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她
何威
Wei He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2016年
大闹天竺
音乐
/
导演:
王宝强
/
主演:
王宝强
/
白客
/
柳岩
/
岳云鹏
/
黄渤
/
林永健
/
马浴柯
/
陈佩斯
/
朱时茂
/
王祖蓝
/
播放正片
导赏:
《大闹天竺》是王宝强首部自导自演的电影作品,由白客、柳岩、黄渤等群星出演,本片糅合了喜剧片、公路片、功夫动作片、印度歌舞片等类型元素,呈现了一段笑料百出、节奏轻快、色彩明艳的冒险旅途。由于上映于2017年春节档,本片在践行“文化外交”的同时也充满了浓郁的本土年味儿与经典情怀:老牌“春晚”笑星陈佩斯、朱时茂轮番亮相,剪辑穿插了春晚拜年的喜庆画面,以及六小龄童的客串和《西游记》主题曲配乐,为观众带来丰富的影片视听感受,取得7.56亿元票房的好成绩。《大闹天竺》延续了“囧途”系列的公路喜剧套路,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别出心裁的创新,片中处处可见对于《西游记》的戏仿致敬。通过挪用这些在亚洲文化圈影响深远的故事符号,让观众在熟悉与新奇中获得观影乐趣,例如以谐音相对应的唐森、武空、朱天鹏和吴静师徒四人在外形和性格上与原型各有一些相似之处,而新的混搭引发又妙趣横生的化学反应。“九九八十一难”般的重重障碍也为公路叙事带来看点,印度婚礼、街头大战牛魔王等精彩场景令人目不暇接。在主题上,四位主角的贪嗔痴让他们同样被过去所困扰,但都在冒险中渐渐领悟亲情、爱情、友情的真谛,到达目的地佛教圣城难陀伽耶时,都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学会放下我执,获得新生。优秀的电影作品往往能够抓住具备文化共鸣性的主题,体现真情实感,从而克服文化差异,引起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体系下的受众思想上的共鸣。中印合拍电影《大闹天竺》在影片内容创作上实现了文明互鉴,其印证了中印文化融合的魅力之强大,同时也鼓舞了相关题材电影创作的持续深入探索。(编辑:曾奕琦)
2014年
警察日记
音效
/
导演:
宁瀛
/
主演:
王景春
/
孙亮
/
陈维涵
/
侯岩松
/
袁利坚
/
呼和巴特尔
/
白波
/
播放正片
导赏:
《警察日记》以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郝万忠先进事迹为题材。该片以一个警察圆满落幕的故事开始,谱写了一个普通生命所散发出来的灵魂之光。这部故事接地气,情感有共鸣的佳作和宁瀛扎实的拍摄技巧、浪漫化的镜头语言以及对于人性的反思密不可分。先锋女导演宁瀛导演在拍摄时运用了极具想象力的镜头语言,整个电影画面优雅抒情,充满了诗意,郝万忠生存的空间环境,山川风木,人文风情,包括蒙古族歌曲,充满了生活的质感,使整个作品有了真实可信的支点。同时,语言的表达也特别注重质感,使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这是简单的花拳绣腿的力量所无法比拟的。本片还原了生命最本真的一个警察,这次还原不再是固定机位、长镜头的组合,而有了自觉的类型化创作意识,惊悚、悬疑、犯罪、推理等类型片元素的深度运用,让这部传记片具有了强烈的商业色彩。宁瀛摒弃了她惯用和善用的写实影像,叙事手法 非常考究。影片情节有两条线索:一是主人公郝万忠的生平,二是新华社记者承接撰写报道文章任务后寻访郝生平事迹的过程。在处理这两线索带来的两个时空关系时,宁瀛让镜头潜入人物心理,从而实现郝和记者乃至多个人物叙述视点的融合。如记者在采访郝的同事小李时,镜头先是闪回到郝和小李谈话的场景,郝出画,随后记者入画,一个长镜头连接上了两个时间——这一手法电影大师安哲罗普洛斯也很爱用。此外,片中大量运用高速摄影,铺衬大量抒情性的音乐,呈现出一种主观色彩很强烈的形态。电影通过复调式双线叙事,明线讲述公安局长郝万忠的一生事迹,暗线在形而上的层面,讲述郝万忠内心深处的自我认同——福尔摩斯与终极罪 犯的失败却不无意义的抗争。影片的结构复杂而巧妙,在明线的次高潮完成了与暗线的融合;在明线的高潮场面奠定了悲剧的预感;在明线的尾声处实现了暗线真正的高潮。人物塑造力求到达精神层面而非流于表象,情感处理力求节制而不煽情,超越了传统“苦情”叙事的模式,见证了一位真正的英雄的诞生。在主流英模传记片的创作当中,毫无疑问,这是一次真正的剧作革命。(王晶改)
2011年
新少林寺
音效
/
导演:
陈木胜
/
主演:
刘德华
/
成龙
/
范冰冰
/
谢霆锋
/
吴京
/
余少群
/
熊欣欣
/
于海
/
释彦能
/
白冰
/
播放正片
导赏:
