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亚军

Yajun Xu

有片源
2024年
导赏:电影《第二十条》是张艺谋导演接续《狙击手》《满江红》春节档电影之后的又一部春节档影片,影片采用现实主义风格描写身边人身边事,通过一个普通挂职检察官的视角展现平民的困境与遭遇,表现他们在法律面前的无措和恶势力权威之下的绝望,通过巧妙串联三个案件,分别是儿子见义勇为抵制校园霸凌而遭受反殴事件,因被冤枉而讨求公道的公交车司机事件,被欺侮的残障人士事件,将议题指向《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条款,将人物的现实艰难呈现于银幕之上,力求与观众达到共鸣、共情,引发大众对法与情与理的思考。《第二十条》除具备现实色彩之外,还融入了许多喜剧色彩,马丽喜剧演员身份的加入相当于给电影定锚,让影片在合家欢的档期中脱颖而出。影片的喜剧质感摒弃了夸张式的喜剧表演,追求的是一种滚动式的喜剧,表现的是生活中自然而然、不加修饰的流动的幽默,其中最为幽默的喜剧效果是语言的机智所带来的,东北方言的妙语连珠在让人感到亲切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杀伤力,马丽与雷佳音两人的口角之争是影片生活幽默的亮点,愤怒的情绪之中夹杂着好玩有趣,这不仅是身为东北演员的两人所带来的语言特色,也是张艺谋导演所追求的“生活流”喜剧特色。作为一部重大检察题材影片,法律制度和法律条款的普及是影片的重中之重,片名《第二十条》直接地向观众科普了“第二十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条款,并通过三个真实立体的案件呈现让观众明晰正当防卫的定性与判决,让观众明确何为“正当防卫”。同时,公平与正义的表达,法理与情理的较量也是影片表达的重点,张艺谋导演赋予人物人道主义关怀,以此为基冲破法律功不可破的森严城墙,在理性思考的同时注入感性色彩,突出“法律为人民”的责任感,在情与法的两难之境中选择正确的道路。从该影片中也可以窥见张艺谋导演执导的《秋菊打官司》一篇,影片表达的主旨同样是公平正义,只不过叙事主体从状告村主任的农村妇女秋菊变成了执法的检察官,时过境迁,千家万户的共同祈求与美好愿景依旧没有变。(编辑:张苏慧)
2023年
导赏:《坚如磐石》是导演张艺谋回归现实主义的力作,也是他首次尝试当代都市题材警匪片的创作。影片以扫黑除恶,惩治腐败作为主题,故事围绕以金江市副市长郑刚(张国立饰)和金江首富黎志田(于和伟饰)为首的官商勾结黑恶团伙展开,揭示了令人发指的腐败行为和罪恶行径,赞颂了以苏见明(雷佳音饰)和李惠琳(周冬雨饰)为代表的公安干警侦破案件铲除黑恶势力的英勇壮举。正如张艺谋定下的“不要写简单的同情,是写人性的认识”的创作基调,在《坚如磐石》中,导演用四层逻辑结构将故事内核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表面的案件侦破,到第二层郑刚和黎志田的博弈、第三层郑刚和苏见明的博弈,再到最后深刻的人际与情感解剖,复杂的结构设定对金钱、权力与人性关系进行深度透视,揭示出清除黑恶势力的重要意义。相较于同题材作品,《坚如磐石》在视听语言方面有着极富特点的呈现。擅长运用颜色表意功能的张艺谋此次聚焦现代都市,打造出色彩斑斓、光影迷离的城市景观,营造出真实又魔幻的影像风格。此外,在暴力元素的呈现上这部电影也有了更大的尺度,其中黎志田让合作伙伴火锅中捞手机、穿着防护服杀人的场面给观众带来极大震撼,藏于墙体中偶然露出的尸体则让他和郑刚合谋的一起命案大白于天下,凸显出了角色的凶狠残暴。于和伟、张国立、陈冲等演技派演员的精彩表演对影片的人物群像成功塑造做出重要贡献,无论是首富黎志田在家人和外人面前的多样面孔转换,还是副市长郑刚作为典型“两面人”的表现,都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成为了有代表性的银幕形象。《坚如磐石》让观众们看到了张艺谋导演勇于开拓、敢于表达的旺盛创作力,也为同类作品的创作开拓出新的思路。(编辑:刘方舟)
2021年
