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

为何台湾导演“倾家荡产”拍电影 难道为梦想?

2012.07.01 来源:华商报


影片台词:“如果文明是要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

“忽如一夜春风来”,以此形容当下的台湾电影再合适不过。仅仅今年上半年,就有《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赛德克巴莱》、《痞子英雄》三部台湾电影上映,都是口碑大赢家。但正在改变的台湾电影背后有着残酷的现实:不少导演仍在“倾家荡产”拍摄电影。
那些年,
他们都在借钱拍电影

         电影《痞子英雄》目前正在影院上映,票房不错。但记者前日采访该片导演蔡岳勋,他还是有自己的担忧,这部电影的投资大约3.2亿新台币,其中40%来自导演本人贷款,尽管电影在大陆票房不错,但远远还没收回投资。接下来还需要在东南亚市场发力才行。而蔡岳勋承认,他的这种状况,还算是台湾导演中情况比较好的。今年已在大陆上映的几部电影,都是导演“倾家荡产”的产物。
         最“惨”的算是魏德圣,《赛德克巴莱》是他筹备十二年的电影,他把从《海角七号》赚得的5000万新台币全部贴进去,并四处借钱,还抵押房产。女主角徐若瑄分文不取,还倒贴了1000万新台币,周杰伦也借给他4000万新台币,吴宇森为他介绍了部分投资人……但该片在内地有口碑无票房,欠下的债一时难以还上。
借钱拍电影
只是为了实现梦想

         为什么他们都爱“倾家荡产”拍电影?记者把这个问题交给蔡岳勋的时候,他说:“台湾的电影生态太薄弱了。我当初也是拿家里的钱拍电视剧《痞子英雄》,为求效果,制作费不断攀升,有2000多万台币的资金缺口,便是我自己向亲戚朋友借贷。”他觉得,台湾电影正在重新出发,站在整个台湾电影的角度,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
         魏德圣告诉记者,拍摄《赛德克巴莱》时,只是想为台湾做一部大规模的史诗电影,这是一部可以炫耀民族骄傲的电影,他的这个梦想得到了许多人支持,他们还愿意借钱,是因为这是一个美好的事情。
悄然改变,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现在台湾的年轻导演很在乎观众,每一场放映都跑到影院和观众直接交流,有时一跑就是一个月,几乎住在影院里。面对观众的不断质问和挑战,他们也在不断地审视自己,力图拍出观众想要的东西。”台湾电影人段存馨曾这样说。
         另一方面,他们也在为“北上”积极铺路。台湾电影也在升级换代,《赛德克巴莱》的史诗气质,《痞子英雄》里好莱坞大片般的战斗场景,也让人对台湾电影工业刮目相看。不同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那种台湾电影的“小清新”风格,台湾电影正在变得更加多元化。
         蔡岳勋颇有信心地称,在台湾本土,目前已经有好几支强大的文化创意基金加入电影行业投资,已为台湾本土电影制作打开通路。
         6月30日,记者探访台北电影主题公园,在台北最繁华的街道上,记者还是被铺天盖地的电影宣传震惊,满街都是《画皮2》和“蜘蛛侠”的广告。从铺天盖地的电影宣传来看,电影人或者影迷对电影的热情有增无减。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