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照街8.7

(1983)

四合院情结

四合院是北京最有特点的传统民居。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北京城,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背靠背,面对面,平排并列着,在王好为导演的回忆里,童年也有这么条街道,“我外婆家在法通寺,院子很多,有六个大院子,二十多间房子,不是很规整的那种四合院结构,我住到解放初期。”王好为心中的四合院是最具人情味儿的地方,而且也很美很干净,“一般要是靑砖墁地的话,它也要留出几个花池子,种美人蕉呀,江西腊呀,指甲草呀,阴面种点晚香玉什么的,树呀海棠、丁香很多。” 

《夕照街》中看昙花的场面映现了王好为的童年回忆。而更令他印象深刻的其实还是四合院的人情,“反正这家做什么吃的,那家都能闻到,这家吵架,那边也能听到,劝架呀,来往得非常密切。”为了找到心目中理想的院子,建组之初,王好为发动了剧组的人开始了艰苦的筛选。“因为《夕照街》写的是一个要拆迁的胡同,三个院子的故事。我们是导演、摄影、美术、制片,两个人一组,分成三组,骑着自行车就像篦头发似的,一个胡同、一个胡同挨着找,到一个胡同就问人家居委会,一直折腾了40多天,最后确定三处。”后来,位于新街口、沙滩、定阜大街的这三处四合院后来被定为电影的主拍摄地。[1][1]

电影剧作

苏叔阳编写的《夕照街》剧本凭借活灵活现的人物、浓郁的生活氛围、地道的北京乡音,“一下子就吸引了”王好为导演。她认为该剧“结构容量大,真实、自然,较少人为感”,但同时这也意味拍摄难度较大——“没有贯穿全片的冲突,没有通常意义上的高潮”,“没有总的戏剧悬念,头绪翻、结构散、人物多”。[2][2]有人批评该剧本主题不清楚,编剧苏叔阳不以为然:“ 我写的是酸辣苦咸甜。生活本身就是五味俱全又洒满阳光,我就画这么一幅像,让观众自己去体会。”[3][3]导演王好为根据剧作确立了影片的风格和基调“作者在描绘生活时,对于他肯定和否定的任务都运用一种微妙幽默的笔触,风趣辛辣。这就决定了我们影片的风格,不是严肃的正剧,也不是轻松的喜剧,更不是悲剧,而是充满幽默色彩的富有生活情趣的抒情正剧。”[2][2]

选角

王好为导演在演员的外形选择上,不注重貌美。片中的小娜一角选择由当时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三年级就读的刘岩扮演,因为她“是小家碧玉型的,不洋不土”,并且它也很熟悉北京胡同的生活“一颦一笑都很是那个味儿”。导演希望影片中出现的人物“就像在大街小巷常见到的一样,既普通,又各有特点,使人一下子记住”。在几组年龄相近的角色中,尤其注意外形的区别,如陈佩斯袁苑等扮演的待业青年;于绍康陈强扮演的老头;陈立中卢桂兰等扮演的中老年妇女,他们在体态面容上都各有明显的特征。扮演李鹏飞的李丁老师在试镜时做了段吃鸽子桥段的无实物表演,一下子就抓到了角色的核心,把李鹏飞身上的摆派头、挑剔、下作表现得淋漓尽致。[4][4]

追求真实感

摄制组尽最大可能采用实景拍摄,街上的镜头一律采用偷拍。演员除了在须型和发式上做些必要的造型处理外,面部不化妆,不涂油彩,不装假睫毛,不粘双眼皮,不用纱条吊、绷肌肉。演员的服装多半是从群众那里换来的旧衣服,有风吹日晒、洗涤磨损的生活痕迹。“这样处理,可以让演员毫无顾忌地擦汗、洗脸,动作自然,混在人群中不突出、不扎眼,容易找到角色正确的自我感觉。”在摄影上做到了质朴、自然,力求工而不死,活而不乱。录音师录制了北京街头巷尾有特点的杂声,用音响组成了一个街道交响曲。扮演郑万全的于绍康,为了把握人物特点,专门去结识了几位北京老裱糊匠,观察他们的习惯、趣味、爱好,学习裱糊技术,学北京话。他把郑万全的台词全部录了音,反复琢磨,校正自己的东北口音。[5][5]


参考资料

  • [1] 1905电影网.纪录片《似水流年 第29集:四合院》[EB/OL].
  • [2] 《电影通迅》编辑室.导演的探索4[M].1.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212-215.
  • [3] 王贵,苏叔阳等.它山之石——《推销员之死》座谈会纪要[J].戏剧报,1983,(07).
  • [4] 《电影通迅》编辑室.导演的探索4[M].1.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215-218.
  • [5] 《电影通迅》编辑室.导演的探索4[M].1.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2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