导赏:《关于我妈的一切》是一部深刻描绘中国家庭伦理和母女情感的电影。它以季佩珍这位普通母亲的生活为线索,细腻地勾勒出一个家庭内部的复杂情感和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影片不仅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更引发了对于现代家庭中个体角色和代际沟通的深刻思考。影片的叙事结构紧密围绕季佩珍这位母亲的形象展开。她的生活几乎完全奉献给了家庭,从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的婆婆到操心女儿的职业和情感生活,再到支持丈夫的事业,季佩珍的形象成为了中国传统家庭中母亲角色的缩影。然而,影片并没有将她塑造成一个单一的牺牲者形象,而是通过她与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展现了她作为个体的情感需求和生命价值。影片对生活细节的展现尤为突出,如季佩珍在家庭中的默默付出,以及她在面对生命终结时的坚强和乐观。这些细节不仅让角色形象更加丰满,也引发了观众对于家庭个体角色的思考。它提示我们,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更加珍惜和关心彼此,尤其是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影片对妈妈“太多”爱的展现,也引发了对现代家庭教育方式的反思。季佩珍对女儿的爱无疑是深沉的,但她过度的关心和控制却让女儿感到窒息,甚至产生了叛逆。《关于我妈的一切》在情感表达上平实而真挚,它没有过度戏剧化的冲突,而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真实再现,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纽带和生活挑战。影片通过季佩珍的视角,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母亲在家庭中的多重角色,以及她在面对生命终结时的坚强和乐观。此外,影片在视觉艺术上也颇具匠心。导演巧妙地运用了光影、色彩和镜头语言,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和主题的深化。例如,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热气球,不仅是季佩珍年轻时的梦想象征,也是她对自由和探索的渴望的体现。《关于我妈的一切》是一部深刻反映中国家庭伦理和母女情感的电影。它以真实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普通母亲的生活和她与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纠葛。影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也引发了对于家庭关系和个体价值的深刻思考。(编辑:赵敏)
真相
真相

演员/

导演:李依璠/
类型:电视剧/悬疑/剧情/
2019年
2009年
2003年
导赏:《警察有约》是南京电影制片厂和电影频道节目中心联合出品,由俆耿指导的一部充满温情、幽默和悬念的轻喜剧电影。影片围绕北京年轻警察赵六安的日常工作、生活琐事和爱情车轮大战,通过一连串或令人捧腹或令人感叹的个人际遇,展现了一个鲜活可亲又独具个性的小人物的曲折而浪漫的爱情生涯。该片演员阵容强大,囊括了夏雨、梁静等青年演员,杨立新、剧雪、许亚军、贺晓舒等明星也友情加盟,乒乓球冠军王涛还在片中客串了一个小角色,堪称警察版的《爱情呼叫转移》。该片在喜剧境界的追求上十分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底层,并带有一种向新中国喜剧电影经典回望并致敬的意味。一提到银幕上表现人民警察的喜剧,当然属1959年上海海燕厂出品的《今天我休息》,由仲星火扮演的警察马天民“一根筋”式的执勤为民、助人为乐,成了一个鲜活而永不褪色的喜剧典型。马天民所面对的那份喜剧处境的尴尬恰好也是因在相亲路上“遇阻”而失约,直到误会解除乃实现了喜剧的“大团圆”。