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电影导演,原名王怡名。北京人,大同大学肄业。曾任上海国风话剧团、上海剧艺社演员。1946年后任文华影业公司演员、导演。1952年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导演,影协第四届理事、四川分会副主席。导演的影片有《家》(合导)、《宝莲灯》、《张家少奶奶》等。叶明是一位敢于创新的导演,在他的影片中可以看到他独到的蒙太奇处理,他是我国电影导演史上,一位硕果累累的艺术家。
魏鹤龄,天津人,1907年1月14日出生1979年10月2日逝世。1935年出演处女作《人之初》。代表作有《马路天使》、《乌鸦与麻雀》、《祝福》等。
原名孙以亮,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导演、朗诵艺术家。多次获国内外电影艺术大奖,出任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国际电影节评委。历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顾问,上海华夏影业公司艺术总监。2007年12月28日上午8点59分,因心脏病突发,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6...
中国著名女演员,作家。于电影、文学两个领域均又杰出成就的女性。
王丹凤,原名王玉凤,原籍浙江宁波,1924年8月23日出生于上海,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她是1962年新中国首次推出的“二十二大明星”之一。曾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是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全国政协第六、七届委员。王丹凤夫妇应美国白宫邀请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里根总统就职典礼。90年...
张辉,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中国大陆男演员。先后参与拍摄了《旗袍旗袍》,《武则天秘史》,《从将军到士兵》,《血色黎明》,《五星红旗迎风飘扬2》等,在电视剧《七年之痒》成为一名副导演,并饰演有情有义的女主演亲弟弟“陈晓刚”一角。 2017年,凭借电影《搬迁》获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张瑞芳,1918年6月15日出生,著名表演艺术家。原籍北京,生于河北保定。1935年入北平国立艺 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学习 ,并参加戏剧活动,曾演出《放下你的鞭子》、《黎明》等剧目。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民族解放先锋队,随北平学生战地移动剧团在各地宣传抗日救亡。
蒋锐(1922,1,12----?)江苏南京人。1943年入桂林新中国剧社任演员。1945年任香港建国剧艺社演员。1946年任香港大中华影片公司演员。拍摄过《新天方夜谭》、《三女性》、《宏碧缘》、《大侠复仇记》、《地狱天堂》等影片。1948年5月在香港参加中原剧社、建国剧社和音乐社三团体组织演出的歌剧《白毛女》,饰演穆仁智。1949年后在香港南国、新时代、大光明、南群等影片公司,拍摄过《野火春风》、《水上人家》、《冬去春来》、《风雨江南》、《恋爱之道》、《小二黑结婚》等影片。1951年入上海长江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2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先后拍摄过《鸡毛信》、《宋景诗》、《春天来了》、《谁是凶手》、《家》、《凤凰之歌》、《海魂》、《小康人家》、《常青树》、《林则徐》、《躲灯》等影片。1959年调珠江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又拍摄过《英雄诗篇》、《南海潮》、《逆风千里》、《山乡风云》、《梅岭星火》、《预备警官》等影片。
演员,曾出演《舞台姐妹》、《渡江侦察记》》。
章非,男,电影演员、导演,曾经拍摄过的电影有《红与白》《最后的太阳》等。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徐汇区第三、四、五、六届人民代表。
