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g Cun Jing Shi
(2012)
反映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警察剧并不少见,但反映人性化执法新理念的影视作品却从来没有。本片是以东北某偏远农村警署干警生活为蓝本的故事片。 大岭警务室,电话铃声不断,值班员不断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大岭警务室,什么,胜利二村有人抢劫,好,马上出警。车掉桥下了,人呢?……人没事就好!明白,这就去人……”每天和农民打交道,处理宅基地问题,调节邻里纠纷,帮新生儿上上户口,解决弱势农民的生活困难,看似都是些鸡毛蒜皮的琐事,然而却不容易,需要大智慧!用山村警察自己的话说,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先当服务队,再当灭火队、交通队、救护队、劝架队,也许还有拉拉队,全活!工作繁杂,可没人喊累,在指导员唐文亮,李经纬的带领下山村警署的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有一天,村里发生了一件让民警又气又恨不起来的事件,警察们居然被偷车人感动了,最后竟“微捐”,集资为其女儿买自行车,故事感人肺腑。偷车人原本是弱势群体,身体有病,女人病故,与他相依为命的13岁女儿升上镇里重点中学,却每天要跑十公里上学,他凑了八十元钱,进城想买台二手车给孩子代步,不想买了台二手车又被人窃,情急之下,一念之差,他选择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偷了别人一辆车,却被派出所民警逮了个正着。按理,审问过后移交治安拘留便完事了,可民警发现偷车人眼露良善之光,当那人跪下求他们到家去看看未成年的孩子,别让孩子挨饿时,民警们心弦被拨动了,换了便装到其贫寒之家,发现他没说谎,孩子赤足破衣,正望眼欲穿地盼父亲买车归来,还没吃饭呢。为了不给孩子心灵留下创伤,民警们向孩子隐瞒了其父行窃的恶行,谎称父亲暂不能归,跟随打工朋友去城里找活,不日即归,并凑钱为孩子买了自行车、文具、鞋和衣物。这善良的谎言也教育和打动了偷车人,民警们给他在孩子面前保留了做人的尊严,他也从此自尊自爱,婉拒别人的救济施舍,决心自立。好心的民警怕伤害孩子,一再叮嘱,尽管各种传媒报道此事时都用了化名,但孩子还是偶然从媒体的失误中发现了疑点,并执拗地一追到底,也试探其父,当他确认真相时,孩子因惶愧无地自容,一度恨父亲,甚至悲观。但警察们的大爱疏导了他的情感,当他意识到父亲更自惭形秽、更悔恨自己而努力洗刷心灵污点时,又反过来感染了女儿,彼此都装作不知情,善良的谎言传递着人间真情。 与这个故事水乳交融的还有指导员妻子为多磨难的待决女囚寻找遗弃她的父母的情节,她是看守所民警。她费尽周折,圆了她的梦,在女囚走向刑场前,女民警为她化妆,把自己的口红给她抹。女囚从前当运动员时的球衣是天蓝色的,女警特地给她买来天蓝色运动衣,希望她来世清纯如碧空。走向刑场时,女民警让她向远处看,虽是晴天,却有一把红雨伞在万头攒动中摇晃,她依稀看见了生母苍老的面孔,依稀听到了生母痛不欲生的哭诉,也许,她走到今天这一步,一切都源于母爱的缺失吧?这是生命与良心的呼唤,女囚哭了,她给女警下跪,无以报答她的关爱,写下遗书,愿捐献所有器官卖钱还给民警,她有一个小本子,那上面一笔笔地记着女民警为她花的钱,一共465元…… 另外,美国人领养中国孤儿这条线巧妙地把孤儿、美国老太太、警察李经纬一家两代人纠结在一起,演绎了一幕极具人间真情的互动。身为孤儿院老师的李经纬妻子甄越经常把孤儿福警带回家,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日久生情,李经纬老父亲非常喜欢乖巧懂事的福警,二人祖孙相称,福警的到来为这家庭凭添了许多欢乐,李经纬夫妻俩也把福警视为己出。每当有人问福警:你这么喜欢李经纬,干嘛不姓李? 福警都脆生生地回答:我们福利院的孩子都姓福,我是警察爸爸拣的,就叫福警!李经纬有心想领养这孩子,可政策不允许,只好从长计议。直到美国老太太的突然到来,打破了这和谐宁静……走与不走,孩子的命运牵动着许多人的心。走,不舍。不走,失信!怎么才能让孩子接受这一切?最后,所有人的选择,都是基于福警的未来着想…… 像这样感人肺腑的故事,如珍珠翡翠一样散落片中,有机而融洽地烘托了农村派出所民警的群体形象,他们见长的不是轰轰烈烈的伟绩,凡人小事才见真情,大爱无言。有人说,世上最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阳光、空气,还有亲情。警察的亲情,和阳光、空气一样宝贵,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老百姓是一面最好的镜子,站在这面镜子前,你对它发怒,它呈现给你的绝不是笑脸! 人口是碑,人心是秤,民警执法是人人能想到的本职业务,关爱百姓,人性化执法,带着感情执法,以感化人心来维系健康和谐社会的运转,其功绩是怎样估价都不过分的。这是本片要传递给人们的人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