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an Zang Zhi Lu
(2009)
公元627年的秋天,大唐帝国的都城—长安,一个僧人走出了城门。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 从长安出发,一路往西,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经过西域、翻越葱岭、横穿中亚的大草原,才能抵达印度。 在荒无人烟的沙漠,玄奘四天五夜没有进水;在风声鹤唳的峡谷,玄奘遭遇强盗;在幽暗阴森的城堡,玄奘不得已卷入一场谋杀……然而,凭着坚定的毅力和智慧,玄奘终于抵达印度。 在古老的印度,玄奘不仅废寝忘食地学习,而且周游了整个印度土地。在印度的宗教辩论会上,玄奘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荣耀。他不仅被尊为佛教大师,而且受到了印度最高统治者无上的尊崇。 但是,在生命最辉煌的时候,玄奘依然返回故土——大唐。 返回大唐之后,玄奘开始了庞大的佛经翻译工作。在此期间,他不仅撰写了“稀世奇书”——《大唐西域记》,而且将中国古代经典——《道德经》翻译成梵文,传往印度。 翻译佛经期间,玄奘在长安的慈恩寺修建了大雁塔。今天,大雁塔已经成为陕西西安市的标志。 公元664年,玄奘去世。玄奘下葬的时候,长安城空巷,百万人护送。大唐的高宗皇帝感叹:“朕失国宝矣。” 在中国佛教史上,玄奘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他不仅翻译了规模庞大的经书,而且创立了著名的法相宗。玄奘的影响远远超出宗教之外。公元七世纪,他以坚定的意志征服了丝绸之路。玄奘是古代世界首屈一指的旅行者,现代探险家的先驱。 在人类文化交流史上,玄奘是空前绝后的,他是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今天,玄奘已经成为中印两个大国之间友好的化身。印度历史学家Ali说,“如果没有玄奘,重建印度史几乎是不可能的。”英国历史学家Smith说,“对于印度历史来说,怎样评估玄奘都不为过。” 玄奘留给中华民族的,或许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作家鲁迅这样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玄奘留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对理想永不放弃,对信念始终坚持,这就是玄奘的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