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澜

Lan Wang

有片源
2016年
2014年
导赏:在纷繁复杂的电影世界里,《一个勺子》用西北小镇的平凡故事,以其独特的视角、质朴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题,构建了一个既荒诞又真实的社会镜像。影片根据短篇小说《奔跑的月光》改编,是著名演员陈建斌自编自导处女作。影片的故事情节充满了荒诞色彩,傻子的出现、被“家人”领走、再到多次被冒领,这一系列事件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那些自称傻子家人的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将勺子当作赚钱的工具,表现了金钱社会的冷漠与无情。在面对现实的冷漠、众人的嘲讽与排挤后,拉条子(陈建斌饰)的行为变化和心理状态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极端环境下的挣扎与无奈。他的善良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一味想要顾全自己的“好人”形象反而被当场了“坏人”。他感到自己无法理解也无力改变社会现状,这种愤怒和委屈迫使他寻找一种发泄方式,于是暴打傻子和捶打媳妇成了他宣泄情绪的途径,而这只能更加反衬他的无能。电影用冷静客观的旁观视角,把观众的注意力从一个比较简单的故事过渡到对角色本身。而结尾拉条子视点的主观镜头,更是将观众代入到一个人与世界不再统一的困境之中。《一个勺子》也让观众惊喜地看到了大量质朴又古典的构图手段,大部分镜头都喜欢用窗棂、桥洞、炕和烟囱等规则图形作为依托,采取静态的对称模式。据导演阐释,“取静态图是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农村的生活状态就是那样的,完整的、缓慢的,基本是静止不动的。”这种对称的构图方式所表达的其实是中国乡村凝重而迟滞的原生态。然而当陈建斌饰演的拉条子进城的时候,静默的画面就会伴随着流行金曲的旋律晃动起来,就如城镇化本身就是一个漂移动荡的词汇,在这种动荡的背后,很多传统的社会价值标准也在摇晃中发生变化。拉条子真的是傻子吗?他只不过是遵从传统道德标准,老实善良,宁肯自己吃亏也不想亏欠别人。“善”和“傻”这两个原本不该是矛盾体的人物特质,最终的落点还是在良知和欲望两者之间的人性辩题。(编辑:明慧)
2013年
剧情:一条河,一匹马,一座木屋,一幅幅骑马渡河的情景…… 电影《伊犁河》讲述了新疆伊犁河岸边牧场人家的悲欢离合以及他们的心灵守望,故事在恣肆流淌的伊犁河岸和旖旎时尚的黄浦江畔展开,生动地诠释了一户养蜂人家随河而居、因河守望的人生悲喜故事! 在伊犁河畔,有一个回族人家,丈夫尤素甫,妻子法图麦,孩子阿尔萨。他们每年都在小镇和深山牧场间转场,靠养蜂度日。在牧场的日子里,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眼前的河流:他们必须骑马过河接送阿尔萨上学放学,很危险但别无选择。河水的涨落见证了他们一家对孩子的真爱,也帮他们一起封存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孩子是汉族,是来自上海支边青年的后代,是他们从小抱养的。 他们小心翼翼地哺育着孩子长大,但令他们不安的日子也相继来到!先是养父尤素甫落水失踪漂至境外的哈萨克斯坦,继而奶奶年老故去,只剩养母法图麦带着孩子艰难度日,后是某一天孩子的生母苏娅又从上海找来!面对这一切,两个母亲展开了爱善与诚真的博弈……最后,是牧场的母亲态度果断,决绝放手,把阿尔萨送过滚滚的伊犁河让他转去上海,从此便在孤寂与隐忍中期待未来!法图麦不再与远在的上海的养子通信通话,日夜思念却绝口不提,希冀孩子顺利成长,任凭内心的煎熬转化成病痛!最后,养子和丈夫双双归来,年迈的法图麦却刚刚故去,面对着牧场山脚下的伊犁河! 本片没有以往那种惯常的大团圆结局,而是用一种令人意外的结尾表达了具有人生思考意味的缺憾美!正如本片的英文片名“Never come back”(一去不再来)一样,该去的等不来,该来的不必等,岁月感伤、人生无奈,世人都在所难免! 