而赵六安所遭遇的更多的则是“自我成长”的矛盾,并具有某种文化、心理的色彩。夏雨社区小片警,家庭状况:五个姐姐一个妈,排行第六,家中唯一的男性公民。虽然身为警察,但是他性格里却有柔和甚至怯懦的一面,而立之年还没对象的他,为自己缺少阳刚之气而困扰,直至长相明媚、性格爽朗的“梦中情人”耿乐乐(梁静饰演)出现,催生出了那份男女之间爱情的花朵。编导安排的爱情“催化剂”是一个叫豆豆的走失小孩。派出所所长将照看、代管豆豆这一特殊任务交给了赵六安,这一回竟然将自小受五个姐姐呵护的那一套细心、耐心、温情的本领全都学过来并发挥得恰到好处,使他第一次体验并品尝到了做“父亲”的那一份快乐,赵六安的自我心智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成长,更多了一份直面爱情的勇气。本片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将作为故事背景板的北京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活灵活现地记录下来。赵六安工作、生活所在的胡同社区,这里充满了温暖的邻里亲情和浓厚的社区氛围,赵六安与邻里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北京社区文化的温馨与警民一家亲的和谐。片中场景采用了真实的胡同、公园、街景、建筑作为拍摄背景,人物台词时而夹杂的方言俚语带着鲜明的“京风京韵”,让电影风格更具质感、接地气。(编辑:路明慧)
导赏:《冬至》是谢东燊的导演处女作,于2003年上映。谢东此前曾作为张艺谋的第一副导演长达七年,参与过《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等影片的制作。本片是他“情感三部曲”的第一部,艺术化地塑造了冷寂情绪与肃杀氛围,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情感危机。《冬至》在影像呈现上风格独具。导演对色彩的控制可见形式意味,影片经计算机抽色再转印胶片后接近黑白片的低温色调处理微妙地传递了作品所要表达的清冷凝重气氛,偏灰色影调营造的压抑氛围如同很好地迎合了片名,使人联想到冬天无所不在的稀薄空气。寡少的台词,使演员以肢体语言和神态表达情绪,使观者更专注于画面的讲述。漫步林间的横移长镜头极具运动感地营造了二人之间若有若无的暧昧气息。在激烈冲突场景全程使用全景和远景等大景别,有意拉开距离以显冷静克制。医院中一家人在走廊中吵架的戏颇有意趣,老一辈夫妻相互怨怼,学志与新美亦貌合神离,在一旁呆立的小龙的花脸带来荒诞色彩亦形成某种戏剧舞台效果。谢东燊擅长做人物离开后镜头还停留在原地的处理,观众只能根据画外音猜测人物的行为,不仅实现了画外空间的拓展,镜头的无言旁观者姿态同时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正如同谢东燊所希望的那样,“观众将来看《冬至》,能闻到寒冷、胸中憋闷、绝望的味道。”《冬至》以北方冬日肃杀冷寂的氛围营造,探讨了生活窒息之下孤独无依的个体对爱的想象和渴望、情感的逃避与悬置,微妙地捕捉了情绪的涌动与瞬息即逝。谢东燊的镜头如同主人公学志的态度,以缄默表达愤怒,克制内收,很难见得情绪的外显。《冬至》鲜少去解释人物的行为动机,女人往往是变化的、主动的、大胆的、危机四伏的,男人是僵硬的、被动的、怯懦的、脆弱无依的、亟待人拯救的。传统性格的反转契合了影片所探讨的“生活的惯性”和情感的僵局,镜子和金鱼的隐喻亦真亦幻。舞台幕后透过武生的夫妻二人对视颇有相互审视的意味,镜中的小白菜与玻璃上映出的学志倒影相互交叠,对两人未来情感会产生的牵扯做出形式上的指射;镜子中映出三个角度的新美则预示着她分裂的三重自我,内心正在面临分崩离析。以镜自照完成的自我审视,既是真实的映射,亦虚实难辨。正如同谢东燊曾经在访谈中提到的他想表述的《冬至》的主题:宽容,无论是雪地中牵着女儿默默前行的学志,还是小白菜耐心照顾被释放后酒醉归家的慧东,他们都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回归。(编辑:刘若能)