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浩

有片源
2021年
2018年
导赏:《中国蓝盔》是首部中国内地讲述维和的电影,对中国维和部队在外执行任务的原则做了详细的描述,也呈现了中国维和部队在外维护世界和平的形象,对相关题材的银幕谱系进行了有效的补充,使广大观众们有了了解这些特殊“蓝盔战士”的窗口。影片在武器装备的还原上用心颇多,成为最大看点。片中的维和小队由格斗、狙击、技术侦察等多方面的军人组成,是一支非常专业的队伍,带有特殊标识的蓝色盔布、07色防弹衣和携行具、白色涂装的轮式装甲车都彰显出这支部队的特殊性。惊心动魄的枪击、爆破和排爆场面,都还原了战乱地区的氛围,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片中,徐洪浩、一龙、彭士腾、沈浩、聂远等人饰演的“蓝盔战士”在非洲大陆上,受命于危难之时,在异国他乡为了和平使命,对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的恐怖分子进行有力打击。为了贴近事实,主演们身穿厚重迷彩服,背负各种战斗装备参与拍摄,还要面对高温的煎熬,近身肉搏和爆破的戏份也对演员的表现提出新的要求,展现出更多的表演艺术的可能性。《中国蓝盔》不仅是一部军事题材电影,同样也是一部具有家国情怀的电影。影片里不仅有战友之间的兄弟情谊,还有感人肺腑的亲情,也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更有对世界和平的大国责任与担当,有利于培养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编辑:刘方舟)
2016年
2015年
特警力量
特警力量

演员/

导演:刘猛/
类型:剧情/
2008年
2007年
导赏:《夜袭》是导演安澜拍摄于2007年的主旋律电影。影片以阳明堡战斗为题材,生动刻画了抗日时期我军奋勇杀敌、不畏死亡的拼搏精神,以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作为影片的核心纽带,为整个民族塑造了关于抗日战争宝贵的文化记忆。影片以展现人性为中心,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显现着人文的关怀。导演没有从民族对立的角度渲染战争期间中日的民族仇恨,而是从人性的角度思考战争的合理性。残酷、惨烈的战争剥夺了人们的生命,践踏了人的生存权利与生命尊严,中方所做努力是对自身安危与民族精神的捍卫,是以人性的高尚情操面对非人性战争的体现。而“独生子不许加入敢死队”的情节则更加体现出我军对生命火种的珍惜、对每个平凡家庭的守护。在人物塑造上,本片突破了“高大全”式的人物塑造模式,人物伟大而不高大,因为他们都来自平凡人与普通人之中。陈锡联不仅具有足智多谋、决断敏捷、牺牲精神等常规的英雄式人物性格,同时也有着农民式的狡黠与粗矿、孩子式的浪漫与顽皮。影片正是通过巧借军火、脚踹侦察排长等细节,展现他实实在在、活生生的那一面人物形象。交叉蒙太奇的使用为影片增添了许多叙事张力。敌军借助自身的空中优势接连对我军展开空袭,将士们心中的愤怒燃烧到了极点。此时影片通过交叉蒙太奇,将视线拉至两个年轻人和一个姑娘身上。他们偷偷潜入阳明古镇,观察着日军的行动。他们神秘的身份为影片埋下疑点,直至整个夜袭计划确定,他们情报人员的身份才揭露在观众眼前。明暗两条进攻路线交叉进行,一直通向战争的胜利。(编辑:海边淡鼠)
2004年
押上刑场
押上刑场

演员(饰 孟彬)/

导演:付小健/
播放正片
剧情: 1945年8月,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以中国军民的伟大胜利而告结束,中国为取得胜利所付出的惨重代价深深刺痛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为了抚平中国人民心中那块切齿磨牙的仇恨,盟军应中国人民和政府的强烈要求,答应将曾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战犯谷寿夫押解回中国,让这个杀人魔头在他犯下滔天罪行的土地上得到应有的惩罚。     为了让谷寿夫能顺利到达南京接受审判,中国政府派遣了以刑剑为组长的特勤小组前往上海,担负押解任务。刑剑起程赴沪的同时,谷寿夫当年的老部下河野满也率人秘密行动起来,伺机营救,或者就地致死,阻止谷寿夫接受中国人民的审判。    刑剑、孟彬、鲁一平和孙汉一行四人抵达上海后发现,关押谷寿夫的监狱长毕尚清已经被河野满所收买。虽然河野满营救谷寿夫的幕后指挥都被刑剑一一挫败,但就在此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刑剑发现和谷寿夫同处一监的“共党”要犯竟然就是自己的妻子白秀诗。    承受着妻子被同时押解的精神压力,刑剑等人带着谷寿夫动身起程。在此过程中,刑剑的情感变化引起了特勤队员孟彬的注意。为此,孟彬怀疑刑剑是打入国民党内部的共党分子。经过一路复杂情感的较量,孟彬最终被刑剑的爱国为民精神所感动,不仅成就了两个男人之间一段义薄云天的情分,而且还放走了白秀诗。    在上海营救谷寿夫失败后,并不死心的河野满在开往南京的列车上安放了一颗定时炸弹。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之后,河野满作茧自缚,葬身于自己安放的炸弹,但特勤小组也付出了血的代价,鲁一平和孙汉双双殉职。在孟彬的鼎立协助下,身负重伤的刑剑终于成功地将谷寿夫押回南京。
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