电影《伊犁河》的编剧和导演是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王景光,主演是王澜、涓子、周浩东、张玉龙,新疆苏尔东文化传媒出品,2013年制作完成。本片是国内中小成本影片的诚意之作,先后入围全球30余个国际电影节,足迹远达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伊朗、希腊、塞浦路斯、哥斯达黎加、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并在6个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大奖,奖项囊括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女主角、最佳艺术贡献、最佳音乐。本片还先后成为国内三个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导演王景光本人也因为这部《伊犁河》(Never came back一去不再来)的获奖而获邀升格担当了三个国际电影届的评委,分别是第十届俄罗斯家庭与儿童国际电影节、第十一届塞浦路斯国际电影节、第七届希腊国际电影节。 此外,本片还与“丝绸之路”有着很深的渊源:2013年获得第六届欧洲万象国际华语电影节首设的“丝绸之路单元”最佳影片;2014年成为首届中国丝绸之路电影节福州会场的开幕影片;2015年成为第二届亚欧电影展开幕影片;2017年被电影局选送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国¬¬—哈萨克斯坦电影展”;影片也被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工程推举为2018中非电影交流及一带一路华语电影译配工程重点项目。
2012年
剧情: 周峥嵘是著名书画家,也是热心公益事业的慈善家。周峥嵘为家乡大别山区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在捐建仪式上,接到妻子电话,得悉正在医学院读大学二年级的女儿周菲菲不愿意继续学业,擅自退学。周峥嵘焦虑万分,直接去学院找周菲菲的老师了解情况,老师告诉周峥嵘,周菲菲不喜欢医学没关系,关键是她没有人生追求和目标,这才是最可怕的。忧心不已的周峥嵘夜半时分等回来跟朋友狂欢醉醺醺的周菲菲,周菲菲直言告诉他,她要老爸送给她一辆越野车,她要走遍大江南北,吃尽天下美味。她要在二十岁时开始她快乐的人生之旅。 周峥嵘前妻出国后,他们离婚。周峥嵘与现任妻子严焱结婚。周菲菲却始终不肯接受严焱。而远在美国的母亲对她最大的关爱就是不断寄奢侈品给她。周菲菲对金钱没有概念,对别人缺乏理解和宽容,性格叛逆而且任性。思虑再三,周峥嵘决定,利用从小对美食贪恋,发誓要成为世界顶级美食家的周菲菲对淮南豆腐宴,肥细老母鸡等家乡美食的向往,诱导周菲菲到大别山支教。 满怀希望来到大别山的周菲菲,没想到要对付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吃,这里离淮南豆腐宴还有几百公里远,根本没有周峥嵘给她描述的那些山珍美味。不仅如此,这里的人们一年四季主要食品就是土豆。学校做饭的郭婶好心地给周菲菲的土豆碗里多加了半勺猪油。这样的饭餐周菲菲实在难以下咽。吃饭的问题刚刚横在眼前,上厕所更成了周菲菲的酷刑。而且,她根本理解不了,这里手机没信号,电脑没网络。周菲菲彻底不干了,她要回家。但是八岁的小山妹迷上了周菲菲,周菲菲不管不顾郭婶怒目而瞪的眼神,一大锅土豆用尽了郭婶的猪油和所有辣椒山货,山妹子第一次吃到这么美味的土豆,一生难忘。山妹子从家里偷来猪油辣椒花椒,引来爷爷一通打骂,却暂触动了周菲菲。郭校长的儿子郭望初中毕业被父亲强留下来当代课老师,郭望从周菲菲这里看到了希望,只要周菲菲能够支教留下来,他就可以继续上高中了。周菲菲没法拒绝郭望的满心期望。就这样周菲菲磕磕绊绊留了下来。 周菲菲让男友帮她卖掉妈妈寄来的名牌包,用五千块钱买来抽水马桶等,她首先要建个文明卫生的厕所,没想到这里没有自来水,根本没有办法用抽水马桶。郭婶对她花这么多钱建厕所更是恼怒异常。郭望带着孩子们从山里搬来石头,给周菲菲修了一个厕所,周菲菲被感动。周菲菲把马桶退掉,换成建材,修学校教室和厨房。让学校焕然一新。