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师”延军,他是黄建新导演的御用录音师
1905电影网专稿 录音师延军也是从西影厂走出来的幕后电影工作者,至今,他还奋斗在声音制作的第一线。《白鹿原》《如懿传》《大江大河》《少年派》等多部火爆荧屏的电视剧,都由他负责指导录音工作。
回顾延军在西影厂的岁月,还是要从他当学徒,踏入行业的第一步开始讲起。
1984年,他进入西影厂录音车间,参与的第一部影片是黄建新导演的《黑炮事件》,不过真正促使他下定决心从事录音师工作的还是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红高粱》。当时他师从著名录音师顾长宁,并在这部影片里担任录音助理。
《红高粱》的拍摄过程异常艰辛,延军回忆,那时正值七月,剧组人员经常中暑,但需要同期录音时,他们就得背着录音机,拿着大话筒,顶着大太阳到高粱地里去录。
那个年代器材受限,几乎没有无线话筒,“一个话筒举四、五分钟,胳膊就开始发抖了,特别沉。”但延军却说他一点也不觉得累,因为能够身处在拍摄的第一现场,看着面前的演员表演,感觉特别有趣。
师父顾长宁对他的工作要求十分严格,也让延军懂得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当时有一场和日本人打仗的戏,要录出子弹穿过高粱地‘哒哒哒’的声音,那种声响不可能真拿枪打,我们每天就拿着各种石头去打高粱杆,扔得胳膊都疼,但师父一直说这个石头扔的速度不够快声音不对,那个不够力度……”这也让“精益求精”四个字刻进了延军的心里。
《站直啰,别趴下》
吴天明时任西影厂厂长时大胆启用新人导演,黄建新得以崭露头角,同样,黄建新也在他的电影里任用了许多年轻的电影工作者,延军就是其中一员。延军在独立担任录音师后,与黄建新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站直啰,别趴下》,从此两人开启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回想当年拍摄《站直啰,别趴下》的过程,延军透露,每天我们都要拍到凌晨,拍完后还得连夜检查、选取合适的声画片段,“每天干完都已经是凌晨3、4点钟,早上9点又要继续再拍第二天的戏”,不过那时,他满腔热血,充满干劲和拼劲。
录音师延军
延军与黄建新继续合作的《背靠背,脸对脸》是一部全实景拍摄的现代题材影片,黄建新对声音的要求很高,必须做到100%现场同期录制,不做后期配音。黄建新重视声音质感,让延军更加懂得了声音的审美,也学会了如何快速辨别表演台词与现场环境声音的好坏。
经验不断积累,延军也开始主动进行创作,在片中加入自己的声音设计理念——他建议用报时声来增加年代感,既能表现时间变化,也能呈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黄建新一听就特别满意。
为此,延军亲自来到坐落在北京西长安街上的电报大楼,那里的时钟每次报时都会响起《东方红》的音乐旋律,于是他录下了这段声音,也成为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背靠背,脸对脸》大获成功,延军也凭借该片入围了第1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录音奖。
2000年左右,延军开始组建自己的录音团队,他认为现在我国的电影市场仍然缺乏后期人才,“很多年轻人在后期机房坐不住,想去前期录音,但走南闯北,风吹雨淋的生活又特别辛苦。”他想告诫年轻人,不要仅仅把录音这门技术当作谋生的手段,一定要培养出兴趣爱好,才能把它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