由刘德华、谢霆锋、成龙、范冰冰等群星演绎,《新少林寺》所展现的“止戈为武,以武修禅”精神内核,不仅是一次对经典的怀旧与传承,更是一次全新的创新与突破。在熟悉的少林背景下,本片重述了过往同类电影中尘世之人经过少林寺洗礼后的大彻大悟,而民国混战的故事背景和特技动作手段,让少林救世的惨烈与义愤更加震撼人心。少林功夫不再是简单的武打场面,而是与禅学深度融合,展现了禅武合一的深邃哲学思想。视听语言方面,《新少林寺》堪称一绝。影片中的动作场面宏大而震撼,在香港著名武术指导元奎、李忠志的加盟下,无论是马车追逐、定亲宴还是火烧少林寺,都展示了导演陈木胜对枪战、追逐和爆破场面的精准把握。佛教的悲悯、救赎与杀戮并置,构成了影片的核心叙事线索,跌宕起伏的剧情折射出错综复杂的人性。情节无不体现创作者以人性感化暴力的愿景,如小和尚恳求士兵放下武器的情节以营救方丈,以及众僧人营救自己掩护师兄弟逃走的场面,都蕴含佛教的牺牲精神和慈悲之心。这是一部交织着温情与背叛、拯救与杀戮、功德与罪孽、恩情与仇恨的影片。影片中充斥着对人性的思索和对禅性的参悟,且在人物塑造、画面造型等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获得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多项提名。(编辑:曾奕琦)
2010年
叶问2:宗师传奇
音效
/
导演:
叶伟信
/
主演:
甄子丹
/
洪金宝
/
熊黛林
/
黄晓明
/
樊少皇
/
郑则仕
/
敖嘉年
/
杜宇航
/
释小龙
/
任达华
/
播放正片
导赏:
甄子丹成功塑造了叶问的银幕形象,用自己的独到理解设计了武打动作,为角色添彩。
2006年
梦想照进现实
音效
/
导演:
徐静蕾
/
主演:
韩童生
/
徐静蕾
/
贺鹏
/
孙少华
/
播放正片
导赏:
《梦想照进现实》是一部充满情趣同时又发人深省的都市题材影片,徐静蕾导演不仅是一个电影导演,也是一个影视演员和书画创作者,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强烈的个人风格,她在《梦想照进现实》当中,徐静蕾借鉴了戏剧的表现形式,从影片一开始,观众就被带入男导演的房间这个封闭的空间里,与两位主角一同沉浸在他们的对话之中。没有华丽的场景切换,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转折,只有纯粹的言语交流。这种叙事方式需要观众高度集中注意力,用心去聆听每一句话,感受台词文本的魅力,感受每一个细微的情绪变化。它更像是在黑匣子剧场中呈现的一场戏剧演出,演员的台词和表演构成了电影最主要的内容,这对演员的台词和表演基本功提供了很高的要求,因而导演选择了国家一级演员韩童生来饰演男导演这个角色,有去现场探班的记者这样形容:“台词呈现出质感十足的文学意味和话剧风格,同时兼具令人忍俊不禁的黑色幽默韵味。”徐静蕾导演作为一个女性导演,她的作品自然会更多地从女性的生命经验出发,探讨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困惑和挑战,通过电影表达对女性主体意识构建和自我实现的关注,在《梦想照进现实》之中也可以看到,女演员这个人物形象不是客体、不是行动的对象、不承载男性的幻想,她平等地和男导演对话,清晰调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观点,她和男导演一样有自己的弱点和矛盾性,二者同为活生生的人。在两个人争论的片段中,导演没有用比例不同的正反打镜头,强行诱导观众进入其中一方的主观视角引发共情,而是让观众好像坐在镜框式舞台的剧场里观察着两人的对话,时刻提醒观众保持冷静,不仅在创作中强调男女主角的主体性,也在强调观众作为欣赏者的主体性。(编辑:许雨婵)
2004年
上学路上
音效
/
导演:
方刚亮
/
主演:
吴旭
/
艾丽娅
/
杨树林
/
胡志霄
/
任欢
/
郭好唯
/
播放正片
导赏:
《上学路上》是由编剧赵冬苓通过去宁夏深入采访创作的乡村儿童求学路的纪实影片。故事围绕王燕挣学费来展开。影片故事纯净、简约、积极、生动,自始自终都流淌着大西北明亮的阳光,阳光下的孩子们脸上看不到因为贫穷而带来的抱怨和自卑,仿佛回到纯真澄净的世界,回归人性之初。影片通过对王燕求学的故事,从质朴的脸上看到坚定的眼神,那是对梦想的渴望,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下,也不断努力奋斗,一直走在追求的梦想的道路上,这种精神给人动力与力量。为了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影片不断设置悬念,合理把握故事发展的节奏。电影突破传统的叙述方式,在基本的求学故事情节外还加入了许多生活化的喜剧元素,比如王燕相亲;黑脸大汉卖羊的情节等,使得影片充满了趣味与幽默的特点,即表达了主题又不失乏味。电影叙事结构与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遥相呼应,演绎出一幅厚重的“西部风情”。影片通过电影镜头展现了西北的自然风貌、人文风光、当地的风俗,很好的借助地方环境与孩子们质朴童真相结合,抒发人物情感的同时也将中国乡土风貌展现的淋漓尽致。影片不仅用独特的视角来创作质朴的故事,同时也能引发大众对自然的回归与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