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小天

Xiaotian Yin

有片源
2024年
导赏:《维和防暴队》是一部关于维和警察远赴异国他乡,执行维和任务的影片,在该片的人物塑造上,创作者摒弃了以往主旋律影片中英雄人物“高大全”的完美范式,所建构的是平凡个体逐渐成长为英雄的故事,强调英雄人物的肉体凡胎与普通性,在影片中表现人物复杂的个性,通过人物关系之间的相互冲突展现人物的血肉真实,同时又表现人物在面对困境时的顽强与坚韧、面对艰苦训练时的执着来凸显出他们的强大,让平凡者表现出不凡。这是新主流电影在价值观上的创新,根植于现实土壤,开始重视个体价值与命运,重视个体与集体、个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重视表现平凡人的挺身而出。《维和防暴队》是一部很燃的电影,有许多高燃动作,场景的真实还原和实拍让打斗、爆破、枪战等“武戏”看得人热血沸腾,这样高水准的视觉盛宴基于成熟的工业化制作,电影工业的发展为激烈的动作场面提供了真实性审美体验,使得中国维和警察在枪林弹雨中逆行的身影深深地击中观众内心,这是工业对文艺创作的赋能。同时影片中也有一些“文戏”场面,武戏与文戏的穿插让影片节奏张弛有度,不仅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的前后转变,还利于突出人物的成长弧光,对人物的塑造做到深刻具体。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维和防暴队》具备潜在的国家形象建构与大国意识的输出,其主题立意的落脚点便在于维和二字,维和警察严格遵守的“最低限度使用武力原则”所表达的便是主流意识下的“人民性”,强调生命的平等、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权的尊重以及对和平的坚守,通过维和警察身体力行的行动体现中国精神、中国面貌和中国价值观,将维护和平的信念真切地传递给他国,同时又感染着国内观众,该影片可谓是谱写了一篇可歌可泣的维和篇章。(编辑:张苏慧)
导赏:导演刘江江继《人生大事》后再次触碰现实主义题材,推出了力作《出入平安》。《出入平安》的叙事背景设定在一次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中,这一自然灾害成为了检验人性善恶的试金石。影片的主角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人物,而是一群被社会边缘化的看守所犯人,其中不乏即将面临极刑的重刑犯。这一设定本身便是对传统叙事模式的一种颠覆,它挑战了观众对于“英雄”与“罪犯”二元对立的固有认知。地震导致看守所管理失控,犯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自由诱惑——逃离这个象征着束缚与惩罚的地方。然而,与这股逃离浪潮并行不悖的是,外界废墟之中,无数无辜生命正亟待救援。道路中断、外界救援迟滞,使得每一个尚存的生命,无论其过往如何,都成为了彼此生还的微弱希望。这一设定巧妙地将个体命运与集体灾难紧密相连,构建了一个关于责任、救赎与自我超越的叙事框架。影片中人性观念与道德诉求之间的激烈角力是戏剧张力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犯人们对于自由的渴望与过往罪行的逃避;另一方面,是面对灾难时人类本能的互助与牺牲精神。导演刘江江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和行为转变,尤其是以郑立棍等死刑犯为代表,展现了他们在极端环境下的心路历程——从最初的冷漠旁观、拒绝参与救援,到被周围人的坚韧与善良所触动,最终主动投身于救援行动之中。这一过程是对个体救赎的深刻探讨,也是对社会普遍道德价值的重申与呼唤。影片以独特的视角传达无论人生遭遇多少八十一难,愿我们都能怀揣着对“出入平安”的美好祈愿,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每一次挑战,寻找并传递那份在苦难中绽放的人性之光。(编辑:婧怡)
2023年
导赏:《惊天救援》是我国继《烈火英雄》、《紧急救援》后又一部以消防员为角色主体的救灾题材电影,影片通过刻画消防员在面对灾难时的冷静与无畏表达对这一崇高群体的赞美,同时将火灾专业知识嵌入故事叙事中,挖掘消防体系运作与国家工业实力的内在联系。灾难发生时,消防员是人群中的逆行者,职业特征要求他们以自己的身体与自然的咆哮相搏斗。《惊天救援》并没有以盲目乐观与自大的“人定胜天”式态度展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而是刻画了个体在面对自然灾难前经受的残酷、艰辛的训练,在经过全方面准备与评估的基础上得出“人不会被自然击倒”的结论。无论是两次救灾,还是日常的体能训练,都磨炼着消防员的意志。影片一反消防员常规的大无畏英雄形象,而是通过展现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突显消防工作中牺牲个人情感、保持理智的重要性。在《惊天救援》中,消防员是国家的化身,在工作时他们需要牺牲个人利益践行国家保护人民的承诺,同时也期待着代表国家的人民对自己的付出的认可,这使影片的父子之情、男女之爱等关系上升到了国家与人民的高度。“中国灾难电影承续的是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美学精神。革命历史题材中的敌人改换为风暴、地震、海啸、冰雪等灾难,而不曾改变的是党和她领导的人民群众。”这一革命精神在本片中表现为灭火工业设备对救灾行为的介入,人与机器不再互斥,而是在亲密的互动中共同完成对灾难的克服。《惊天救援》揭示出,自发的个体行动的背后是强大的集体意志,国家崛起与工业现代化是大型救援行动圆满成功的重要前提。(编辑:海边淡鼠)
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