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导演。直隶(今河北)玉田人。中法大学、上海病态术专科学校肄业。1948年后任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中国影协第一届委员、第三届理事。导演的影片有《赵一曼》、《上铙集中营》,与林极合作编导《上甘铃》等。 ...
张平是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22大明星”,与其他活跃在银幕上的新中国演员不同的是,他所扮演的角色都是正面人物,但他却能够把这些时代英雄用一种朴素、生动的方法演绎得让观众信服。
中国电影演员。生于辽宁开源。1945年起在解放军辽西军区文工团任演员。1949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曾在《光芒万丈》(1950)、《赵一曼》(1950),《革命姻缘》中扮演角色。1952年在影片《六号门》中演工人李俊华。随后接连拍摄了《沙家店粮站》(1954)、《董存瑞》(1955)、《...
傅杰(1930—1984)男,籍贯河北盐山,1930年1月26日生,出身于哈尔滨一个铁路工人家庭。17岁参加革命文艺工作,在东北文工一团任演员。1948年冬,随团转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参演过《光芒万丈》、《白毛女》、《红旗歌》等电影。195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演员。1956年经考试被派赴苏联深造,在莫斯科全苏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导演与表演两门主课的考试成绩全优。1959年回国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执导了《春暖花开》、《汾水长流》、《红石钟声》、《草原女儿》、《艾里甫与赛乃姆》、《被控告的人》等影片。1984年12月13日在北京病逝,享年54岁。
梁音,1926年9月26日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个贫苦市民家庭。妻子杜凤侠。早年在铁路检车段当学徒工。后被选入了由齐齐哈尔铁路局建立的铁路剧团。
杜德夫(1918---1983,3,13)原名杜德溥,陕西咸阳人。早年在西安省立二中读中学。1937年5月参加西北青年文艺工作者协会旅行剧团,演出过《放下你的鞭子》、《察东之夜》、《浮尸》等剧目。1938年赴延安,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在延安鲁艺实验剧团任演员。1945年9月随东北干部团第八中队奔赴东北,同年11月到达沈阳,该队改为东北文工一团,仍任演员。1948年9月随团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49年在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中饰演老工人席卜祥,后相继拍摄了《中华女儿》、《赵一曼》、《钢铁战士》、《人民的战士》、《辽远的乡村》、《内蒙人民的胜利》、《葡萄熟了的时候》、《沙家店粮站》、《平原游击队》等影片。1955年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进修班学习。1957年结业后调入中央实验话剧院任演员。1959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拍摄过《粮食》、《青春之歌》、《水上春秋》、《革命家庭》、《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红色背篓》、《红色邮路》等影片。1965年调回长春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又拍摄了《山村会计》、《锁龙湖》、《北斗》、《花开花落》等影片。1983年,在拍摄电影《不该发生的故事》时突然晕倒,紧急送院抢救,最后不治去世.,他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电影演员,多年来在银幕上一直甘当“绿叶”,默默无闻,他的表演真实、淳朴、自然、厚重,仿佛就是从生活里直接来的,因此具有炉火纯青而又不着痕迹的艺术性。他在影片《平原游击队》中饰演的侯大章,给观众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综合片室主任。1946年任东北文工一团演员。1948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1955年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1955年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修班学习。1957年后历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导演代表作品有故事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车轮滚滚》等。
中国演员。在大连市郊黄泥川村出生,20岁参加满映作录音助理。东北光复后,加入东北电影制片厂。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做演员。因在电影《平原游击队》饰演松井队长而知名,之后多次扮演日本鬼子。最后一部作品是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四人帮”...
曲伟,女,1931年出生,辽宁大连人。原来是东北文工团演员,1948年随团入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科任演员,拍摄过《赵一曼》、《高歌猛进》、《东风》、《国庆十点钟》等影片。1960年代初开始从事行政工作,曾任长影演员剧团书记。后来主要是制片工作,制片主要有《刀光虎影》、《飞来的仙鹤》、《客从何来》、《刑场上的婚礼》、《十三号地区》等。
(1930— )中国影视导演。生于辽宁开原。当过教师、演员、团委书记、译制导演。处女作影片《吉鸿昌》获1980年第三届全国电影百花奖、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解放军首届文艺奖及吉林省小百花奖。《张铁匠的罗曼史》、《街上流行红裙子》均获吉林省小百花奖。工业题材影片《解放》获1...
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
生于1927年,贵州人。1948年由香港转道兴山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在《平原游击队》饰演鬼子松井的翻译官而为广大观众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