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粲 (1911—1994)原名黄粲华,笔名夏之曦,湖南长沙人。中国电影导演和编剧。 1926年参加湖南农民运动,曾任省农民协会宣传干事、全省农村儿童团委员长。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后赴上海做共青团地下工作。1929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乐系。翌年入新华艺术大学,同时参加南国社及左翼戏剧运动,改编并导演话剧《马柳特加》。1931年回湖南,任中学教员。1932年后,曾发起组织大时代学术研究会。导演《娜拉》、《一片爱国心》等话剧,《湘累》、《棠棣之花》等歌剧。后又组织1936剧社,演出《撤退赵家庄》、《汉奸的子孙》等救亡戏剧。 1936年赴杭州创办儿童剧场,创作儿童剧《没有母亲的孩子们》,参与组织浙江流动剧社。1938年参加大别山第五战区青年战地服务队,任艺术指导员。1939年参加新四军,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抗敌剧团艺术指导员。1941年任新四军第二师政治宣传部文艺科长,兼抗大八分校第八大队教务主任。1942年任第二师文工团团长。1945年调任军部文工团任团长。抗战期间,创作话剧《结义姐妹》、《南京梦》、《空室清野》、《粉身碎骨》、《渔家女》,歌剧《高家庄》等。导演歌剧《白毛女》《农村曲》、话剧《李闯王》《最后的命令》、《不要杀他》等。还创作了《行军进行曲》、《麦子黄》、《金牛山打胜仗》等歌曲。 解放战争时,任华东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团长,创作话剧《枣庄战斗》、《运河桥上》等。1948年底调北平军管会,任文教委员会秘书处长。1949年5月调南京军管会任文教委员会文艺处长。建国后,调任文化部电影局导演科科长。不久从事影片导演工作,担任《龙须沟》等影片副导演。1955年担任长影导演,先后导演了故事片《虎穴追踪》、《妈妈要我出嫁》、《青云曲》,改编并导演《民兵的儿子》,编剧并导演《神秧手》,和张其合作导演《她爱上了故乡》,和王家乙合作导演戏曲艺术片《还魂记》等。1963年调珠影任导演。导演《党员登记表》,1977年改编电影剧本《海啸》,后为上海拍成电视剧。1980年与张良联合创作,导演影片《白龙马》。1983年离休。
1937年生于北京。电影演员。1951年考入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1953年分配至北京电影演员剧团(北影前身)。18岁被长影《平原游击队》剧组选中,扮演“翠平”。后在《英雄儿女》《古刹钟声》《花园街五号》《寂静的山林》《国庆十点钟》等40余部影片中饰演角色。2013年2月15日,因肺...
刘世龙,1930年生于安徽省萧县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父亲在1938年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姐姐刘子也随父参加革命。母亲主持农村妇救会,刘世龙家一度成为党的地下联络站。 1939年9月任新四师九旅独立团文化干事,1941年,刘世龙成为萧宿铜总队宣传队队员,成为骨干,1946...
任伟民(1929--1993年)原名任虎城,河北景县人,从影前是学徒工,53年毕业于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影坛上耕耘40余年,扮演配角闻名。 无论是工、农、兵、学、商,还是鬼子、汉奸、军阀、党棍、地痞,他都演过。处女作是《一场风波》中的杨根生。一生大约拍过近60部影片 ,其中象《寻爱记》中的小青年、《列兵邓志高》中的战士、《战火中青春》中的胖战士、《 我们村里年轻人》中的会计,《 甲午风云》中的清军炮手、《平原游击队 》 ( 重拍片 ) 中的敌翻译官,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黄素影,1919年1月1日出生于江苏苏州,原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内地女演员。 1950年出演第一部电影《吕梁英雄传》。1961年参演电影《洪湖赤卫队》。1963年在电影《小兵张嘎》中饰演玉英妈妈 。1988年出演谢铁骊执导的电影《红楼梦》。1996年凭借主演郭凯敏执导的电影《天伦》获得第3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女配角,次年获得第6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学会奖。2000年出演李安执导的武侠片《卧虎藏龙》。 2002年主演亲情电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并获得第6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女配角奖。2003年获得第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和第3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 。2004年出演抗日谍战剧《小兵张嘎》 。2009年获得第13届北京放映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2011年领衔主演聚焦老年人的电影《满园春色》 。 2017年11月21日,北影厂演员黄素影于11月21日晚19:10驾鹤西去,享年99岁。演员吕丽萍也发微博对黄老进行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