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栎鑫

Wang Yuexin

有片源
2023年
2020年
2018年
2017年
导赏:2017年文晏导演的《嘉年华》以其细腻而自觉的女性视角,对人性幽微进行了一次深度的探索,是兼具社会现实的冷峻思考和艺术化的个人表达的情感佳作。《嘉年华》叙事沉稳,情节的推进和铺排稳健而有力,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蕴藏着主题所独具的严肃性。影片在视听语言的表现上则简洁而精准,纪实风格的摄影冷静而克制,既不寡淡冗长,亦没有情绪的过度夸大和渲染,而是使观众更好地体悟事件本身所带有的沉静与悲哀力量,灰暗偏冷的色调压抑而沉闷,逼仄的空间和黯淡的光线正如同小米和小文的生存处境;海边广场上梦露雕像的隐喻则意味深长;小文和小新两个久违的好友在游乐园的巨大喇叭处快乐地呐喊,父母却在商谈中被迫对现实利益屈服,两个女孩在现实社会的失语状态以别样的方式得到了宣泄,这样的对比残酷却有力。导演文晏以其独特而细腻的女性视角,深入而精准地捕捉了不同年龄女性遭受的生存挤压、潜在的威胁与暴力,深入到女性内心,展现了现实社会中女性真实的生存境地和复杂心绪。《嘉年华》塑造的女孩是早熟的:小文的悲惨遭遇折射了家庭的冷漠与关爱的缺失,母亲的神经质与粗暴对待,父亲的责任缺失与置之不理都使她在成长过程中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小米则是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的少女,被社会边缘化的她渺小而脆弱,而她对成年世界的畅想与期待、对美的天然渴望也因此分外动人而真实。她们都过早见识到成人世界的冷漠,更遭受了社会的排斥与规训。影片中女性之间坚实而深厚的友谊动人而深刻,莉莉姐是小米冰冷世界中唯一的慰藉,也是她对美和成人世界的最初启蒙,相依相偎、亲密无间,她遭受的折磨和如浮萍般的命运是群体的深刻写照;郝律师善良而具有无私大爱,十六年的坚守不仅是职责所在维护正义,更是同为女性的悲悯。影片虽名为“嘉年华”,家却对少女们而言不再是温暖的港湾,嘉年华未必是场狂欢,而是一场残酷的历练和漫长的成长之痛。无论是身份之难、生存之难,影片都深刻揭示了未成年人面对的危险和诱惑,现实社会尤其是成人世界法则的残酷与黑暗,女性所承受的暴力与冷漠和无助境地。然而在冷峻的视角之下,导演文晏仍留存了人性的善意与希望所在,小文怀抱金鱼、录海给伙伴听,她仍抱有对亲情的渴望和友情的美好的向往;小米换上纯洁而美丽的白裙,终于实现了自由,身旁路过拆除的梦露雕像,也象征着她追随着心中的善与美而去,这既是一次出逃,更是一次伟大的觉醒。(编辑:刘若能)
2015年
导赏:《少年班》是肖洋作为导演的处女作,肖洋在导演这部电影前已经有了七年的剪辑功底沉淀,这部电影是他对自己少年班经历的一次回望。在电影中,通过对五位被导师慧眼识珠、组成“世界数学大赛”攻关小组的少年们的刻画,肖洋巧妙地探讨了青春成长中的多重维度。与众多以爱情为主题的青春片不同,《少年班》中的爱情元素虽有所涉及,却并非故事的核心。影片真正关注的是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这些少年们,如何在成长的道路上寻找并塑造自我。他们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攀登,更多的是情感、社交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这种深度挖掘,使得《少年班》在众多青春题材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一种更为成熟和深刻的思考。肖洋作为少年班出身的创作者,选择这一题材无疑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他将自己及身边人的真实经历融入电影,因此每一个角色都显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王大法能通过占卜解开数学难题,暴躁“混混”迈克智商超群,小个子方厚正小小年纪便聪慧过人……电影在展现这群高智商少年时,并未过度渲染他们的天才特质,而是更多地聚焦于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这种处理方式,既避免了将天才神化,也强调了即便拥有超凡智力,他们同样会经历青春期的种种烦恼与挑战,如异性的吸引、朋友间的竞争与矛盾,以及冲动之下的错误决策。《少年班》还隐含着对天才未来可能性的探讨。电影告诉我们,即便是在起跑线上领先一步的天才少年,其人生轨迹也并非一帆风顺,更不是所谓的“开挂”。影片通过展示他们在成年后各自不同的人生走向,提醒观众,成功与幸福并非仅由智商决定,更多的是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努力以及对生活的态度。(编辑:婧怡)
2014年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