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嵬(1912-1979),1912年生,山东诸城人。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演员。主演影片有《宋景诗》、《老兵新传》,《红旗谱》;与人合导影片有《青春之歌》。
原名郑衍贤,1920年9月生于福建省长乐县,逝于1994年11月,著名导演。1944年毕业于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并留校任助教。1948年赴香港任永华影业公司副导演,同年赴华北解放区参加华北大学第三文艺工作团,任戏剧队长,并参与影片《红旗歌》的编导工作。
著名电影女演员。其表演细腻含蓄,擅长饰演知识分子形象。
康泰,中国电影演员。原名刘秉璋。北京人。1944年于北京第四中学毕业,后入北京影艺学院。1945年入华北电影公司。抗战胜利后在北京业余剧社和戏剧宣传队三十队任演员。1947年起任上海国泰影业公司演员,曾主演《玫瑰多刺》等影片。1952年后任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演...
秦怡,1938年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肄业后去武汉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同年至重庆,入中国电影制片厂任实习演员,在影片《好丈夫》中扮演角色,后相继参加中国万岁剧 团、中华剧艺社等话剧团体,在重庆 、成都等地演出《大地回春》、《钦差大臣》、《茶花女》、《天国春秋 》、《桃花扇》...
于是之(1927-2013),原籍北京,1927年生于河北唐山。话剧演员、电影演员。主演《青春之歌》。
葛存壮,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著名演员葛优的父亲在多年的表演工作中,用精彩的演技为观众奉献了众多经典的反面角色,被广大观众所熟知和喜爱。2012年6月,葛老因瘫痪入院。 1947年东北解放后,葛存壮考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文工团当演员,两年后随团调入东北电影制片...
赵联(1931-1990),中国电影演员,曾用名赵子宽,原籍河北宁晋,生于大连,1949年中学肄业后入上海华东海军鱼雷厂当修理工,并参加演出小喜剧《喜相逢》及小话剧《炉边风波》等。1951年入中央电影局电影学校表演系。1953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56年在《上海青年报》举办的十名优秀演员评选中名列第五...
作品《变身男女》。
张逸生(1913-2008),男,演员。1938年毕业于国立戏剧学校第二届。抗日战争年代,先后任“血花剧社”编导委员,成都行辕“抗敌剧团”导演、总干事,重庆“实验剧团”编导委员,“中华剧艺社”演员。抗战胜利后,任重庆“一四剧团”导演,“剧专剧团”导演、业务组长。解放后,参加上海剧影协会大型广场演出《怒吼的中国》,并参加筹建中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后调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先后任演出总干事、舞台监督、演员、艺术委员、导演。五十多年在舞台上及银幕上创作了半百以上的各色人物形象,导演过二十多个多幕剧,参加拍摄过十多部影片和电视剧,后离休。
1942年出生,祖籍天津,影视编导,北京电影制片厂二级电影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赵玉嵘的艺术实践领域很广,包括朗诵、话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动漫等。最早接触的艺术形式是朗诵,童年时期就是闻名中外的中国福利会上海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朗...
韩焱(1908-2000),男,演员,曾出演《早春二月》、《青春之歌》。
于洋,原名于延江。山东黄县人。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代表作品有《青春之歌》。
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28年4月出生,上海市人。毕业于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曾在冀东文工团、唐山市文工团、昆仑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当演员,1956年调北影厂,从影几十年来,塑造了数十个银幕形象,如《为了和平》中的万方、《母亲》中的颜佳、《上海姑娘》中的淑芬、《飞越天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