宣景琳,中国早期著名女演员。1925年入明星影片公司,主演《最后之良心》、《上海一妇人》、《盲孤女》、《真假千金》《银幕艳史》等影片。1931年为天一影片公司主演有声片《歌场春色》。与张织云、杨耐梅、王汉伦一起被评为上海滩1926年四大女明星。与其他三人相比,她以戏路广著称,既能演狐媚角色,也能演悲剧女性。解放后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 宣景琳的父亲是上海的报贩,她在教会办的慕尔堂念书,虽不交学费,但不愿忍受有钱同学对她的歧视而离校跟人学唱京戏。在夫母长兄先后患病,她不得已卖身妓院,少女时代就堕入火坑。过了几年卖笑生涯后,她梦想跳出深渊,把希望寄托在海上名绅之子王六公子身上。王公子虽对她一片痴情,然而父亲绝对不肯让儿子与妓女结婚。 一个偶然的机会,郑正秋选中宣景琳来演《最后之良心》的反派配角,发现她有演戏才能,就接连让她演几部影片。 宣景琳拍影戏不为出名,只想积蓄酬金为自己赎身,改变身份。不料她的秘密被人发现,积蓄被妓院没收。郑正秋知道后,就由“明星”出钱为她赎身,还编写了一部妓女生活的剧本《上海一妇人》,请宣景琳主演。她现身说法,受到观众赞赏,宣景琳正式成为“电影明星”。宣景琳获得了人身自由,又有了“电影明星”的身份,就要王公子名正言顺地向父母提出,双双成婚。可是王父仍以她出身低贱,婚后不许进王家大门。婚后宣景琳不断拍片,然丈夫却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种种压力,更因电影圈内外对宣景琳的流言蜚语,使他们夫妻产生误会,以致失和分手。 多年接二连三的拍戏之后,宣景琳不再年轻,身体衰弱,终于病倒。从此,人们都以“人老珠黄不值钱”为由,不再请她拍戏。她从此退出影坛,以过去电影明星的声誉作为她的嫁妆再嫁。可惜对方虽有家财,却浪荡成性,坐吃山空。 直到解放,她才进了“上影剧团”,新中国成立后,息影十年的宣景琳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拍了《家》、《长虹号起义》、《三八河边》、《家庭问题》等片。比起同时代其他女艺人,她艺龄最长、寿命也最长。
电影女演员。原为女工。1926年从影,在“友联”影片公司拍摄了她的第一部影片《娼门之子》,接着主演了《荔镜记》。
谢怡冰,女,原名盛伟,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1924年生,湖北人。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开始从艺。解放前主要演话剧,曾在旅港剧人协会、 中国艺术剧社、上海剧艺社等团体工作,演出过《郁雷》、《祖国在呼唤》、《北京人》、《家》、《戏剧春秋》、《天上人间》、《大马戏团》、《草木皆兵》等话剧。曾在中电等厂参拍过《衣锦荣归》、《铁骨冰心》、《天堂春梦》等影片。解放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
中国电影演员,在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共参加演出近30部影片。
阳华(1915﹒2—1978﹒10) 阳华(1915﹒2—1978﹒10)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原名郭寿定,天津人
狄梵,原名严恒瑜,上海电影制片厂老演员,江苏南京人,毕业于上海培成女中。1940年起在上海中国旅行剧团、上海剧艺社、天风剧团任演员,演出多部话剧。1943年曾在中联摄制的影片《千金怨》中扮演重要角色。
王薇(北京)艺人还演出了各种电视剧法国经济贸易科学高等学院MBA,曾为多部获得国内国际奖项的电影担任过制片人或监制,有丰富的电影制作和国际融资的经验。曾经和张艺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王家卫(《蓝莓之夜》)、尼基塔米卡尔克夫(《套马杆》、《毒太阳》)等国际知名导演合作。其中《套马杆》荣获1991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1993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毒太阳》一片荣获1994年嘎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199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英文名:Wong Mei 籍贯:上海
演员,曾出演《独行客》、《鸡毛信》。
参演影片《性事奇趣录之阉夫》《魔术师的奇遇》《笑傲江湖》
出生于书香门第,1928年随祖父举家迁至上海定居。少时受家庭影响,酷爱京剧,能拉会唱。从中学起,又迷上话剧,故在复旦大学经济系读完一年后,毅然辍学,投身舞台。从1944年起,先后在新联谊剧社、苦干剧团、中国演剧社、群力剧社等表演团体,参加了《北京人》、《名优之死》、《文天祥》、《林冲》、《俄罗斯问题》等剧的演出。
1941年5月生,陕西子洲人。1980年入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编剧进修班学习,1984年由张子良编剧的《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在国内上映以来引起了电影界的一次轰动。 《一个和八个》该片打破了以往剧本中明确的“好人”、“坏人”之分,该片颇 影视编剧张子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