太多的商业认可,反而痴迷这种小成本电影,“只要角色有根,我就愿意去演。”

这时候,商业片导演陆川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出演电影《南京!南京!》。

“这是一个大胆的选择。”时至今日,范伟都不禁如此感叹。

“在过去,对于喜剧演员演这么悲情的角色,观众容易笑场。但是唐先生这个角色是绝不允许观众笑场的,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对于演员,还是导演,都是一件非常蒙羞的事情。”

电影出来之后,他把唐先生这个悲壮且懦弱的角色彻底立住了。观众或多或少对电影存在一定的看法,但清一色都被范伟的演技折服了。

出演了唐先生之后,范伟相信自己可以成为更多的“先生”,“其实我接下这个角色也很大胆,不过正是有了这样一步一步的铺垫,可以让我现在面对任何一个角色时,都敢去尝试一下。”

2008年之后,娱乐圈越来越热闹,大家似乎更追求“娱乐至死”,相反,定居北京后的范伟越来越安静,他把过日子当作了看画。

诚然,看画的人永远不用关心别人在这幅画里看见了什么,只需在意自己看到的东西。范伟亦是如此,他不混圈,也不会刻意去迎合谁。除了必要的电影宣传,他几乎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偶尔一些新闻,也多是关于他陪伴妻儿的内容。

或许大隐隐于市吧,他才自在地享受着这一切的生活。

即便如此,导演们依旧喜欢找他演戏,不仅有张艺谋、陈凯歌这样的大导演,还有大鹏李骏这类新人导演。哪怕是一闪而过的角色,他都不拒绝,“享受就好了。”

除非是显而易见的角色,不管是谁的剧本,范伟的第一反应永远是怀疑这个人物,“怀疑他的逻辑,然后顺着故事去追这个逻辑,这样我就有信心能演好他,出来之后也会变得更丰富。”

他过去的作品里,很多最后只有几秒钟的镜头,范伟总能有魔力让观众过目难忘。

他自己私下非常喜欢去电影评分网站看观众的评价,“无论是批评还是赞美,他们的评论都很专业,对我来说都非常有营养。”

对待表演,范伟足够诚恳,也绝对谦虚。

这一点他和《不成问题的问题》导演梅峰很像。“他是第一次拍电影,觉得自己导演经验不足,他就直接把自己心里的美学观念告诉我,我自然明白了。”

举足轻重的几句话,殊不知背后付出了多少。

当两个处女座的人聚在一起时,为了追求完美,有时候一天就拍一场戏,更多时间就是在磨,可能只是为了一个肢体动作。除此之外,范伟在这部作品中,普通话、上海话、四川话和英语样样精通,彰显了他了得的台词功力。

单就这部电影,范伟拿下了多个最佳男主角奖项,就连导演许鞍华看完之后,评价范伟的表演,“诚恳的可怕。”于是,促成了两人后续《第一炉香》的合作。

《不成问题的问题》之后,这位最被忽略的男演员机会比过去多了一些。

但他又陷入到了另一个困境中,越来越多“不成问题的角色”找上了门。不过,那些剧本都被范伟回绝了,“太重复的角色不太愿意演,还是想演一点不太一样的东西。”

《有完没完》《父子雄兵》《绝世高手》都是他后续接演的作品,都是喜剧题材。不过这几部作品的口碑都不尽人意,甚至有点出乎范伟的预期。“会有遗憾,但喜剧永远不会过时,只是大家没有找到一个新的途径,如果还在重复之前的模式,观众可能就会有点腻了。”

不过,在这些影片的评论中,多会带着一句,“全靠范伟的表演在撑”。他向我们摆了摆手,“我看到过那些评论,真的不敢当,那都是观众的抬爱,其实是导演的功劳。”

自始至终,范伟都是带着这种自我怀疑和谦逊的态度在这条路上行走。

如今,他带来了新作《长安道》。他告诉我们,接这部戏就是因为和过去的角色不一样,所以想尝试一下。“万教授这个人物真的太复杂了,我拿到剧本之后,一直和导演反复深究,直到后来理顺他的所有逻辑,我才真的相信这个角色。”

“那这次新片之后,会不会希望大家忘记你喜剧演员的身份吗?”

“我真的从来没想过这个,也没有这个念头。”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