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家庭里

(2009)

导演阐述 胡平 拍摄本片的意图是来自大庆广电集团,适逢大庆油田发现五十周年、大庆市建市三十周年之际,大庆要制作一部电影向共和国献礼。又逢大庆市委宣传部和大庆广电集团共同 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影视中心成立,作为中心成立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大家对本片的剧本选定颇为慎重,最后选定了大庆知名作家杨利民先生的话剧剧本《在这个家庭里》,由我来进行剧本改编工作和导演工作。 剧本改编。杨利民先生的《在这个家庭里》是个话剧剧本,写于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当时,这是个很有时代意义和比较前沿的话剧,在当年被搬上舞台获得过巨大成功。但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这样一个在九十年代初创作的剧本能否在现在被搬上荧幕后仍能让大众感动,影片的主题能否被观众所接受。另外一个问题,话剧改编成电影剧本所要遇到一些具体问题,如: 1、也许是话剧形式限制的原因,作为电影故事,觉得整个故事的构成不是太丰满,没有一个核心的事件牵动抓住观众。矛盾冲突的力度没有铺垫和渲染,看点略不足; 2、在原剧本中,所有的场景全部设在家里,对于电影来说,是否会显得单调,当然也有像《欲望号街车》这样的成功的先例,但是电影《欲望号街车》的内在矛盾和冲突十分激烈,悬念设置很好,一环扣一环,但在这个故事里,缺少这样的冲突和悬念设置; 3.作为主人公的陈博民这个父亲形象有些单薄,不鲜明。没有突破老知识分子千篇一律固定的模式。司空见惯。语言的特色不足,分量感稍差。因此,在剧本改编和导演的过程中,对于这些问题做了些调整和改动。写人的电影。这个电影从被策划开始的那一天,就开始被定调为一个弘扬主旋律的电影。就背负着重大的政治命题,故事本身的主题也是通过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人生观上的矛盾和冲突,反映老一辈石油人为祖国的石油事业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以此让年轻一代得以感受到老一辈身上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品格。正因为这样一个主题,很容易让影片叙事流于表面、空洞,我们力求避免先给电影一个预设目标理念或者是要宣教的思想、要教诲的道理,因此,在剧本改编和导演过程中,定位这个电影一定要写人。 剧中,我力求让主人公陈博民变得更人性化,他是油田总地质师,但同时更是一个父亲,一个对工作、家人都有着深厚情感的父亲。只有塑造真实可信的人物才能让角色走近观众的内心,得到观众的认同,再求感动观众。感动需要细腻、丰富、恰到好处、点到即止的情感,至少做到让这些人物不再概念化,在剧本改编,造型,声音、剪辑等过程中统一了这个认识。影片的风格。对于影片的风格,我一开始和原作者杨利民先生沟通过程中定下的,写实基础上的诗意化表现。虽然最后的完成作品未能达到我的理想要求,但是,是作为目标去追求的。写实自不必说,杨利民老师的作品被称为新现实主义。我们在整个过程中也用写实、作为基调的。诗意化是我个人的追求。我希望在写诗的基础之上有些诗意化的表达。希望这个电影能像一副画,有浓有淡;又像一首诗,要有节奏,疏密张弛。这也体现在一些具体的细节设置中,全剧有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象征,磕头机(学名:抽油机)陈博民家外就有一台或一组磕头机,这在大庆是常见的。它像一个人或一群人,默默地跪在大地上,虔诚的朝拜生活,祈祷平安。无论冬夏寒暑,它都永不停息。在拍摄这个影片之前,我尽量让自己多去油田走走,看看,也接触了一些工人,从他们身上多感受一些,毕竟自己不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对于油田生活感触不深,我努力让自己多融入这片土地,多呼吸这里混着黑色黄金的空气,得幸的是,影片的制作方在这方面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原作杨利民老师和我的几次沟通也让我深受裨益,剧组几位同行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提出了极其重要的宝贵意见,如饰演陈博民的优秀演员丁军老师,在拍摄过程中与我无数次的交流,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得幸于这个优秀的团队,但是,目标定的高,在最后实现的过程中不免有损失,就像杨利民老师嘱咐我说的:我们手捧金沙,一定要把指缝夹紧,以免一点点漏掉。我将继续尊崇老师们的金玉良言,现在、以后,都要手捧金沙,将指缝夹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