Το βλέμμα του Οδυσσέα
(1995)
版本一 本片开始回顾了一战时第一部反映巴尔干半岛的默片,内容是描述纺织女工生活的场景。主人公(哈威•凯特尔 Harvey Keitel 饰)是个希腊裔美国人,在经历战争洗礼后,他怀着感慨的心情重归故里,寻找电影开始的地方。他跟同伴讲述着曾经在这里度过的岁月,怀旧而伤感。特别是看到教徒手持火把游行的情景,勾起了他对残酷战争的回忆。最后,他决心逃离。大雪漫天,他要了辆出租车,并答应送一位老人回家乡看看。然而,满目疮痍的战争废墟,让老人无家可归。汽车在雪地里抛锚,他只能登上了列车继续前行。在萨拉热窝,他在电影馆馆长的陪同下,寻找那部默片未果,却和馆长的女儿一见钟情。他高调地进入社交圈,却发现这里已经被前苏联的文化浸染,到处吟唱着喀秋莎的旋律。他曾目睹列宁的雕像被卸开,内心涌动着复杂的感情…… 版本二 配合电影诞生一百周年而特别拍摄的艺术电影,系荷马史诗《尤里西斯》的现代版本,总共涉及14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方言。故事描述流亡美国多年的希腊导演回故国放映他备受争议的一部影片,而他的真正目的是寻找三卷失落多年、据说是曼拿卡兄弟在电影艺术萌芽初期拍摄的反映百年前巴尔干人民生活风貌的电影底片。他登上一艘开往德国的货船,在贝尔格莱德获悉胶片被送往萨拉热窝。他终于找到萨拉热窝电影资料馆馆长,受战争影响,馆长已经不可能放映这些影片。导演结识了他的女儿,两人一见倾心。在萨拉热窝街头,随着几声枪声,导演的一位朋友已倒在血泊之中,他发出撕声裂肺的哀嚎。 版本三 有一部电影胶片,是记录巴儿干半岛在20世纪开始的生活,那时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类电影的开端也是丛拍摄战争开始的,那么将近一百年以后呢? 东欧的国家开始拒绝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电影了,主人公是个东欧羿美国导演,来这里寻找那部电影胶片,可是战争爆发了,塞族人,穆斯林,还有斯罗文尼亚,到处都是战火,还有游行示威的人们,导演决定离开希腊的城市,漫游整个巴儿干,寻找那部胶片。 他找了辆出租车,并带上一个要回到家园的老婆婆,在她的家乡,老婆婆只发现到处是战争的废墟,却没有当年的家园。 然后到处是逃亡的难民,成千上万。汽车在大雪地里抛锚,司机说:“我们的国家正在消亡,我只是希望消亡的慢点”(其实,这是安哲落谱罗夫的呐喊) 导演在列车上继续旅程,突然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他看见自己童年的景象:德国人走了,他们唱歌跳舞(屏幕上突然出现了字幕,1950,1951,1952)然后一群带着红色袖章的人们带走了钢琴,逮捕了家人,然后是现在。 导演在多瑙河里洗澡,他看见巨大的列宁的头像,被吊车吊在空中 ,接着又是一个战火中的城市,他找到了胶片,帝国的士兵正在与欧洲作战,纺织机前是面带愁容的妇女。 战争看似结束,他与胶片管理员以及他的孙女在大雾中跳舞,突然间善良的人们都在河的对岸被枪杀了,只剩下导演在哭泣,寻找到那部胶片又有何用?现代电影的胶片中不是依然记录着仇杀和愤怒。 然后电影结束了,非常的压抑,我认识的人都反对看这部电影,因为你要始终的沉思。 版本四 电影重现了导演对历史和人民的人道关怀,透过残破的风景和动荡不安的人心,将影片笼罩于绝望悲凉中。长镜头运用仍然让人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