孩子们和郭婶,校长都欣喜不已。周菲菲第一次有了成就感! 周菲菲与山妹子和虎子的酒鬼爷爷周旋,帮助爷爷销售油布伞,解决了山妹子和虎子的饭费问题。郭望考插班生失败,周菲菲充当了他的补习老师,帮助郭望补习高中课程。新年了,周菲菲在网络上为她的学生们募捐了一口猪,让孩子们吃着红烧肉开心过新年。周菲菲跟郭婶争抢灶台,周菲菲在一样的大锅里,用一样的土豆,创造了土豆的三十二种做法。每一道土豆都成为孩子们的记忆。 周菲菲和孩子们建立起的感情,如汹汹波涛淹没了她自己。一年转眼就要过去了。周菲菲没有改变自己的人生计划。但是她要为这个学校这里的孩子做件事,向全社会招募志愿者来支教。她不能让这里的孩子没有老师。周菲菲在网上听从网友清风的指点,跟十多家媒体联系,用周峥嵘最初让她来到大别山的手腕,请来了十多家媒体朋友。周菲菲用土豆宴招待他们,让最漂亮的孩子当导游给他们讲这里的山水风情。这些深深打动了媒体。周峥嵘和严焱在人群后眼见自己的女儿为这里的孩子们真诚地对媒体坦陈请求,坦然而明确地展示自己的心路历程和下一站人生目标。这个山村小学只是周菲菲人生的一站,这里的土豆滋味却是她这辈子都难以忘怀的最美好的味道。 这时周菲菲才知道一直在网上关注她帮助她的网友清风就是严焱。两个人成了交心的朋友。 周菲菲走了,山妹子精心在厨房烧了一碗土豆,放了很多猪油和作料,她觉得她只要会做好吃的土豆,菲菲姐姐就不会离开了。山妹子在欢乐地人群里寻找菲菲姐姐的身影,却哪也没有找到。山路上是山妹子伤心地哭喊声。 周菲菲开着越野车上路了,收音机了传来支教老师踊跃报名的报道。还有山妹子稚嫩的声音,当她学会做三十二种土豆时,菲菲姐姐就会回来了。菲菲的泪水滑落下来,她的前途洒满阳光。
2011年
导赏:《飞天》是一部关于载人航天的主旋律电影,影片讲述了第一代宇航员张天聪为了航天事业坚守奋斗二十年的故事。从内容与形式上来看,影片都追求一种不曾有过的磅礴大气。中国人千年飞天梦想的实现、综合国力的跃升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豪迈,决定了影片应有的大片构架和格局。在角色塑造上,影片揭秘未曾表现过的航天员的特殊生活和人物命运。用好看的故事、鲜活的人物、真实的情感、艺术地再现了航天员的奋斗故事。电影中的第一代航天员张天聪,经历了同代航天员的转岗与离开,他毅然决然的选择继续坚守自己的航天梦,他也承担起了培养新一批航天员的传承与责任。在这20年中,他遇到了落选、妻子的陪伴、女儿的成长、病毒感染、错过母亲的离世,都没有阻碍他坚守的决心与前行的步伐,在与飞上天一次一次的失之交臂,终于在52岁迎来了一次执行任务的机会,他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在这20年的坚守中,可以看出张天聪的坚韧不拔与决心。演员刘之冰也把张天聪的隐忍、痛苦、喜悦等感受演绎的打动人心。但现实生活中的原型人物,最终也未能实现自己的航天梦想,艺术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在此刻得以体现,影片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形象。除此之外,影片中还有诸多其他人物角色,我们可以从影片中看出他们没有过多的妆造修饰,真实的根据每个人所处的身份环境打造真实的人物形象,突出他们的坚毅、果敢、严谨和朝气,着力刻画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和感情。《飞天》以失败的个体的角度对中国的航天精神和航空事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表达了对无名英雄的赞美,而不是简简单单塑造出一个战无不胜的空洞形象。不以成败论英雄,人性化的视角和创作理念让《飞天》置于主旋律电影中显得风格独具。在特技制作方面,影片也展现出了不俗的表现,影片后半段近半小时的篇幅讲述太空中发生的一场灾难,飞天1号和飞天2号先后于空间站对接,镜头的精密度,太空景色的营造,都十分精细。影片还采用实拍和特技结合的方式展现了一场地面灾难戏,给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编辑:王晶)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