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玫

Jiemei Yang

2023年
导赏:《不能流泪的悲伤》通过多重主题的交织与呈现,探讨了青春爱情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的张力,记忆与身份的流变,以及在这种背景下情感关系的重构。影片不仅在叙事上展现了青春期理想化的爱情想象如何被现实打磨,还在更深层次上,通过对记忆和疾病的探讨,揭示了情感的本质与人类对自我认同的依赖。记忆作为影片的核心主题,与爱情故事的发展紧密相连。赵心卉患上阿兹海默症的设定为影片引入了对记忆与自我身份的探讨。在这个过程中,记忆不仅是对过去的简单回溯,更是个体身份构建的重要维度。赵心卉逐渐失去他们共同回忆的记忆,实际上是在丧失她作为“爱人”身份,同时逐步丧失她自我认同的一部分。影片通过这一病理学设定,探讨了个体在面对记忆流失时的无力感,还揭示了爱情是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赵心卉逐渐忘却过去,林汉聪的坚持与陪伴成为了她重新构建记忆和身份的支点。通过录音带的形式,林汉聪努力地保存他们共同的回忆。青春期的爱情往往被描绘为激情四溢的情感,但《不能流泪的悲伤》突破了这一传统叙事,将爱情提升为一种更加复杂的情感体验,即陪伴和守护。林汉聪在现实的重压下始终不离不弃,反复将录音带放在赵心卉的门前。当青春的激情逐渐消退,爱情的维系变得更加依赖日常生活中的陪伴与关怀。尽管现实可能会打破理想,记忆可能会消逝,但真正的爱不在于激情时刻的炽烈,而在于岁月流逝中无言的守护与陪伴。这种对爱的再定义,使得《不能流泪的悲伤》在众多青春爱情电影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部对情感关系多维度探讨与反思的佳作。(编辑:颜诗雨)
2019年
导赏:《拂乡心》是秦海璐的导演处女作。也是继编剧、主演《到阜阳六百里》后,打造的“归乡三部曲”第二部。影片由常枫、葛蕾、雷恪生、梁丹妮、桑茗胜主演,从孤寡老人蒋生的晚年生活出发,将焦点放在时代变迁下的个人命运波澜。影片以“有生之年勿失勿忘”作为宣传语,完整的概括出由常枫饰演的性格古怪又固执的孤寡老人蒋生的晚年生活。在独居老人之外,蒋生还有另外一层身份,作为诞生于战火之中,随着时代大潮退居中国台湾的老兵,他始终怀有对故乡的思念。多年来无法体验爱情与家庭的慰藉让他在生活中更觉得孤独,也因此牵扯出他和红包场歌女阿珍、老战友等人的情节。在红包场中,歌女们通过营造短暂的情感联系换取老兵们手上的钞票,各取所需,对于这个观众们相对不熟悉的场所,秦海璐也设置了不同的人物通过台词的方式介绍了出来,从而帮助大家了解台湾老兵们的生存现状。通过卖掉所有家具给自己订一副棺材、与小吃店老板娘拌嘴、在红包场一掷千金等情节,蒋生的形象逐渐丰满立体,也为他最终“落叶归根”做出情感上的铺垫。在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时年96岁的常枫凭借《拂乡心》获得金爵奖最佳男主角,他在领奖时感慨:“我年纪大了,记忆力也不好了,说话也啰哩啰嗦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好像跟我有一个默契,建立了一个历史。”获奖后2年,常枫离世,《拂乡心》也成为他的最后一部大银幕作品。这部作品也让业界了解到了秦海璐的导演能力,尽管作品还有一些需要打磨之处,但充满了热烈诚挚的感情。(编辑:方舟)
1991年
1988年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演员/

导演:虞戡平/
类型:剧情/
1987年
那一年我们去看雪
那一年我们去看雪

演员/

导演:李佑宁/
主演:杨洁玫/李志希/
类型:剧情/
剧情: 美国留学生苏振国回到阔别五年的台北。除了探亲之外,他还要找几个朋友,一个是黄怡美——和他曾有过恋情的女孩,另一个是刘美凤——中美混血儿。他们是在民国六十七年冬一次合欢山赏雪活动中结识的。那年冬天,这群孩子满怀着期待的心情去看雪。在海拔3400公尺的高山上,同时驻着一支正接受寒地作战训练的部队。次日清晨,收音机中传出台美断交的消息,在一片阴霾气氛笼罩下的合欢山营区里,中美混血儿刘美凤禁不起血气方刚的大男孩一阵屈辱,伤心之下奔下深山,与前去找她的苏振国、黄怡美,同时迷失在山里。经过一天一夜寒训部队的搜索,并出动直升机,终于将他们搭救回营。下山以后,又是另一段成长的出发点,苏振国和黄怡美分别赴美留学,还未成熟的恋情即因一次误会而分开,而在辽阔的异邦社会里,彼此也都各有不同的故事和境遇。后来黄怡美先回台湾当记者,苏振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一次偶然机会里他找到混血儿的父亲,并把这段访问录了下来。九年后,在台北一家连锁经营的速食店里,他和店经理——当年救国团的噜啦啦,共叙这些年的点点滴滴,也怀念起那次的合欢之旅。他怀着重续旧缘的心情找到黄怡美,她已经是世故干练的女记者。也找到了刘美凤,她已非当年创造性的女孩,看到她,苏振国决定永远不告诉她录影带的事。
1985年
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