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Queen
(2006)
幕后制作 【独特视角】 1997年8月,黛安娜王妃在巴黎的隧道中香消玉殒,引发了遍及全世界的轩然大波,在英国政界上层紧闭的大门后,新上任的首相布莱尔同皇室之间也爆发了一场如何面对态势的纷争。作为颇具争议的人物,黛安娜在与查尔斯王子离婚之后就退出了公众的视线,英国皇室也由此苦闷不已。当惨剧发生,女王和皇室一如既往的保持封闭和缄默,直到不情愿的被首相布莱尔拉到公众面前。 作为故事素材,黛安娜的死会为电影人提供太多的创作空间:无情狗仔队追逐下的可怕车祸;名人的英年早逝;饱受争议的爱情未及圆满提前夭折;还有对一位伟大女性的死因负有重要责任的媒体备受斥责等等。而本片则选取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从黛安娜之死审视英国民众同英国皇室的关系。 导演斯蒂芬·弗雷斯说:“虽然整个皇室体制很可笑,但我们却从反方向入手,去发掘这次危机中的人性。女王刚刚度过了80岁生日,尽管皇室制度愚蠢不当,但从很多文章中可以发现,一些人还是承认女王的非凡的。”影片在讲述皇室同布莱尔和英国公众发生冲突的同时,还反映出君主权力的消逝,从而首相和民众占据了主导位置。 制片人安迪·哈里斯说:“黛安娜与女王的故事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这个年轻的王妃向历史悠久的君主权威发出了挑战,而当她罹难,皇室竟然保持着惊人的沉默。起初皇室中没人知道该如何反应,但很快表现出悲痛的情绪。不过,这一切让人怀疑,这份情感是真是假?这种情感和公众的情感是否一样?” 导演斯蒂芬·弗雷斯说:“我同意执导本片,一部分是因为同编剧皮特·摩根的再度合作,一部分是因为影片主题,这是一场新旧世界之争,这是关于终结传统的故事。”同时,弗雷斯也感到自己走入了禁区:“要讲述健在人物的故事必须小心翼翼,你无法找到简单途径。拍摄一部关于女王的电影就如同要拍摄一部关于自己母亲的电影,在英国,女王真的就是国家母亲的象征,所以你不希望出现任何偏颇和轻率,必须摒除所有偏见和负面影响。” 【关于剧本】 在编剧皮特·摩根看来,影片最大胆之处在于这并非是讽刺喜剧,完全没有惯例可循。对于片中两位高高在上的国家领袖,真实性至关重要。摩根展开的调研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女王周围发生的一切琐碎,从如何进早餐到如何在巴尔莫勒尔庄园中消磨时间;二是形成从黛安娜遇难到葬礼期间的详细时间线。 摩根在筹备剧本期间,掌握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内幕,他发誓不会将这些知情人公诸于世。这些人包括前唐宁街雇员、前皇宫雇员、传记作家、私人秘书、私人裁缝、巴尔莫勒尔庄园的访客等等,摩根由此获知了布莱尔和女王在当时的想法、言谈、行为和感受。同时,摩根还观看了大量纪录片,从中观察女王的讲话风格和习惯。另外,摩根带领下的研究小组也在所有相关报道中寻找线索。“虽然关于皇室和布莱尔的传记很多,但来源五花八门,存在去伪存真的问题,”摩根说。值得一提的是,摩根曾就此咨询著名作家罗伯特·雷西(Robert Lacey)和皇家评论员、《Majesty》杂志主编英格里德·瑟瓦德(Ingrid Seward),从而获得确切的信息。 在摩根的所有研究结果中,最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任何人都可以租用巴尔莫勒尔庄园中的一间小别墅。摩根曾因此特别赶到巴尔莫勒尔庄园,除了与女王近在咫尺之外,还从众多工作人员口中求证了这件事,皇家庄园出租别墅根本就不是秘密了。摩根设身处地的感知到了女王的孤独,“你会了解在这里是如何同外界隔离,在离伦敦异常遥远的浓密树林里,这片庄园如同世外桃源,难怪在黛安娜死后女王根本就不知道伦敦公众的情绪,因为这里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 随着摩根对女王了解的加深,对皇室的生活也逐渐产生了同情。女王为了保护黛安娜的孩子们撤走了所有电视和收音机,所以他们生活在完全闭塞的空间中,身边的马屁精没人告诉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当时人们正在街头大声抗议皇室的沉默。 摩根在巴尔莫勒尔庄园还得知女王经常开着那辆陆虎车独自外出,于是也就衍生出影片中女王在树林中邂逅了一只孤独的公鹿,这段镜头完成了一种隐喻。