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6.3

House of Flying Daggers

(2004)

创作时间线

20019月酝酿初稿影片故事雏形最早诞生在《英雄》拍摄中期,第一次提出新片的主题是要玩酷,不要儿女情长。张艺谋还同时提出了影片的总体风格始终处于奔跑或骑马中,是动态的,有点像古代的公路电影。张艺谋更多是从意象情境、色彩等视觉角度出发来构建整个电影。

20029月选择角色。当《英雄》于2002911日关机之时,导演已经确定《十面埋伏》中“舞艺超群”的盲歌伎由章子怡扮演。至于金城武刘德华梅艳芳则是《十面埋伏》的剧本尚未完成时,张艺谋就找上他们,只说要拍一个充满戏剧化的故事,有功夫武侠、也有爱恨情仇,希望他们可以参演。遗憾梅艳芳后来病逝未能参演,《十面埋伏》在片尾字幕中向她致敬。

200210月种花风波。乌克兰葵花久负盛名,符合剧中两场大戏的拍摄要求,导演组敲定乌克兰为外景地。为了渲染满天金黄碧海的美术效果,剧组花了两千美元买了当地的优良花种,并雇了80多个当地的花农播种了金黄色的葵花。后来去到现场时才发现此景根本无法使用,不得不重新物色另一处来拍。[2][2]

惊艳的牡丹坊

为了体现全片中最精彩、最宏大的一场武戏,美术专为演员的施展设计了牡丹池这个比较空阔的地方。用了六天建这个池,但只拍了半天,水池底和池边全用玻璃钢制成,也是为了看上去较亮,子怡与刘德华打斗中跳到池里,所以这个场所也很重要。旁边设置了8扇屏风,上面画着位唐代侍女像,池周围挂着珠帘,有个情节是刘捕快不知小妹是睁眼瞎,与她斗得不分胜负时,不经意一拨珠帘,没想到声音扰乱了盲女的听觉,他便占了上风。原来如果没有珠帘的帮助,刘捕快竟有可能逃不过一名舞伎之手

牡丹坊是导演用来极力表现中国文化的场景。本来故事发生的朝代不重要,到后来讨论哪个时代更有意思时,才从效果上要华丽奢侈、唯美绚烂的角度考虑,定下唐代,这也是与《英雄》的区别,这次色彩更丰富,易出新意。王斌作为文学策划解释了故事发生在唐代的原因。在对外宣传中,大家得知影片的主色调是敦煌色,何谓敦煌色,美术师霍廷霄解释道主要是红绿蓝三色。与《英雄》相比风格不同,这次追求写实、辉煌,要突破《英雄》是很难的,但这次造型因素一点不重复,我们把富丽堂皇也做到了极致,牡丹坊柱子做了200多根,真木手工雕刻的窗四五百扇,宫灯50多盏,光牡丹坊就搭了两个多月。”为了配合武打动作的施展和画面的好看,霍廷霄尽可能突出牡丹坊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特点。在台上有两段舞蹈,为了使画面效果更亮,牡丹周围的18只蝴蝶用玻璃钢制成,平地搭起的台下用射灯照射,舞台通明透亮,周围摆着40多面鼓,牡丹壁也用玻璃钢制成,从后面打灯,上面是牡丹的浮雕,斗拱也设计成三层高,格扇窗全用镂空雕,为表现牡丹坊的深阔特意做了三圈长,章子怡出场走过一圈回廊又是一圈,凸显出唐代建筑的极度奢华。[3][3]

参考资料

  • [2] 人民网.《十面埋伏》大事记[EB/OL].
  • [3] 中国新闻网.《十面埋伏》五大“埋伏圈” 从牡丹坊到花海竹林[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