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添,著名电影表演、导演艺术家,在其一生中以极大的热情为中国的电影事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1936年,明星影片公司拍摄《夜会》,临时顶替一位因病不能演出的演员,从此进入影坛。后相继参加拍摄《马路天使》、《生死同心》、《压岁钱》、《四千金》,并主演《母亲的秘密》、《梦...
于是之(1927-2013),原籍北京,1927年生于河北唐山。话剧演员、电影演员。主演《青春之歌》。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生于1924年,祖籍安徽定远。1942年起从事话剧工作,1950年加入北京人艺,他塑造的《茶馆》中生性耿直的常四爷和《雷雨》中的封建家长周朴园形象堪称经典,将戏剧的现实主义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蓝天野,原名王润森,男,汉族,192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河北饶阳人,表演艺术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离休干部。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身心投入中国画的创作。曾向李苦禅和许麟庐两位大师潜心学画,并得到高度评价。蓝天野坚持“勤于笔墨、独辟蹊径”的创作思路,作品饱含鲜明的艺术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从上世纪40年代就投身话剧事业,曾在经典话剧《北京人》、《茶馆》、《蔡文姬》中饰演重要角色,还曾在电视剧《封神榜》中饰演过姜子牙,在《渴望》中饰演王沪生的父亲。 先后荣获“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周年表彰”、“中国话剧金狮奖”、“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全国德艺双馨奖·终身成就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蓝天野“七一勋章”。
1937年抗战爆发后,在武昌参加抗敌演剧三队,随队在太行、吕梁山区坚持抗日宣传活动。 演出的剧目有《打鬼子去》、《老三》、《一心堂》等,并在《国家至上》、《家》中饰主要角色。1945年在北平曾扮演《丽人行》中的李新群、《孔雀胆》中的阿盖公主、《大雷雨》中的卡彭诺娃、《北京人》中的袁圆、《夜店》中的赛观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先后扮演过《雷雨》(电影)中的四凤、《带枪的人》中的卡佳、《悭吝人》中的玛丽亚娜、《女店员》中的齐凌云、《智取威虎山》中的白茹等。1950年在电影《刘胡兰》中饰演主角刘胡兰。 1976年后,在《丹心谱》中饰吴愫心、《茶馆》中饰康顺子;1980年随《茶馆》剧组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法国、瑞士演出,1983年赴日本演出,1986年赴香港地区及加拿大、新加坡演出。胡宗温的表演自然含蓄,富于激情,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语言造型富有音乐感;其中《雷雨》中的四凤、《茶馆》中的康顺子、《丹心谱》中的吴愫心则是在观众中印象最深、评价极高的成功创造。
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曾任北京人艺艺术委员会副主任。1943年考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1947年毕业后,经蓝天野介绍,参加了中共地下党领导的祖国剧团,成为正式演员,并起艺名童超。后在华北大学文工团二团当演员。建国后,在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从事表演工作。1952年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60多部话剧中扮演了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角色。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48年参加北平祖国剧团,1952年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与老人艺话剧队合并,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 童弟几十年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在北京人艺诸多经典剧目中担任重要角色,如《骆驼祥子》中的冯二爷、二强子,《茶馆》中的大傻杨,《日出》中的黄省三、小顺子,《家》中的高老太爷,《风雪夜归人》中的王新贵等。1993年电影《霸王别姬》饰张公公。
1949年4月考入华北大学第三部文艺干部训练班,7月随华北大学文工队三队到天津等地演出,11月调华北大学文工队二团(即后来的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任演员。 1952年,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后的第一批演员,先后演出过《武则天》、《霓虹灯下的哨兵》、《左邻右舍》、《哗变...
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塑造的著名形象有:《水浒传》中的蔡京,《茶馆》中的吴祥子,《狗儿爷涅盘》的狗儿爷、《天下第一楼》的常贵等,林连昆先后获得过北京市文化局、文化部优秀表演奖、全国话剧金狮奖、全国振兴话剧奖等多个奖项,成为当代享有盛名的表演艺术家。
黄宗洛,男,原名黄宗河,1926年出生于浙江瑞安,浙江瑞安人。国家文艺一级演员,表演艺术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话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参演电影《红衣少女》。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几十年来活跃在北京人艺的话剧舞台上,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智取威虎山》中的栾警卫,《同志,你走错了路》中的排长,《霓虹灯下的哨兵》中的老炊事班长,《龙须沟》中的刘巡长,《春华秋实》中的管清波,《日出》中的潘月亭,《天下第一楼》中的王子西等。尤其在北京人艺的经典剧目《茶馆》中饰演的“灰大褂”宋恩子和《雷雨》中的鲁贵形象,更是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