摩根甚至想起了自己与女王同岁的母亲,并且在剧本中将女王塑造成布莱尔的母亲般的人物,与查尔斯的铺张浪费相比,女王将一生都奉献给国家,而在黛安娜遇难的一周时间里,她的威信急转直下。 摩根总结说:“最终,这部影片中没有不道德和诽谤,虽然有犀利的评论,但对所有牵扯进来的人物都给予了关爱和同情,唯一真正应该责备的,是公众和我们对根本就不了解的事物指手画脚的欲望。” 【关于导演】 本片导演史蒂芬·弗莱尔斯也非池中之物,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就凭借敏锐的视觉意识和引人入胜的叙事能力晋升为英国一流导演。由于他本人非常爱好表演,早年还在伦敦的皇家宫廷剧院参与舞台剧演出,所以他的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表演细腻、对白诙谐幽默,并具有一种强大的真实感和吸引力。在他的导演生涯中,多次获得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家中的橱柜上还放着凭借《危险关系》赢来的法国恺撒奖、和凭借《非恋不可》获得的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因此,他执导《女王》,令人信心十足。 【关于演员】 要扮演伊丽莎白女王、英国首相这样位高权重的人物,选择演员是至关重要的。本片的“女王大人”,正是英国家喻户晓的海伦·米伦。她上一次扮演贵族的经历,是在《疯狂乔治王》中扮演乔治三世忠心耿耿的皇后。这个角色让她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和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之后依靠在罗伯特·奥尔特曼执导的影片《高斯福特庄园》中扮演的角色,米伦第二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2003年的《日历女郎》让米伦红遍了欧美大陆。 刚凭电视电影《伊丽莎白一世》为自己捧回艾美奖的海伦·米伦这次又以伊丽莎白二世的形象出现,不过与以往不同,米伦这次扮演的是至今健在、在位半个多世纪的英国君主,加上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也是影片的中心角色,本片在上映之前便引发了不小争议。“这是我接过的最可怕的角色,”米伦在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们说,“扮演一个生活中存在的人物是没有胜算的,因为你演得再好,也不及他们的十分之一,所以你不可能真的成功。我唯一想到的,就是像了解自己的手背一样了解她,这是你一生最熟悉的人。但同时,她对我们所有人来说又是完全神秘、陌生的人。我希望这是一次对一个奇特家族经历非常时期的人性化解读,影片在试图说明君主也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 【其他】 本片摄影师是同佩德罗·阿尔莫多瓦合作过《关于我的母亲》和《颤抖的欲望》的阿方索·比托(Affonso Beato),并且导演斯蒂芬·弗雷斯决定用35mm摄影机拍摄皇室的场景,用Super 16摄影机拍摄布莱尔,因为35mm摄影机的影像更沉着、冷静和庄严,而Super 16手持摄影机的影像则突显活力。导演希望用两种影像的反差来对比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比托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影片紧凑的时间结构,故事在一周内发生,而拍摄却要持续两个月,很难控制外景的一致,更何况是在天气多变的伦敦。另外,在虚构画面出现的同时,还要和真实的纪录片画面剪接在一起,以增强影片的全面性。 巴尔莫勒尔庄园是片中最重要的地点之一,找到替代的景点并非易事,最终,在本片中担纲美工设计师的艾伦·麦克唐纳(曾参与《情迷画色》和《灵幻夹克》的拍摄)找到了三处合适的地点,分别为:阿伯丁郡的克拉尼城堡、因沃内斯郡的格伦菲斯庄园和爱尔夏郡的布莱尔坎恩城堡。 花絮 ·影片在威尼斯电影节上首映时,海伦·米伦精彩的表演让在场观众起立鼓掌5分钟。 ·海伦·米伦曾安排扮演皇室成员的演员詹姆斯·克伦威尔、西尔维亚·萨姆丝和阿力克斯·杰宁斯在镜头之外多多相处,以培养出融洽的家庭情感。 ·真正的英国女王拒绝观看本片,因为她不想看到别人扮演的自己重温她生命中最糟的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